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绍兴第二医院通过实施病例实时监测,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准确识别与评估医院感染能力,避免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方法通过实施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与预警系统,实现实时监测预警,建立组织框架,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发挥专职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发现医院感染及时性。结果2017年、2018年、2019年医院同期新发感染率从2.23%下降至1.31%;例次感染率从2.34%下降至1.37%;感染漏报率从13.82%下降至5.52%。全院ICU“三管”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从干预前的8.99%下降至干预后的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P<0.05);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率从干预前的5.95%下降至干预后的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P<0.05);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从干预前的1.14%下降至干预后的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P>0.05);疝修补术切口感染率从干预前的1.41%下降至干预后的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5);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率从干预前的2.96%下降至干预后的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5);腰椎内固定术切口感染率从干预前的2.63%下降至干预后的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全院多重耐药感染率从干预前的6.83%下降至干预后的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01)。标本送检率干预前(87.49%)和干预后(88.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实时监测可避免医院感染暴发,实现精确诊断和实时干预、反馈与沟通。结论前瞻性主动监测,即实时全程互动监控的模式,完成监测数据动态分析,促进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提高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

  • 标签: 交叉感染 自动数据处理 医院信息系统 临床研究 前瞻性研究
  • 简介:目的:使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了解某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回顾性的流行病调查方法对某院2013年所有的出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有938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2.1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所占比例最大,占62.04%;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出以G-菌为主,占54.27%;医院感染在不同病区、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联用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的分布上有差异,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实时监控系统,可实时了解医院感染的信息,从而为采取针对措施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 标签: 医院感染 实时监控系统 分析
  • 简介:随着医院感染学研究的深入,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工作的不断进步,以往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手段及工作方式已十分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需求。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已成为国内外医院感染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以便为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院 感染 监测系统 研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进一步评估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所发挥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以2023年4月~2023年6月为对照阶段,以2023年7月~2023年9月为观察阶段,探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作用前、后对医院感染漏报率的影响。对照阶段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阶段引入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比观察对照阶段、观察阶段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实施前、后预警病例处理率以及医院感染漏报率差异。结果 观察阶段预警病例处置率为95.53%(1538/161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处置率26.35%(411/15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阶段医院感染漏报率为1.06%(17/1610),显著低于对照阶段漏报率30.96%(483/15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医护人员执行力,在促进感染预警病例处置率提升的同时,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尽早发现并对医院感染预警病例进行监控,控制医院感染爆发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 实时监控 漏报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监测和预防控制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发生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结果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共发生58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总感染率为1.65%;结论为了能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率,医院方面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进行消毒和隔离,做到有效的预防控制。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院内感染科收治的患者80例,依据管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组(n=40)和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组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1例,未发生3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1/40);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组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4例,未发生3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0%(4/40)。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组(P<0.05)。结论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传统管理模式高。

  • 标签: 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 医院感染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基于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联合多维干预措施对于降低感染漏报率的作用。方法 2022年4月-2023年3月开展,本院在进行医院感染漏报管理过程中将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联合多维干措施预进行运用,评估管理效果。结果 对比管理前后各半年时间内医院感染漏报发生率以及相关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后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 在进行医院感染漏报管理过程中将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联合多维干预措施,能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有效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 多维干预 医院感染漏报管理
  • 简介:目的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监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利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对355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目标性感染监控。通过信息采集、现场检查并督导操作过程,以隔离、防护、消毒技术工作为重点,制订有效控制气管切开患者相关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案。结果对355例气管切开患者的全程监控,使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可靠、实时、持续的信息,可以提高对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时效性。

  • 标签: 气管切开 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 医院感染 实时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绿色施工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充分参阅了大量相关文献,了解了绿色施工的最新研究。确定了绿色施工实时监测系统,提出将传感器技术、自动化监控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施工管理相结合,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进一步保证了施工质量。

  • 标签: 绿色施工 实时监测 系统 研究
  • 简介:摘要:仪表伴热系统是炼化生产装置中重要的仪表辅助系统,其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装置的安全、稳定生产,尤其是在冬季,仪表伴热系统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仪表伴热系统的维护 主 要 存 在的问题有:仪表伴热回路多且较为分散,部分伴热点位置较高,不利于维护;没有实时监测仪表伴热系统运行状况的有效手段,通常是靠仪表人员巡检,一些处于高处、风口或偏远部位的仪表伴热有时因巡检不到位而未及时发现发生冻凝问题,对装置的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伴热回路的温度调整不及时,伴热温度过低有可能出现介质冻凝,而伴热温度过高也会造成蒸汽浪费;冬季伴热系统的维护量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夜间高处仪表伴热巡检存在不安全因素。为此,开发仪表伴热实时监控系统,在加强仪表伴热系统维护、保障装置平稳生产、节能降耗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仪表伴热实时监测为主题,介绍电缆光纤监测、无线监测和智能仪表监测方式。

  • 标签: 仪表伴热实时监测系统 电缆光纤监测 无线监测 智能仪表监测方式
  • 简介:目的开发医院感染监测软件(HIMS),有效监控医院感染.方法结合医院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种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并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相应的HIMS,将其嵌入医院信息系统中.结果该系统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中得到具体应用,发挥了实时监控、预警报告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该系统能较好地满足医院感染监测的各项基本功能需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 标签: 医院感染 信息管理系统 软件开发 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时代背景下对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并说明如何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基于多平台构建个性化的医院感染检测预警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优点,以及该系统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标签: 院感监测 多平台系统 预警 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医院感染控制与监测管理质量,切实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工作实际,强化培训和宣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监测常规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水平,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结果医院感染管理落到实处,做到管理规范化、真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控工作,促进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 标签: 医院感染 控制 管理 监测
  • 简介: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间的综合ICU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共监测53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7例,感染率为6.89%,例次感染率为7.26%,日感染率为15.20‰,调整日感染率为5.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9.74%.呼吸机相关日感染率为35.14‰;导尿管相关日感染率为0.98‰;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日感染率为0.共分离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67.35%),革兰阳性菌4株(8.16%),真菌12株(24.49%).结论基层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控制重点是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加强合作.

  • 标签: 基层医院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对我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及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因严格执行规范的监测制度及方法,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及时反馈院内感染监测效果,如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熟练掌握与运用相关知识,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监测方法,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了解医院发生感染事件的现状,并为临床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在ICU接受治疗的24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均采用目标性监测,对这些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4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0%,24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10例出现下呼吸道感染,5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还有5例患者出现了血行感染。结论通过对ICU医院进行感染目标性监测,可及时的了解常见的感染类型以及感染因素,从而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 标签: ICU医院 感染目标性监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