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某医院2010内科系统各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某医院2005年-2010年医疗质量。方法采用Ridit法。结果2010年内科系统各科室-R值>0.5,依次排列为感染科、泌尿内科一、泌尿内科二、消化内科二、社区医疗中心、急救中心、老年病二科、老年病三科、消化内科一、老年病一科。-R值<0.5的科室为心血管内科一、高压氧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二、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核医学科、神经内科、肿瘤内科、血液内科。2005年-010年医疗质量有逐年下滑趋势。结论用Ridit分析法进行评价,简单明了,为医院环节质量管理和终末质量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和秩和比(RSR)法,对2000—2009年天津市综合医院医疗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旨在为医院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TOPSIS法对数据进行同趋势化和归一化处理,并结合RSR法按医疗质量的好、中、差进行分组。结果TOPSIS法排序结果显示:2001年医疗质量较差,2009年为最佳;RSR分组结果:2000—2003年相对较差,2007—2009年为较好,2004—2006年为中等水平。结论评价结果显示天津市综合医院医疗质量呈逐步改善的趋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大致相符;利用TOPSIS法和RSR法联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结果相对准确、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TOPSIS法 秩和比法 医疗质量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007~2011年五年的医疗质量优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医院管理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从2007~2011年统计报表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医疗工作质量10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教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9年至2011年,医院医疗质量综合指数逐年上升,我院的医疗综合质量最佳为2011年。2008年比2007年医疗质量综合指数略有下降。结论综合指数法计算直观、应用方便、实用性强,在评价医院医疗工作质量上具有综合性和可行性。

  • 标签: 医疗质量指标 综合指数法 综合评价
  • 简介:医疗质量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核心,客观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准确、全面反映医疗服务情况对医院持续改进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任何单一指标都不能独立地评价质量高低,必须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才能全面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Topsis法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不用对指标赋权,充分利用资料所反映的统计信息对参评对象做出评价,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合理方法。

  • 标签: 医疗质量综合评价 三级综合医院 TOPSIS法 医院医疗质量 综合评价方法 管理工作
  • 简介:目的通过秩和比检验对某医院不同科室的医疗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将医院所有科室分为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两大类,用秩和比法分别对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进行评价.结果在手术科室中,综合评价结果处于优档的有整形外科、计生科、产科,处于劣档的有显微手外、泌尿外科;非手术科室中处于优档的有肾内科、心内科,处于劣档的有皮肤科.结论通过秩和比法的综合分析,得出的评价结果是某医院各科室医疗工作的真实反映,与其实际情况相符.各个科室的具体工作完成情况不同,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手术科室 秩和比法 医院 医疗工作质量 非手术 显微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某医院2000年~2009年工作动态,为医院管理者制定管理决策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方法应用综合评价方法,根据二级综合医院制定的综合指标,从中选取7项数据采用标准化处理方法。结果标准化处理后的医疗工作指标综合分值历年呈上升值。结论单项指标的高低变化受多因素的影响,从2000年~2009年,医疗工作各项指标综合评价除了2007年有所下降外,基本呈现逐步向上的良好发展趋势。

  • 标签: 综合评价医疗工作指标标准化
  • 简介:【摘要】 应用加权秩和比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某三甲医院 33个住院病区 2016年的医疗工作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将其分为四档,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差异明显,分档结果合理。

  • 标签: 加权秩和比法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医疗质量在医院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可以讲医疗质量即医院维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本文主要采用TOPSIS法对某大型综合医院近8年医疗质量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结果显示TOPSIS法能够。

  • 标签: TOPSIS法 综合评价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成分分析法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01月-2014年12月医院运营情况统计表作为数据源,并选取5个能够反映医院医疗质量的统计指标对8个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利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科室1的综合评分最高,科室6的综合评分最低。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原始数据变量间的重叠信息,并进一步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具有全面性、可行性、可比性三方面优势,因而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医疗质量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本研究就医疗信息化视域下的医疗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进行展望与思考,旨在为医疗信息化视域下开展医疗质量评价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与参考。

  • 标签: 医疗质量 医疗信息化 评价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4年医疗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其变化趋势,为医院改进医疗质量提供数据支持,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选用我院2006年-2009年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效率指标和质量指标对医院医疗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我院的病床使用率和周转次数均超过医院目标管理的上限值,住院病死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保持在99%以上,各项指标均都达到了等级医院的目标管理标准,效率指标和质量指标均呈现出很好的发展态势。结论评价结果与医院4年来实际情况相符,医疗综合质量稳定发展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 标签: 医疗质量 效率指标 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及其评价。方法总结器械清洗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清洗人员应采用规范的程序清洗,定期进行清洗质量的监测及评价评。结论掌握器械清洗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选择适宜的清洗方法,可保证器械的清洗和灭菌成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 器械 清洗 评价
  • 简介:医疗质量管理是卫生工作的永恒主题,持续提高医疗质量是21世纪医疗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文章以医疗质量的内涵为出发点,系统介绍国际上用于解读医疗质量的经典理论模型(Donabedian模型、IOM模型和OECD模型),并将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构建方法概括为三大类:归纳法、演绎法和综合运用法,医疗质量评价指标需要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以及定期的维护与更新。研究者应根据研究背景和目的,选择适宜的医疗质量模型和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 标签: 医疗质量 模型 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从单一的传统评价方法逐渐向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评价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质量管理效率和效果。但在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医疗质量评价信息化水平较低、指标体系不完善、信息化系统与医院业务系统整合度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医疗质量评价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 标签: 医疗信息化 医疗质量 评价现状 建议探讨
  • 简介:目的对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明确基层医疗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全面实施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描述法、访谈法、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结果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床位数、卫技人员数等虽然缓慢增加,但其年增长率远低于医院;且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综合效益逐年恶化。结论亟需加快卫生资源供给侧改革,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分级诊疗 TOPSIS法 综合指数法
  • 简介:目的对某医院医疗效率情况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功效系数法对医院2004—2008年度反映医疗效率的8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客观地反映出医院各个年度的医疗效率。结论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反映医疗效率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能客观地反映不同时期医院医疗效率的综合状况,是医院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功效系数法 医疗效率 评价分析
  • 简介:医院医疗质量指标包括工作效率、诊断质量、治疗质量及管理质量等指标。医疗质量指标的高低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医院规模、病人来源、收治病种、地域环境等,单纯从某一指标来评价医院的医疗质量都是不客观的、不科学的。寻找一种方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 标签: 秩和比法 综合评价 1996~2002年 沈阳军区 医院 医疗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研究,形成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并利用指标探索对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评价。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等进行指标筛选,并通过头脑风暴法初步形成具体指标。制作调查问卷下发全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及部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疗机构与卫生监督机构对初步形成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达成共识,可利用指标对上海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日常医疗质量管理进行评价,保障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结论:上海市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构建上海市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不仅为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管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卫生监督管理的内涵和质量

  • 标签: 医疗质量管理 评价指标 卫生监督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在医疗卫生体系构建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属于重要的衔接部门,需要制定合适的质量评价体系,保证医疗服务机构具有良好的管理意识,才能确保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医疗评价体系 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