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冠心病优质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尿酸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中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南昌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分为软斑块组、硬斑块组、以及混合斑块组,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各组尿酸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软斑块组血清尿酸水平为(290.5±16.3)umol/L,显著低于硬斑块组(363.2±19.5)umol/L和混合斑块组(325.8±15.2)umol/L。结论尿酸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本科2015年7月-2017年8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另择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予以两组彩色超声检查,并对各组的检查结果作出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IMT、斑块检出率和斑块严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超声可明确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能为冠心病患者病情发展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超声检测 相关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指标、血脂水平变化,统计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对照组除CRP外,与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经比较,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19.3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有效缩小内膜厚度和斑块面积,降低血脂水平,控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丁苯酞治疗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56例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28),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治疗,评比2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脑梗死有利于显著减少患者神经功能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可作为理想治疗药物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丁苯酞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进展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将4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另外4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斑块发生和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95.0%高于对照组45.0%,观察组硬斑和软斑的发生率分别为55.0%和20.0%,均高于对照组的25.0%和7.5%;两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满足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呈正相关,因此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进行检查后可反应患者脑梗死情况,便于临床及时实施治疗。

  • 标签: 进展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性
  • 简介:摘要为了观察分析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评价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从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检查,观察不同斑块类型的内造影剂的增强情况,观察超声增强斑块的超声增强部位,观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来对斑块的峰值强度(PI)、增强密度(DE)和达峰时间(TTP)。结果显示软斑块共有31例,超声增强率为100%,混合斑块共有20例,超声增强率为90%,但是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超声增强斑块增强部位以肩部增强发生概率最高(69.4%),以尾部增强发生概率最低(8.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块和混合斑块在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PI)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块的增强密度(DE)为(3.56±0.28)db/cm2,混合斑块的增强密度(DE)为(1.77±0.12)db/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有效显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对于斑块的易损性评价具有指导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易损性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彩超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与冠心病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为观察组,然后再选取同时期50例非心血管疾病和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要进行彩超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肾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肾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轻度狭窄发生率为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结论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形成具有密切相关性,可以采用彩超对冠心病以及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常规检查。

  • 标签: 彩超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48例颈动脉斑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IMT、course积分、血脂情况、CRP及颈动脉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颈动脉IMT、crouse积分、TC、TG、LDL、CRP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HDL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crouse积分、CRP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上述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疗法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葛根芩连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诊断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间我院收治的38例EH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入院做健康体检的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皆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检查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值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发生斑块的概率是68.42%,对照组是21.05%,两组区别明显(P<0.05)。结论通过超声检查对EH患者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可获取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检查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利用效果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年 -2018年接收的 100例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几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 92%,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 80%,两组患者的比较有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帮助控制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患者出现各项并发症,而且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Ⅰ级、Ⅳ级诊断符合率均为100%,Ⅱ级、Ⅲ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94.1%,各分级诊断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Ⅰ级、Ⅱ级诊断符合率比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整体诊断符合率为95.6%,对照组整体诊断符合率为80.0%,研究组整体诊断符合率比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诊断中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够评估血管狭窄程度,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归脾汤加减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患者中抽选4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通过单双号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眩晕1级占比明显较对照组高,4级占比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的疗效显著。

  • 标签: 归脾汤 加减治疗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以及影像强化特征,本文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造影进行检查,观察不同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定量参数,观察不同强化程度级别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以及不同强化程度斑块的强化定量参数与新生血管的关系。结果显示低回声斑块组与混合回声斑块组在上升时间(RT)、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峰值强度(PI)等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回声类型斑块组与高回声斑块组在上升时间(RT)、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峰值强度(PI)等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回声斑块组和混合回声斑块组在上升时间(RT)均明显低于等回声类型斑块组与高回声斑块组(P<0.05);低回声斑块组和混合回声斑块组在曲线下面积(AUC)和峰值强度(PI)均明显高于等回声类型斑块组与高回声斑块组(P<0.05)。强化程度级别越高的斑块其相应的斑块病理组织学新生血管数量越多(P<0.05);峰值强度(PI)越高的斑块其相应的斑块病理组织学新生血管数量越多(P<0.05)。这表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检查,可以有效观察和评价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特征,从而为斑块易损性评估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超声造影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新生血管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5例,将其高频彩超诊断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被检测出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90.9%,其中有斑块形成38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50例,位于颈动脉分叉处30例,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9例,位于颈外动脉起始部7例,位于颈总动脉主干4例。结论高频彩超对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损害情况进行准确的反应,从而能够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

  • 标签: 高频彩超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基础研究相应高分辨磁共振(MRI)特点,探讨其对临床干预的指导意义。方法用彩超筛选出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行高分辨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Ι、T2WΙ、质子加权成像(PDWΙ)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等。结果90例斑块中44例(49%)有脂质坏死核心,脂质坏死池在T1WΙ、T2WΙ、PDWΙ上呈高信号,在3DTOF上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16例(18%)出现钙化,钙化部分在各序列上均呈低信;15例(17%)出现斑块内出血,斑块内出血随着出血时间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信号;8例(9%)出现斑块合并有纤维化,纤维化在3DTOF上呈等信号,在T1WΙ、T2WΙ、PDWΙ上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7例(7%)出现斑块合并血栓,“黑血”技术T1WΙ、T2WΙ对血栓较敏感。结论高分辨MRI不同序列检查可以显示斑块结构特点及成分特征,可以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高分辨率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合并冠心病、脂代谢异常率分别为33.33%、55.00%,依次高于对照组的8.33%、23.33%;而对照组合并糖尿病率为48.33%,高于观察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与饮酒、吸烟,合并冠心病、脂代谢异常等有较大关系。

  • 标签: 大动脉粥样硬化 穿支动脉疾病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0例和同期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的70例健康人,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以分析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脑梗塞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数及斑块数量均显著多于健康人组(P<0.05)。结论脑梗塞病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及性质有一定的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脑梗塞的诊疗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颈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归脾汤加减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患者中抽选4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通过单双号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眩晕1级占比明显较对照组高,4级占比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的疗效显著。

  • 标签: 归脾汤 加减治疗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合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平均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试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参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积分分别为(0.95±0.13)和(1.06±0.13),明显短于参照组数值,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讨论对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实行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减轻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阿托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