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共66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完成患者分组工作,实验组(33)和对照组(33),两组均实施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对照组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GI、HADM、SDS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F、MH和RE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使用统计学软件计算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结论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 标签: 内观认知疗法 抑郁症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之间我院精神科病房收治的130例康复期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患者除按常规护理和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外,额外采取认知疗法。结果患者在接受认知疗法干预治疗后,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等指标均出现明显好转,差异显著(P<0.05)。结论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社会兴趣和个人卫生,促进其病情和社会基本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精神科 康复护理 内观认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认知疗法对女性强制戒毒者身心症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并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戒毒人员7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到两组,干预组35例,对照组35例。干预组接受连续10天的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治疗,对照组接受相同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人员间各评估指标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NCT干预后SCL-90总分[(176.49±40.85)分,(152.60±31.17)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领悟社会支持总分[(59.09±14.60)分,(64.43±10.42)分]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分量表得分均显著升高;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积极应对得分[(25.54±6.09)分,(22.37±7.04)分]显著增高,消极应对得分[(8.20±3.59)分,(10.17±4.03)分]和复吸倾向性总分[(15.66±9.57)分,(22.11±10.18)分]显著下降(均P<0.05)。对照组的各量表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疗法可显著改善女性强制戒毒者身心症状,显著提高女性强制戒毒者的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增强积极应对方式,降低消极应对和复吸倾向性。

  • 标签: 内观认知疗法 强制戒毒者 身心症状 复吸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应用认知疗法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针对70例阳性精神症状消失获“好转”出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认知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PANSS指标情况,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应用认知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内观认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疗法在治疗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挑选本院2022年4月——2023年7月接收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成常规组、实验组,每组各35例。前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后组增加应用认知疗法干预,比较两组SQLS(生活质量)评分、自知力存在率。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的SQLS评分更低(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自知力存在率更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在内认知疗法下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健康自知力,建议普及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内观认知疗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内认知疗法对情感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数字奇偶法将78例情感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采取认知疗法。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85.70±5.46)分显著较对照组的(56.88±4.42)分高;且生活质量总分(83.12±5.84)分也较对照组的(70.52±4.21)分高(P

  • 标签: 情感障碍 内观认知疗法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吸毒已形成一种危害社会的不良现象,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吸毒者而言,其对毒品的认知、对吸毒的认知将影响其是否产生戒毒或继续吸食毒品的行为.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戒毒方法中,所谓“认知疗法”(Congnifvetherapy)不失为一种重要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所谓“认知疗法”就是根据人们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其不良行为心理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戒毒 心理治疗 认知疗法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7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认知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疾病知识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服药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疾病知识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疾病知识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认知疗法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内观认知疗法 双相情感障碍病人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2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药物治疗)和观察组41例(另加认知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HAMD评分、PNA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内观认知疗法 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 抑郁 症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疗法结合运动疗法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门诊及心理门诊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中,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到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认知-运动”干预组,“认知-运动”干预包括规定强度和频率的健身跑运动锻炼及个体化的认知治疗;分别在基线和第1、3、6和12个月进行盲法评估HAMD-17、CGI、SF及SERS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HAMD-17、CGI及SF改善优于对照组,SERS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认知疗法结合运动疗法能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的情绪及社会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认知治疗 运动治疗 抑郁症
  • 简介:摘要认知疗法是当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其主要理论基础是通过认知引导使患者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通过医疗者的引导和药物的使用,改变患者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治疗好自己的心理疾病,本文通过分析认知疗法的常用技术和步骤,并通过案例分析了认知疗法的适应症,说明认知疗法对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作用。

  • 标签: 认知疗法 抑郁症治疗 焦虑症治疗 适应症
  • 简介:摘要:现阶段,在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学依旧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推理是否正确,却忽视了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产生的认知,这是目前教学效果低下的关键。对此,本文以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动化思维为研究点,根据学生在历年地理高考中的答题情况,总结和归纳出三种常见的错误思维,并以认知疗法为基础,提出锻炼学生思维的措施。

  • 标签: 认知疗法 高考地理 错误思维 自动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在中医辩证施护中的应用.方法将68例因中风、胸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中医整体护理、“辨证施护”的护理原则和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疗法.结论认知疗法在中医辩证施护中应用疗效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认知疗法辩证施护情志护理护患关系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4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团体正念认知疗法(MBCT)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心理科诊治的20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年限为2020年至2021年。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心理治疗方案联合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团体正念认知疗法联合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神经认知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更优(P<0.05)。结论:团体正念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团体正念认知疗法 抑郁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酒精依赖者采用认知疗法干预对戒酒的作用。方法:选择酒精依赖者94例,随机分为常规戒酒治疗对照组(n=47)与采用认知疗法辅助戒酒干预实验组(n=47),对比两组戒酒有效率以及随访期间复饮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7/47),高于对照组85.11%(40/47),P

  • 标签: 认知疗法 戒酒 复饮 疗效
  • 简介:功能思维障碍是学习不恰当思维模式的结果,主要是通过经典条件化获得的,在罪犯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有绝对化思想、过于普遍化、精神过滤、自我轻视、自我中心化等特征表现,通过认知治疗,在揭示被治疗者思维障碍的基础上,促进其改变错误认知,最终达到改善不良情绪的目的,因而对罪犯功能思维障碍最具有针对性,而且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认知疗法 罪犯功能思维障碍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心理护理中应用认知疗法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精神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心理护理中应用认知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NOSIE评分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NOSIE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神科心理护理中应用认知疗法后,可明显的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并减轻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认知疗法 精神科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