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联合国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1945年1月27日,苏联军队解放了最大的纳粹死亡集中营波兰奥斯维辛,每年1月27日,波兰全国各地都要举行纪念活动来纪念那些死难者。2005年联合国也将这一天确定为“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

  • 标签: 公祭 国外 纪念日 奥斯维辛 苏联军队 纪念活动
  • 简介:又到了一年一度、春寒料峭的2月,不禁想起了80多年前,广惠寺公祭梁启超一事。那真是名寺名人,相映生辉。那是1929年2月17日(阴历正月初八),公祭梁启超的活动在北平的名刹广惠寺隆重举行。广惠寺的兴衰广惠寺坐落在宣武门外、广安门内的老墙根一带,此地旧名"司家坑",明清两代属宛平县宣北坊地界。

  • 标签: 梁启超 公祭 宣武门
  • 简介: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一项决定: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人们不禁要问,全国人大常委会缘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 标签: 公祭 国家 全国人大常委会 日本侵略者 南京大屠杀 日本帝国主义
  • 简介:殇胞运命故何冤,公祭国家来召魂。地冻天寒冬腊近。山哀河痛泪痕淹。七十岁月今滑过。亿万人民早已存。难抑绵绵情义在,同根被戮仿浮前。

  • 标签: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6500年前,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太吴伏羲氏带领部族定都龙湖之滨的宛丘,结网罟,兴渔猎;养牺牲,充庖厨;正姓氏,制嫁娶;作甲历,定四时;造琴瑟,制乐章;画八卦,分阴阳;创龙图腾,自号龙师,以龙纪官,分理海内,开天立极,肇始华夏文明,从此,中华民族成为龙的民族,华夏后裔始称龙的传人。

  • 标签: 人文始祖 伏羲氏 淮阳 瑞雪 中华民族 华夏文明
  • 简介:务川仡佬族是贵州遵义最古老的本土民族,是一个“原生形态民族”。近年来,每逢清明节务川仡佬族举办的祭天朝祖公祭活动,作为仡佬族信仰的主要形式及其传统文化的物质承担者,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蕴,对务川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构建平安、和谐务川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仡佬族 公祭 祭天朝祖 文化意蕴
  • 简介:作为国家公祭网的重要延伸,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新华网共同筹建,中、英、日3种语言版本的国家公祭网手机客户端于9月2日上线。据了解,该客户端将成为交互功能完善的掌上祭奠平台、纪念活动和权威信息的第一发布平台、相关史实和珍贵资料的征集展示平台。

  • 标签: 客户端 手机 发布平台 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 交互功能
  • 简介:<正>编辑同志:您好!《雨花》2014年第12期编辑出版了一期国家公祭日专刊,做了一件有历史意义的事。应向编纂者和作者们致敬!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雨花》公祭日专刊亦是因时而生的首创,必将载入历史。南京大屠杀是人间亘古未有的大惨剧。从专刊中,不仅看到了中国人民被害的惨象,也再现了军民英勇抗日的壮举。这些都不应被历史遗忘。书中还有一些日本人反战的记载,也很激动人心。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家在1938年2月12日(农历,百花生日)日寇马山大屠杀中,父亲吴君瑜、大叔吴君琏被害。在此

  • 标签: 百花生日 南京大屠杀 编纂者 祭日 吴聪
  • 简介:9月30日是我国法定的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宁波市暨余姚市烈士公祭仪式在梁弄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举行。

  • 标签: 四明山 党政军领导
  • 简介:天水市位于陕、甘、川省交汇处,是甘肃省的东大门。这里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000多年的建城史;由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国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和石窟艺术文化这五大文化构成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异彩纷呈,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旅游胜地之一。

  • 标签: 伏羲文化 中华文明 公祭 传承 文化旅游资源 大地湾文化
  • 简介:【中考预测】举行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正是中国人民群众多年来强烈的呼声和要求。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举行中国国家公祭活动。是为了未来不再发生这样的大屠杀、大悲剧、大惨案.使人类和平相处与共存。籍此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以及捍卫和平的决心。2015年中考可能以此热点切入来考查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等。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 人民群众 侵华日军 中考
  • 简介:灾害公祭作为一种公共社会活动和仪式象征体系的一部分,可以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关系。“东方之星”游轮翻沉事件发生后,政府采用民间俗信“头七”的时间举行公祭,而公祭之仪式、内涵、主体却与传统俗信差异极大。在此背后,隐含着世俗性事件处理与信仰性阴阳沟通仪式之间的矛盾,也体现出世俗权力借公祭将死亡意义价值化、意义化的一贯逻辑,更进一步表明国家权力所型构的公共“纪念”仪式与民间俗信所支撑的个体祭祀之间的生死观存在差异。而透过对当代社会“祭祀”与“纪念”之间复杂关系的分析,可以透视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传统信仰正呈现一种既交汇又对峙的微妙关系。

  • 标签: 灾害 民间俗信 公祭 仪式 “头七”
  • 简介:【中考预测】举行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正是中国人民群众多年来强烈的呼声和要求。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实行中国国家公祭活动,是为了未来不再发生这样的大屠杀、大悲剧、大惨案,使人类和平相处与共存。籍此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以及捍卫和平的决心。2014年中考可能以此热点切入来考查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等。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 人民群众 侵华日军 中考
  • 简介: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哀兵奋起,金戈鼍鼓。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铭文 公祭 国家 华夏 日寇
  • 简介:2014年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国家公祭鼎铭文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①,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全国政协 原板 兰红 永矢弗谖 法立
  • 简介:“天下古庙会,中华万姓源”。3月9日,农历二月初三。淮阳县羲皇文化广场披上了节日的盛装。60多个民间艺术团体的演出烘托出一片喜庆氛围。由省政协与淮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戊子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太吴伏羲祭祀人典,在太吴陵统天殿前隆重举行。省政协副主席壬训智以及来自海内外的华人代表数千人在这里共同朝觐祖先,颂怀羲皇。

  • 标签: 太昊伏羲 人文始祖 和谐发展 政协副主席 九州 县人民政府
  • 简介:稽山披彩,鉴水映辉,载歌载舞,共荐馨香。4月20日上午,2009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绍兴大禹陵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来宾和绍兴市各界代表1500多人,满怀虔诚地参加公祭典礼,追念禹帝泽被后世的丰功伟绩,祈福华夏大地民生阜康,福祉绵长。

  • 标签: 大禹陵 绍兴市 广播电视 直播 载歌载舞 丰功伟绩
  • 简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可见,在他看来,“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而在最近几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至少两次使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个术语,一次是把“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黄帝陵”联系起来,一次是把“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主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总书记 周洪宇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简介:1985年以来,举国上下突然兴起一大批“文化旅游节”,当这些新兴节日逐渐退潮的时候,突然又刮起一股“公祭”风潮。这些举措遭到了猛烈批评,被指斥为制造虚假文化记忆、糟蹋文化、对人民群众与子孙后代不负责任。而如果我们站在地方经济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这些“虚假的”文化活动各有其可取之处。正是地方精英们所生产的那些非理性的、“没文化的”新传说,为地方经济带来了直接的利益,且迅速为当地民众所接受。学术成果永远只能是具体专业中的部分真理,若是用以指导生活。必将顾此失彼。生活只是学术的观察对象、描述对象,而不是批评对象。

  • 标签: 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 新节日 祭祖 造神运动 性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