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讨论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45例晚期前列腺癌患雄激素阻断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标签: 前列腺癌 全雄激素阻断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雄激素阻断(CAA)治疗前后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评估PSCA在人前列腺癌的临床预后价值。方法对42例男性患者的前列腺活检组织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组织(包括去势前局限性前列腺癌组织和前列腺癌根治术前接受比卡鲁胺和醋酸戈舍瑞林去势治疗3个月后的癌组织)进行原位杂交。PSCAmRNA的肿瘤细胞质染色结果由两位病理学专家独立评估,t检验分析CAA前后PSCA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进行36~40个月的随访,旨在评估PSCAmRNA表达水平与癌症局部复发或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原位杂交标记PSCAmRNA阳性的细胞由CAA前的67.3%(0~89%)±9.4%下降到CAA后33.8%(0~92%)±7.7%(P〈0.001)。CAA前95.2%(40/42)的患者PSCAmRNA表达阳性,而去势后阳性率降到67.5%(27/40),且随访未发现有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PSCAmRNA阳性表达的减少取决于原始肿瘤的Gleason评分,Gleason≤6:19.3%±4.7%;Gleason=7:38.8%±7.2%;Gleason≥8:73.4%±13.8%(P〈0.05)。其余13例,CAA后PSCAmRNA阳性表达水平增加,且随访发现3例有局限复发,4例有远处转移。结论前列腺癌CAA可抑制PSCAmRNA的表达;去势治疗后PSCAmRNA表达的增加可成为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的一个不利预测指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全雄激素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雄激素阻断治疗对老年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选取老年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40例,对患者行雄激素阻断治疗;同时对照组选取40例前列腺根治术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睾酮水平、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注意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明显,P<0.05。结论老年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雄激素阻断治疗,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严重。

  • 标签: 全雄激素阻断治疗 老年非转移性前列腺癌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雄激素阻断(MAB)治疗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钙、磷等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科并接受MAB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收集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既往病史、治疗方案及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及血胆固醇等。结果患者(75.5±5.8)岁,BMI(24.6±3.2)kg/m2,MAB治疗后血钙[(2.17±0.31)mmol/L和(2.12±0.44)mmol/L,t=0.82,P=0.42]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磷高于治疗前[(1.02±0.26)mmol/L和(1.17±0.34)mmol/L,t=-4.12,P<0.01],钙磷比较治疗前降低[(2.10±0.28)和(1.88±0.60),t=3.56,P<0.01];MAB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5.34±1.04)mmol/L和(6.50±1.55)mmol/L,t=-7.82,P<0.01]、三酰甘油[(1.22±0.59)mmol/L和(1.66±1.32)mmol/L,t=-3.38,P<0.01]及胆固醇[(4.16±0.90)mmol/L和(4.70±1.08)mmol/L,t=-4.72,P<0.01]均较前升高,血红蛋白[(130.78±23.98)g/L和(122.11±20.43)g/L,t=3.98,P<0.01]浓度较治疗前降低。结论MAB疗法可引起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钙磷代谢、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糖、血脂等不同程度的紊乱,建议治疗期间密切随访以上指标,积极预防治疗相关并发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雄激素拮抗药 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使用间歇性雄激素阻塞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5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使用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效果十分明显,令人满意。

  • 标签: 晚期前列腺癌 间歇性雄激素 阻断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具备了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典型症状,去医院做了完善的检查,却发现医生们给出了不同的诊疗意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接受雄激素补充治疗

  • 标签: 雄激素补充治疗 性腺功能减退症 典型症状 迟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去势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疗法在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治疗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及抗雄激素药物开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手术去势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疗法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手术去势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疗法应用于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手术去势 间歇性雄激素全阻断 进展期前列腺癌
  • 简介:在晚期或复发性前列腺癌的治疗中,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AD)治疗正逐渐成为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CAD)的替代选择。尽管在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IAD的优势并未明确,但对于其他无转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该方法可作为标准治疗选择。本文介绍了IAD应用相关的问题,包括患者选择、治疗和随访周期。

  • 标签: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 持续性雄激素阻断 前列腺肿瘤
  • 简介:摘要干眼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眼表疾病。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这种性别差异很大程度上与性激素有关。目前雌激素在眼表的作用仍有争议,但雄激素对眼表的保护作用已经明确。眼表雄激素主要来源于雄激素前体在局部组织内的合成,通过结合眼表组织内的雄激素受体发挥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实雄激素缺乏会导致泪腺损伤和MGD,雄激素替代疗法对水液缺乏型干眼和蒸发过强型干眼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51-54)

  • 标签: 雄激素 干眼 睑板腺功能障碍 雄激素替代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检测水体中有机提取物的雄激素及抗雄激素效应。方法利用国际经合组织(OECD)两个阶段认证的SD(sprague-dawley)大鼠去势模型的雌激素及抗雄激素整体试验(HershbergerAssay)。结果采用丙酸睾丸酮(TP)、氟硝丁酰胺(Flu)及乙烯菌核利(VCZ)重现了文献报道的动物模型,对水体中有机提取物的雄激素及抗雄激素效应检测结果显示,相当于60kgBW成人日饮水量剂量水平的有机物暴露未观察到动物的副性腺重量的显著改变。

  • 标签: 雄激素 有机提取物 整体实验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倍,膀胱癌组织中发现有雄激素受体(AR),雄激素受体在膀胱癌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膀胱癌也属于激素相关性肿瘤成员之一,这就可以很好解释发病率的性别差异。雄激素介导的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发展。然而,雄激素受体是如何调节膀胱癌的进展也没有特征性,而且在膀胱癌进展过程中,雄激素受体途径是否发挥主要作用目前仍有争论。这篇综述主要总结了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异常、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异常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雄激素雄激素受体途径引起膀胱肿瘤,也许去势治疗可以为膀胱癌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新途径。雄激素受体诱导膀胱癌的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膀胱肿瘤 受体 雄激素
  • 简介:男性不育发病率正逐年升高,但大多数病因并非十分清楚。因此,男性不育通常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案。雄激素补充是治疗男性不育的一种方式,但其作用效果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本文将外源性睾酮补充治疗男性不育的有利与不利观点分别列出各自的支持与不支持论据,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大剂量外源性睾酮补充治疗应摒弃,提高内源性睾酮的治疗方案可能更适合于少弱精症患者,小剂量、短期外源性睾酮补充治疗是否有利于男性不育则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证据。

  • 标签: 雄激素补充治疗 男性不育 少弱精症 外源性睾酮
  • 简介:雄激素不对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一大堆。血压、血糖不对了.睡眠不对了,体形不对了,情绪不对了,身体感觉不对了.和“她”在一起也不对了……两个字在你脑海里出现:早衰。

  • 标签: 雄激素 分泌失调 身体感觉
  • 简介:目的探讨肥胖与老年男性雄激素雄激素受体(AR)水平及AR基因CAG重复序列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23例老年男性,根据腰围不同分为4组,腰围<85cm组、腰围85-90cm组、腰围91-96cm组和腰围≥97cm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总睾酮(TT)和雌二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游离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使用DNA测序方法测定CAG重复序列.结果与腰围<85cm组比较,腰围85-90cm组、腰围91-96cm组、腰围≥97cm组舒张压和雌二醇/睾酮比值逐渐增高,SHBG逐渐降低(P<0.05,P<0.01);与腰围85-90cm组比较,腰围≥97cm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增高(7.75±3.25)vs(6.34±2.98),SHBG降低[(142.02±71.92)nmol/Lvs(177.72±86.27)nmol/L,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腰围与腰臀比、体质量指数和雌二醇呈正相关,腰围与TT呈负相关.结论肥胖男性TT和SHBG下降,雌二醇和雌二醇/睾酮比值明显升高;AR和AR基因CAG重复多态性与体脂分布无相关性.

  • 标签: 雄激素类 受体 雄激素 睾酮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