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戏剧理念及人生思考。本文通过将焦点固定在隐含的主角——福丁布拉斯身上,体味他在行动上狮子般的威猛,思考上狐狸般的狡猾。“福丁布拉斯”的人物形象存在诸多价值。首先,在主人公的性格塑造上存在合理性与不可残缺性。同时,也反映了莎士比亚的政治理想。再者,“福丁布拉斯”丰富了戏剧的哲理蕴含,即在反思与行动中捍卫自己的人性尊严,向命运显示自身存在的不可侵犯,从而表明悲剧感的最终指向。

  • 标签: 《哈姆莱特》 福丁布拉斯 政治理想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09
  • 简介:哈姆莱特才决定在恐惧与行动的双重支撑下活了下去,《哈姆莱特》这部关于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复仇悲剧又最为知名,恐惧成为哈姆莱特活下去的必然理由之一

  • 标签: 哈姆莱特活下去 必然理由 活下去必然
  • 简介:中国元代作家关汉卿的《窦娥冤》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都是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悲剧名作。同为古典悲剧,两剧却在内容、主题、人物、冲突和语言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差异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中西文化的不同无疑是两剧文本各要素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拟在对两剧文本各重要要素比较的基础上,探究造成它们产生差异的各种文化原因。

  • 标签: 《哈姆莱特》 《窦娥冤》 比较解读 跨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 文化原因
  • 简介: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不是一个复仇故事,夜宴 复仇 延宕 爱 ,这就是莎士比亚所发现的《哈姆莱特》背后的人性世界

  • 标签: 哈姆莱特夜宴 改变哈姆莱特 永没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莱特联合化疗应用于晚期直肠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2 年 6 月 -2014 年 5 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直肠癌的患者 30 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 15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于临床应用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具体为 mFOLFOX 6(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四氢叶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化疗治疗基础上,加用康莱特进行输液治疗。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观察组 15 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 1例,治疗有效 9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达 66.66% ;相比较对照组 15 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 0例,治疗有效 7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46.66%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具有增强化疗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康莱特 化疗 晚期直肠癌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在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中,    二、在克莱茵理论中Frustration的位置    在弗洛伊德后期以及死后,而这个分析中工作的地点不是弗洛伊德和拉康所强调的欲望的

  • 标签: 中的F 克莱因拉康 弗洛伊德克莱因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25
  • 简介:诗人唐是曾精辟地概括过四十年代以《诗创造》、《中国新诗》为中心所形成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色,中国新诗派诗人不愿放弃五四知识分子精神传统和立场,中国新诗>

  • 标签: 中国现代 哈姆莱特中国 心态思想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6-27
  • 简介:诗人唐是曾精辟地概括过四十年代以《诗创造》、《中国新诗》为中心所形成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色,中国新诗派诗人不愿放弃五四知识分子精神传统和立场,中国新诗>

  • 标签: 中国现代 哈姆莱特中国 心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