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系统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偏移的最佳显示效果和拍摄方法.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要进行上颌第一磨牙牙髓治疗并具有MB2根管特征的患者200例.在分角线法的基础上,以转动轴作标记记录水平角度,其中100例从远中至近中每偏移10°进行,50例使用不同的曝光时间,50例平移传感器位置进行.由两位医师独立阅片,判断牙根区分情况、清晰度及构图完整性.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配对计数资料的χ2检验.结果在MB与MB2区分率中,远中偏移30°组最高,区分率为94%,显著高于正位组的10%(χ2=84,P=0.000),相同偏移角度远中偏移比近中偏移区分率更高(30°:χ2=18.382,P=0.000;20°:χ2=16.282,P=0.000;10°:χ2=14.019,P=0.000).根尖清晰度方面近中偏移比远中偏移低(30°:χ2=7.848,P=0.005;20°:χ2=12.033,P=0.001;10°:χ2=14.700,P=0.000).当近中偏移超过20°、曝光时间增加1/4时清晰率可达78%,传感器的平移摆放使牙体及根尖区的完整显示率达94%.结论要获得良好的MB2显示效果,X线中心线向远中偏移为首选,若选择向近中偏移则需加大偏移角度和曝光时间,传感器的正确摆放也是直接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偏移投照技术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根尖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过程中DRX线技术、传统X线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1年08月--2023年04月该院接收的77例高度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临床诊断对象,入院后均应用DRX线技术、传统X线技术给予检查诊断,参照病检结果,比较DRX线技术、传统X线技术对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结果:DRX线技术对股骨头坏死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技术检出率(P<0.05)。参照病检结果,DRX线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高于传统X线技术(P<0.05)。结论:DRX线技术临床应用价值较传统X线技术更高,值得借鉴。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DRX线投照技术 传统X线投照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RX线技术与传统X线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单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诊断研究,研究时间2019年11月~2021年6月,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组(n=48)行传统X线检查,研究组(n=48)行DRX检查。以患者CT诊断结果为准,分析DRX线技术、传统X线技术诊断效果。结果:(1)DRX线技术诊断所得中期、晚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均高于传统X线诊断,差异显著,P<0.05。(2)DRX线技术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诊断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传统X线技术,差异显著,P<0.05。结论:DRX线技术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优势优于传统X线技术,但就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效果仍存在应用局限,需联合其他诊断技术予以完善。

  • 标签: DRX 传统X线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RX线技术与传统X线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的异同。方法:2022.05至2023.05,选取7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目的。以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例。参照组:传统X线技术进行诊断。试验组:DRX线技术接种诊断。对各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影像学表现方面,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由DRX摄片未见显著的异常,但是有高密度灶、不规则的斑点状的表现。在疾病进展到中晚期的情况下,可见局部密度值提高,并且股骨头存在塌陷的表现。(2)未检出例数方面,试验组为1例,参照为8例,占比为2.70%、21.62%,两组检出率为97.29%、78.37%,试验组数值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X线技术而言,在股骨头坏死等类型疾病的诊断中,DRX线技术的诊断效能更高,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从而指导后续治疗的开展。

  • 标签: DRX线投照技术 传统X线投照技术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分析。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DR技术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在我院骨科进行股骨头坏死治疗的300例患者进行DR技术和传统的X线,并结合诊断过程和最终结果,对比检出率。结果DR技术的特点是图像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动态范围广并能够后期处理;通过对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患者进行两种技术,其中DR技术诊断出292例,诊断率97.33%;传统X线技术诊断出249例,诊断率83.00%,DR技术诊断率高于传统X线技术诊断率。结论D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功能多,易操作,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的放射学科普及。

  • 标签: DR投照技术 特点 应用
  • 简介:摘要X线胸部摄片的质量好坏是胸部X线诊断可靠保证,也是对X线摄工作的考核标准。笔者总结了我院三十年摄工作中的各种经验,较好地解决了摄胸部片的各种困难,提高了照片的质量。

  • 标签: 小儿胸部片 胸部后前位 中心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胸骨方法,在X线的检查中,由于其密度低,又与脊柱、胸廓、心脏等在中重叠,很难摄出清晰的图像,历来是中一大技术难题.利用长时间、小千伏、小毫安、倾斜X线入射角度或透视点片两种方法是我们多年累计的经验,均得到满意结果·对胸骨外伤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临床35例胸骨方法,评价这种方法对胸骨的X线显示情况。结果正确地选择方法和条件,能较好的显示胸骨结构。讨论对缺少CT扫描机的基层单位,正确地掌握X线胸骨方法,

  • 标签: X线检查特点 胸部正位片 肋骨骨折
  • 简介:目的提高前胸第3~8肋骨骨折的显示,探讨切线位和展开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25例肋骨前端骨折难以显示的现象进行多方位展示,得出新方法经验。切线位采用仰卧位显示肋骨轴位,展开位采用俯卧位显示肋骨前端正位。两者联合观察。结果该组病例骨折显示十分清晰,表现为骨折线、断端移位、胸膜下血肿。其中切线位显示骨折断端的前后移位,展开位显示骨折线的宽度、断端的上下移位。所有病例均经过平片复查和(或)CT薄层扫描证实。结论新方法应用在显示第3~8肋骨前端的骨折,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肋骨 前端骨折 X线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在临床运用时的图像特征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经X射线检查的9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相应标准下,统计三片率。结果统计三片率为甲级95.43%、乙级3.21%、废片1.32%。结论DR数字化影像技术操作简便、曝光时间短、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DR投照技术 图像特征 临床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技术在临床上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本院骨科进行股骨头坏死拍摄的244例患者,根据拍照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12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X线照射,观察组采用DR技术进行拍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照片的诊断率,并对拍照效果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照片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照片的确诊率;在成像过程中,观察组的照片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的照片质量。结论DR技术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成像技术的不足,提高照片的确诊率,能有效帮助医生进行下一步的诊疗工作。

  • 标签: DR投照技术 临床医学 影像学特征 X线照射 照片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探讨了DR技术的图像特征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100例。这100例患者均接受DR技术和X线照进行诊断,之后观察两种诊断技术的临床诊断结果,并探讨了两种诊断方式的三片率情况。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诊断后,这100例患者经过DR技术进行诊断的确诊概率为98.00%,这些患者经过X线诊断的确诊概率为74.00%,前者概率更高于后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三片率可知,经过DR技术进行诊断的甲片率(94.00%)明显高于X线诊断的甲片率(72.00%),经DR诊断的废片率(1.00%)明显低于X线诊断的废片率(8.00%),两种诊断技术的三片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工作中,采用DR技术进行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图像处理理想以及图像分辨率高等特征,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DR投照技术 图像特征 临床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基于放射-DR技术的图像特征与临床应用。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该80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时间范围2022年5月份至2023年5月份,依据随机平衡的方式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提供传统的X射线技术;实验组提供DR技术,比较两组诊断的效果,以及图像特征。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准确率更高,图像特征更佳P<0.05。结论:放射-DR技术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上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基于放射-DR投照技术 图像特征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有针对性地探究颈椎张口位方法的改良措施等相关内容,希望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随机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这个阶段内收治的颈椎张口位检测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传统张口位方法,而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张口位改良方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检查精准性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 P值小于0.05。结论 针对小儿颈椎张口位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采取方法的改良措施,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检查效果,使检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在临床实践和检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有效采取方法的改良措施,使其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作用和价值,提升检查的精准性,以此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

  • 标签: 颈椎张口位 投照方法 改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射-DR技术的图像特性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之间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X线技术,研究组选用放射-DR技术,组间比较各自的诊断结果,分析图像特征。结果:从诊断准确率方面进行对比显示研究组的数值水平更高(P<0.05)。另外组间比较照片质量以及影像三片率,均显示研究组的表现更为优良(P<0.05)。结论:放射-DR技术的优点显而易见,它的操作简便、分辨率极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拥有极大的作用价值,可以积极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放射-DR投照 图像特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X线技术质量控制的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所摄普通X线胸部及四肢骨关节影像资料300例,对影像质量进行评定并对技术进行分析。结果290例影像资料达到优质影像标准。5例经过图像后处理系统处理后所获影像能够用于诊断。5例重新调节曝光条件或嘱被检者配合后重新摄影。结论充分认识X线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对于做好X线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投照技术 影响因素 密度 对比度 锐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