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胃肠动力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结果及结论:胃肠动力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慢性特发性假性肠梗阻、肠应激综合征、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很好的疗效,高选择性5-HT,受体激动荆莫沙必利和胃肠动力伊托必利,疗效更加确切,不良反应更少,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有价值的研究空间。

  • 标签: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促胃肠动力药 临床应用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肠动力药物是目前国内外治疗FD研究较多、运用较广泛的一类,也是目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药物,主要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节前神经元5-羟色胺受体(5-HT)、兴奋剂及具有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双重作用的新型胃肠动力药物。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几类胃肠动力药物。

  • 标签: 促胃肠动力药物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伊托必利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功能性疾病的患者在做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胃肠动力对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率、胃肠转动时间及检查完成率的影响,以及胃肠动力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77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38例。在做胶囊内镜检查前,对照组患者不服用药物;而实验组患者在做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胃肠动力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新络纳),药量为10m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胃肠转动的时间,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全小肠检查的诊断阳性率以及完成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胃排空时间较比对照组短,检查完成率和诊断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胃肠动力能有效的提高全小肠检查的完成率和诊断率,缩短胃排空时间,在胶囊内镜检查技术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促胃肠动力药 胶囊内镜检查 胃肠转动时间 疑似小肠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治疗中采用胃肠动力药物并观察该种治疗效果情况。方法:设置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为观察对象,设置68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谷维素组和莫沙比利组,谷维素组采用谷维素治疗,莫沙比利组采用胃肠动力莫沙比利治疗,观察两组满意度、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1)谷维素组和莫沙比利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对照中,谷维素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均低于莫沙比利组,(p

  • 标签: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 促胃肠动力药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胃肠运动障碍疾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糖尿病性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功能性便秘、(慢性胃炎)、慢性特发性假性肠梗阻等,在临床上较常见。这类疾病发病原因尚不太清楚,包括胃肠道收缩无力、节律混乱以及收缩方向异常等,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痛腹胀等。治疗上主要是使用胃肠动力来提高胃肠道的张力,协调器官之间的运动,从而达到改善和减轻胃肠运动障碍的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胃动力主要有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和西沙必利。由于它们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受体的选择性不同,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明显不同。本文就胃肠动力的不良反应做一概述。1多巴胺(DA)受体拮抗剂1.1胃复安这是较早用作胃肠动力的药物,是多

  • 标签: 动力药 胃肠动力 药不良反应
  • 简介:胃肠动力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是临床药物研制的基础.近年研究证实,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CNS)、自主神经系统(ANS)、肠肌间神经丛(ENS)、胃肠道平滑肌等每一水平或相互间的功能障碍有关.这些组织结构的功能依赖于各种神经递质和体液因子的释放而建立联系,各种递质和信使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

  • 标签: 胃肠动力疾病 药物治疗 作用机制 胃肠动力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胃肠动力的临床应用情况与社会经济效益。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上半年我院门诊处方系统中使用胃肠动力的处方1950张,统计并分析患者用药金额、用量情况。通过总金额、用药总量的排序以及胃肠动力相关量值的对比分析,统计它们的使用情况。结果莫沙必利片(快力、亚宝)、伊托必利分散片是本院使用频率较高的胃肠动力的药物,其在消费金额、用药总量、用药频数、限定日费用等方面均高于其他药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优势。结论我院门诊胃肠动力的使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使用较为合理。

  • 标签: 促胃肠动力药 临床应用情况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力对产妇产后缺乳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采用2011年3月—2011年12月所治产妇缺乳30例进行比较。治疗组给予多潘立酮.每日3次.每次10mg,连服7天。对照1组给予催乳糖浆,每日3次,每次15ml,连服7天。对照2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炖猪蹄口服7天。结果治疗前30例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乳,治疗后多潘立酮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有效率90%。结论动力不但能增强胃肠动力,亦能阻断下丘脑多巴胺受体,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促进泌乳素的分泌,故有一定的催乳作用。

  • 标签: 促胃动力药 多潘立酮 缺乳 禁用
  • 简介:消化道是摄入食物并将其消化、吸收营养、排除残渣的重要系统.要想完成其中的任务,各部分肌肉需要进行协调的运动.

  • 标签: 促动力 动力药 浅谈胃肠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1月~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3)。参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实验组给予伊托必利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的疗效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结论:伊托必利对比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较好,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标签: 多潘立酮 伊托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4)。参照组行多潘立酮治疗,实验组行伊托必利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45%,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55%,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促胃肠动力药物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吸入麻醉对妇科腔镜手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妇科腔镜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异氟醚组,术中吸入麻醉药单用异氟醚。B组异氟醚+氧化亚氮组,术中吸入麻醉药用异氟醚+氧化亚氮。术中监测病人血液动力学及呼吸功能,,术后观察病人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恶心呕吐情况及总住院日。结果B组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均较A组长;两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苏醒时间、术中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监测及总住院日无差异。结论氧化亚氮虽使妇科腔镜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延长,但不影响病人的整体康复。

  • 标签: 吸入麻醉药 妇科腔镜手术 胃肠动力
  • 简介:目的比较胃肠动力伊托必利、莫沙必利及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将17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3组,伊托必利组59例,予盐酸伊托必利片(瑞复啉)50mg,饭前服,3次/日;莫沙必利组58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新络纳)5mg,饭前服,3次/d;多潘立酮组55例,予多潘立酮片(吗丁啉)10mg,饭前服,3次/日。疗程4周,观察3组患者用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各组上腹胀、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食欲下降、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积分明显降低(P〈0.01),各组疗效相似(P〉0.05)。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10.3%和10.9%,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伊托必利、莫沙必利及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小良疗效肯定、相似,安全性好。

  • 标签: 消化不良 伊托必利 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
  • 简介:摘要胆系感染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可引起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重症感染患者往往预后不良。胃生长素在炎症控制、胃肠运动、食欲调节、内分泌活动等方面均有作用,且在胆系感染的炎症反应及其导致的胃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相关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胃促生长素 炎症 胆系感染 胃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