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认识到,由腹内脂堆积形成的中心性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是形成代谢综合征的基石[1].尽管胰岛素抵抗和中心性肥胖均与代谢综合征存在相关性,但腹内脂含量与代谢综合征的5条诊断标准均存在独立的相关性.由此提出,腹内脂堆积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以下扼要阐述腹内脂与皮下脂肪的差异及其在代谢综合征发病中的地位.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腹内脂肪 病理生理学基础 胰岛素抵抗 中心性肥胖 脂肪堆积
  • 简介:吃“去”体内脂肪沱茶产地云南,每天饮沱茶3杯,即可使血液中的脂肪降低20%。洋葱含前裂腺素A,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功能;还含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基酸,除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硬化。苹果因含有丰富的钾可排除体内多余的钠盐,日吃3个苹果,能维持满...

  • 标签: “去” 高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 含硫化合物 胆固醇合成 二硫化合物
  • 简介:EPA和DHA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发挥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影响人类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近年来,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加强,更为关注EPA和DHA的保健营养价值.因此,EPA和DHA生物制品的提取开发成为了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热点问题.作为有较疗效好、安全性高的营养品,培养富含EPA、DHA的生物制品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本文介绍了EPA和DHA的生物学特性、来源,并着重阐述其在机体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 标签: EPA DHA 脂质代谢
  • 简介:长期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仅供能量储备的终末分化器官。然而自1994年瘦素的发现以及脂肪因子研究的深入,脂肪组织旺盛的内分泌功能亦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脂肪组织不仅是机体能量储存器官,而且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分泌的细胞因子和激素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脂肪因子 内脂素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CT对颅内脂瘤的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对15例CT诊断的颅内脂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果15例颅内脂瘤CT表现为位于颅内中线部位或其附近的均匀脂肪密度影,可有钙化.结论CT是诊断颅内脂瘤较为可靠的方法.

  • 标签: 颅内脂肪瘤 计算机断层
  • 简介: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脂肪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灌服含2%乙醇的生理盐水)、高剂量褪黑素组(10mg·kg-1·d-1)、低剂量褪黑素组(0.2mg·kg-1·d-1),每组各8只,干预组每日灌服不同剂量褪黑素溶液,3周后观察体重、腹腔脂肪组织量的变化及血浆三酰甘油、瘦素、胰岛素的变化.结果:3周后高剂量褪黑素组体重及腹腔内脂组织量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及低剂量褪黑素组相比差异显著,均为P<0.01.血浆瘦素浓度高剂量褪黑素组较正常对照组及低剂量褪黑素组明显减少,均为P<0.05.血浆胰岛素及三酰甘油浓度各组未见差异.结论:高剂量的褪黑素灌服可以减少大鼠腹腔内脂组织的量,其机制可能与血浆瘦素浓度的改变相关.

  • 标签: 褪黑素 瘦素 能量代谢 脂肪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颅内脂瘤的CT诊断方法及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颅内脂瘤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CT诊断,对患者的图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CT诊断方式对颅内脂瘤进行诊断,患者特征表现为中线及附近的脂肪密度影,CT值-25~-120Hu,平均-61.6Hu。患者病灶边界清晰度较高,不存在明显的占位效应,能对患者的肿瘤形态大小,进行清楚显示。结论 在颅内脂瘤患者的诊断中,采用CT对其进行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对任意平面进行图像重建,对弥补轴位CT图像的不足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颅内脂肪瘤 CT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为研究松辽黑猪肌内脂含量与背膘厚的相关性,试验选择120kg左右的松辽黑猪173头,对其体重、四点背膘厚(肩部最厚处、六七肋腰、最后肋、腰荐结合处)、平均背膘厚及肌内脂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松辽黑猪肌内脂含量为(2.95±0.72)%,高于部分国外品种,处于较理想水平;各性状间均呈正相关性,其中肌内脂含量与肩部最厚处背膘厚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与平均背膘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

  • 标签: 松辽黑猪 体重 肩部最厚处 六七肋腰 最后肋 腰荐结合处
  • 简介:摘要肌肉内脂含量增加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年龄增加、活动受限和创伤等密切相关。肌肉内游离脂肪酸可以使葡萄糖转运蛋白4易位,减少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肌肉内脂释放炎性因子,加重胰岛素抵抗。此外,肌肉内脂的增加还严重影响肌肉的收缩功能,减少肌力,与肌少症密切相关。饮食、运动和药物均可影响肌肉内脂含量。探索减少肌肉内脂含量的新方法,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提高肌肉功能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防治。

  • 标签: 肌肉内脂肪 肌肉功能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体内蛋白(a)及纤溶系统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8例为冠心病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8例,选择健康人20例为健康组作为对照进行研究,分别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脂蛋白(a)、纤溶酶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含量,同时分析脂蛋白(a)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UA患者脂蛋白(a)、PAI-1水平较冠心病组SA患者和健康组明显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t—PA水平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冠心病组SA患者t-PA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sA患者体内蛋白(a)、PAI-1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各组间纤溶酶原水平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与PAI-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390,P〈0.01),与t-P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387,P〈0.01),而与纤溶酶原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20,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蛋白(a)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纤溶系统的改变密切相关,可能在冠心病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脂蛋白(a) 纤溶系统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腹内脂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T2DM患者124例,按照腹内脂四分位法分为四组,分析腹内脂与FGF21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腹内脂越多的组别其FGF21水平也越高,且胰岛素抵抗指数越大,FGF21水平与腹内脂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抵抗不是导致FGF21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腹内脂与FGF2l正相关,FGF21可能是T2DM合并肥胖发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2型糖尿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H-核磁共振波谱学(1H-MRS)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内脂含量(IHTC)与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前期研究招募的239例受试者,进行1H-MRS检测且均无糖尿病,获取其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胰岛素、C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谱等资料。根据1H-MRS测定的IHTC将受试者分为3组:无NAFLD组(IHTC<5.56%)、轻度NAFLD组(IHTC 5.56%~<33%)、中重度NAFLD组(IHTC ≥ 33%),分析各组临床特征,并探讨IHTC与糖代谢的相关性。结果NAFLD组中男性比例、腰围、糖负荷后120 min 血糖(PG120)、C肽、ALT、AST、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无NAFLD组,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ederholm)、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无NAFLD组(P值均<0.05)。相比于轻度NAFLD组,中重度NAFLD组的糖负荷后120 min胰岛素(INS120)[80.37(57.68,112.70)mU/L比110.50(71.78,172.80)mU/L]、一相及二相胰岛素分泌指数(Stumvoll 1st、Stumvoll 2nd指数)[1 453(1 178,1 798)比1 737(1 325,2 380)、358(297,446)比441(318,594)]更高,而ISI-Cederholm较低[2.27(2.01,2.53)比2.06(1.81,2.39)],P值均<0.05。关联分析结果显示,IHTC与腰臀围比、PG120、INS120、稳态模型法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tumvoll 1st及Stumvoll 2nd指数、ALT、AST、GGT、TC等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7、0.274、0.334、0.162、0.199、0.211、0.406、0.361、0.215、0.196,P值均<0.05),与ISI-Cederholm、HDL-C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4、-0.237,P值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ISI-Cederholm(Standardized β=-0.298,P<0.001)和Stumvoll 1st(Standardized β = 0.164,P = 0.024)是IHT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NAFLD早期以外周胰岛素抵抗为主,随病程进展加重,并且出现一相、二相胰岛素分泌增加。IHTC与胰岛素敏感性及一相胰岛素分泌独立相关。

  • 标签: 脂肪肝,非酒精性 胰岛素抗药性 高胰岛素血症 肝内脂肪含量 糖代谢
  • 简介:内脂素以前被称为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由淋巴细胞分泌。新近又发现它也可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且血浆水平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故又命名为内脂素(Visfatin)。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脂素与糖脂代谢、肥胖症有密切关系,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以下概述。

  • 标签: 肥胖程度 内脂 糖尿病 脂肪细胞分泌 B细胞克隆 增强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体内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疗组给予善宁同时强力宁静脉点滴,每天1次;对照组单纯善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疗效。化学比色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65.0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善宁和强力宁联合用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对患者体内质过氧化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脂质过氧化 中医药联用
  • 简介:小人原本在每个人体内,包括伟人,何况我?善与恶和人与兽是对立的,小人却不是。它如果在别人身上很好识别,比如某人好嫉妒,某人好挑唆,某人趋炎附势或卖友求荣,会看得清清楚楚,但这小人在自己身上便不易察觉。它不声不响隐藏在我的体内,暗地作祟,当它表现出来——由于与自己利害相关,往往并不自知,可是在别人眼里,我就显出那么一种小人的意思来了。人常说,身边的坏人好防,小人难防;可是自己体内的小人就更难防了。

  • 标签: 小人 善与恶 原本 不易 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