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陈垣以会通中西文化,造就众多英才而享誉海内外。他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办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模式。其高等教育思想以国学为根基,汲取西方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在办学宗旨上以育人为本,传承中华文化;认同却不圉于西方学科理念,重视国学教育与研究;主张博学与专门互补,寓教学于研究之中。其正直的教育品格、无私奉献的教育家精神,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大家风范,永远激励着学人。

  • 标签: 陈垣 辅仁大学 高等教育思想 特色
  • 简介:近代是中西文化相斥相纳的时期,近代老学为挽救中国文化危机,不仅大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因子,还大量吸纳西方近代文化,将西方的哲学、民主与自由学说、进化理论及其他学术思想引入到老学的思想体系中来,从而实现了中西学术思想在老学中的会通会通后的近代老学不仅摆脱了儒学附庸的窘境,而且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了先锋与桥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会通后的近代老学已具有近代文化的性质,从而实现了自身质的飞跃与升华,并在整个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 标签: 近代老学 中西文化 会通 升华
  • 简介:随着大航海时代余波震荡,西洋器物、技术知识逐渐加速度进入中国。士人知识阶层对传入的西方造物产生强烈的兴趣。明末士大夫王徵和欧洲传教士邓玉函合作了第一部西洋力学和机械器物的译著《奇器图说》,该书不仅是对西方知识的翻译,也会通中国传统造物的知识逻辑,其会通成书的真正动力也来自传统儒学。而传统价值动机与《奇器图说》来源知识的价值观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明末中西造物知识会通与价值矛盾的种种表现甚至在数百年后第二次西学东渐中仍能清晰重现。

  • 标签: 《奇器图说》 造物 价值 会通
  • 简介:<正>汤用彤先生(字锡予)生于1893年,今年恰好是他的百年诞辰。为纪念他,北京大学出版社将出版《国故新知——汤用彤先生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季羡林先生为此文集写了一篇序。在序中有这样一段话:

  • 标签: 汤用彤 两晋南北朝 季羡林 支那内学院 佛教史 中国佛教
  • 简介:中西数学会通是中算家处理中西数学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国数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爬梳和思考,揭示了中西数学会通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内涵与外延,及其与西学中源说的关系。

  • 标签: 中西数学会通 中算家 西学中源
  • 简介: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李福清是世界著名汉学家,50年来一直孜孜从事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研究,近年致力于打通小说戏曲与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联系,奔走于海峡两岸,收获甚多.本文着重分析了李福清治学的特色及其主要成就,及其为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带来的新的学术视野.同时也比较了中西由于语言文字不同发展道路,在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方面衍生的不同特点,并呼吁建立这一研究领域的"中国学派".

  • 标签: 福清 中西 院士 会通 传说 雅俗
  • 简介:一王国维是中国现代诗学的开端,他标志着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他的诗学建构采用了传统的话语形式,但已融入西方诗学思想。但其诗学思想和理论的开创性使得他的诗学思想不可能臻于完善,在对传统诗学的现代阐释中常常有不够清晰和混乱的地方。

  • 标签: 现代诗学 王国维 中西诗学 徐复观 检讨 会通
  • 简介:中荷扶贫项目、林业与社会信息网、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福特基金会将共同主办“社区林业与参与式方法在中国的实践研讨会”,目的旨在交流各地实施社区林业的实践经验,并讨论在社区林业活动中有效运用参与式方法的建议和指导原则。

  • 标签: 社区林业 参与式方法 到户林业 森林保护 森林资源管理 林产品加工
  • 简介:本文从考辨"西学"原型、追寻晚明士大夫与传教士"会通中西"之哲学深意上立说,运用概念辨析与历史重构相结合的哲学史方法,分析论证了晚明新起的学术思潮,及"预流"于其中的"少数创造者"士大夫与传教士群体之学术旨趣及其"近代"意义.认为:晚明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欧洲传教士输入的"西学"原型,是以"天学"为核心的亦宗教亦哲学、亦政治、亦科技的复合体;以李贽、焦竑为代表的"三教归一"论和以徐光启、王徵为代表的"中西会通"论,这两股学术思潮共同导致了晚明王朝的理论危机;利玛窦立足于"天学"的宗教立场,徐光启立足于"理学"之哲学立场,共同确立了"易佛补儒"的"中国式"传教总策略,利本想依此进入中国士大夫上层社会以传播福音,徐本想依此恢复"朱学正脉",以挽救王学末流丧失儒家经学支柱之危机,结果却因意想不到的宗教角色向学术角色的转换,造成了千载难逢的"中西会通"之历史机遇,出现了"会通中西"之大量科技成果.是泾阳王徵的哲学创作,它是以"理学"会通"天学"的神哲学范例,其价值不在科技著作之下.

  • 标签: “理学” “天学” 传教士 明朝 利玛窦 徐光启
  • 简介:从清末开始,中国与西洋接触的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两个强劲文化体系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现象。在这个文化接触过程,两个文化体系并非处于对等地位,欧洲近代文化通常被作为"人类普遍进步"的代表。

  • 标签: 文化体系 碰撞与融合 严复 接触过程 近代文化 西洋
  • 简介:粤若稽古,日月星辰移焉!在那浩瀚无际的宇宙中,一轮月亮闪耀其间。时明时灭,明亮至盛时谓之"望","望"字本义生焉。在天体运行中,月亮是不发光的球体。月光是太阳照耀在月亮上而又反射到地球的清冷之光。在天体运行的同一时间里,月亮只能被太阳照亮一半,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暗体。

  • 标签: 会通 天道 月亮 太阳 运行 天体
  • 简介:  胡家祥教授是文艺理论界一位辛勤而扎实的耕耘者,继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之后,他又推出了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这是作者积十余年思考写成的心血之作.……

  • 标签: 中西求 会通中西 创新弘扬
  • 简介:潘钧:不同打印特征自1的使用时间考证郭基玉:香港回归前后自动化邮票的研究日期和时间:2017年11月26日(星期日)14:00地点:四川中路668号3楼市邮协演讲厅

  • 标签: 学术研讨 会通 时间考证 自动化邮票 香港回归
  • 简介:古往今来,美育关乎人格教育或人文化成的机要。美育的游戏特征本身就包含着人性完满实现的可能途径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无论是勃兴于美国的会通式艺术教育模式,还是外延于中国的生态式艺术教育,其目的性追求主要在于培养一种健康的艺术感觉,继而建构一种健全的人格品性。

  • 标签: 美育的游戏 艺术感觉 会通式艺术教育 生态式艺术教育
  • 简介:孙海平:上海工部书信馆“万国商团”专用明信片探讨与研究日期和时间:10月30日(星期日)14:00地点:四川中路668号3楼会议室

  • 标签: 学术研讨 会通 明信片 孙海平 会议室
  • 简介:作为一种抵达艺术与人生至境的独特修持方法,诗与禅秉持"悟"、"妙悟"而抵达般若妙境。禅宗不藉文字、否弃概念,通过对思维定势的消解而超越对立,以情尘意垢的遣除而洞见自性本心,其进入诗学领域,对诗歌发生的艺术思维与个体审美心理体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自见本性、直指本心的超验意识,与文艺创造活动圆融、会通

  • 标签: 诗禅一致 艺术精神 思维形态 会通观
  • 简介:作为一种抵达艺术与人生至境的独特修持方法,诗与禅秉持“悟”、“妙悟”而抵达般若妙境。禅宗不藉文字、否弃概念,通过对思维定势的消解而超越对立,以情尘意垢的遣除而洞见自性本心,其进入诗学领域,对诗歌发生的艺术思维与个体审美心理体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自见本性、直指本心的超验意识,与文艺创造活动圆融、会通

  • 标签: 诗禅一致 艺术精神 思维形态 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