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讨论代谢学的研究方法和LC/MS技术,包括代谢指纹图谱,用于非目标的代谢的总体分析和代谢轮廓图,用于有目标的代谢物的分析。方法设计涉及样品采集和处理;LC/MS仪器与技术及数据处理、分析等。系统生物学包括代谢学,开启了研究中药及其与动物或人体相互作用的新途径。本文讨论了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分析及中药药效的代谢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 标签: 代谢组学 代谢指纹图谱 代谢轮廓图 中药的代谢组学
  • 简介:传统中医药和天然严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优势资源,在禾来我国创新趵物研发甲将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中药和天然产物药效物质基础的复杂性、多组分协同、有机整合发挥整体药效作用的特殊性,给中药现代化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长期以来,因缺乏符合中医药整体观思想的研究方法学体系而难以形成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代谢学的诞生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期诚邀我国中药代谢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刘昌孝院士及长期致力于代谢学研究的王广基教授、盛龙生教授分别从代谢学与天然产物及中药研究、代谢学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代谢学研究技术平台等方面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方兴未艾的中药代谢学研究”,刘昌孝院士一语道出了我国中药代谢学蓬勃发展的态势,期待本期“中药代谢学研究”专栏能对我国中药代谢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中药现代化研究 代谢组学 传统中医药 药效物质基础 天然产物 研究方法学
  • 简介: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达成协议,双方科学家将携手联合开展代谢学的研究,共同为人类疾病诊断开拓新的途径。这是日前在武汉召开的国际生物波谱及代谢学研讨会上获悉的。

  • 标签: 代谢组学 合作 人类疾病 研究所 中科院 科学家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期
  • 机构:由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上海生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有多组学实验及数据分析系列小型研习会将在2015月1月15日-16举办首场“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习会。本次学习内容由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主讲,内容分为两块:1)蛋白质组学:常用实验方法介绍、样本处理注意事项、数据分析方法;2)代谢组学:实验设计及样本处理、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本次研习会适合需要用到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进行研究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将帮助与会人员了解当前蛋白质组学和代谢学组的研究方法,开拓实验设计的思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代谢学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利用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如GC-MS、LC-MS、NMR等来检测各种生物样品中代谢的信息并结合模式识别等分析计算,对所得代谢学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综合解析这些数据以用于药学研究,如药物作用机制及新药研发,药物安全性评价,中药现代化的应用研究。

  • 标签: 代谢组学 分析 药物
  • 简介:代谢学是以生物体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等一系列小分子物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先进的方法研究机体在多种病理生理学改变下,各种内源性代谢物质的定量改变与应答规律的一门科学[1]。基因学、转录学、蛋白质学、代谢学等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一系列学共同构成了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代谢学是对生命,

  • 标签: 代谢组学 肿瘤 诊断 对策
  • 简介:【摘要】细胞代谢学作为代谢学研究的一个新兴的方向,在病原体感染、肿瘤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及药物研发、毒性评价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可解决基本的生物学问题,并允许观察细胞内的代谢现象。现简要综述细胞代谢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细胞代谢组学 研究方法与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超重代谢综合征(MS)患者和健康老年人的代谢差异特征,分析代谢物差异和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4—8月在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就诊的超重MS患者36例(MS)和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43例(对照),收集血清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的非靶向代谢学方法,分析两入选者血清样本代谢物的差异。采用皮尔森相关统计方法分析其相关代谢指标。结果MS与对照比较,体质指数(26.9±2.0)kg/m2比(21.7±1.4)kg/m2、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代谢学结果显示,老年超重MS患者与对照存在65种代谢差异物,这些差异物分别富集在21条通路。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与腰围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最多,其次是体质指数,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为甘露糖、来苏糖、葡萄糖等单糖、亚麻酸及衍生物和焦谷氨酸等。结论老年超重MS患者与健康老年人存在多种类代谢差异物,这些代谢物与涉及超重的临床指标体质指数、腰围等相关性较高,亦包含单糖、亚麻酸衍生物和氨基酸。

  • 标签: 代谢组学 超重 代谢综合征X
  • 简介:摘要代谢学通过评估各种生物液体或组织中的小分子物质,分析生物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垂体腺瘤早期的诊断、鉴别及评估比较困难,缺乏特殊的生物学标记物。近年来为了寻找特异性生物学标记物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很多学者应用多种代谢学分析技术对垂体腺瘤病理组织及患者血清、尿液等生物液体内的代谢物质展开研究。本文现围绕垂体腺瘤的代谢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垂体腺瘤 代谢组学 磁共振波谱成像
  • 作者: 廖星美 赵思如 戴文聪 樊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暨感染内科,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暨感染内科,广州 510515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515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第二大恶性肿瘤致死病因,肝细胞癌(HCC)是其主要类型。诊断HCC时的疾病分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治疗的疗效。由于我国尚未在肝癌高危人群中普及肝癌早筛工作,且受限于当前肝癌早诊手段,我国肝癌早诊率不足30%。近年来,代谢学逐渐兴起,在HCC的发生机制、早期预防和诊断、药物治疗靶点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取得新进展,同时发掘出众多具有优良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血清代谢物指标,弥补了传统血清学指标的不足,助力HCC的早筛早诊。现总结近5年HCC血清代谢学标志物研究,探讨代谢学在HCC的早期预测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应用前景。

  • 标签: 肝细胞癌 代谢组学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环境改变和社会压力增加,男性精液质量逐步下降,男性不育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愈来愈受到人们关注。精液分析是目前诊断男性不育症的首选检查,但无法明确与男性不育症相关的精液代谢改变及其相关机制,且临床上尚存在部分不育症患者表现出正常的精液分析结果。代谢学的出现有希望弥补精液分析的这些不足。代谢学通过对样本中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寻找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物标志物,为疾病诊疗提供新方法。近年来,各国学者利用代谢学对不育男性的血清、精浆等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了多种可能与男性不育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涉及氧化应激、能量代谢、信号转导中的多种通路。本文就近年来代谢学在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及不明原因男性不育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不育症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代谢组学 代谢紊乱 生物标志物 潜在机制
  • 简介:代谢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学”学科,它能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命体的生理和生化状态,因此能提供区别于其他“学”而来的大量信息。在天然药物和中药研究中,应用代谢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广泛的前景,特别是在药物作用机制、靶器官的效应、新药筛选、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代谢物组学 模型研究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安全性 天然药物 中医药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影像学的兴起,使得以纹理分析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图像分析工具在PET图像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关注。纹理分析等影像学图像特征分析工具可从现有影像学图像数据中提取关于病变组织的丰富信息,从而描述肿瘤特征、判断预后以及预测和评估肿瘤疗效。该文着重综述了纹理分析在PET代谢影像学中的研究进展、挑战与前景。

  • 标签: 影像组学 代谢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代谢学是采用高通量学技术对所有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定量的生命科学研究,近年来在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病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系统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谢学从代谢改变的视角提供了病因探索的新思路。代谢学的研究问题包括分析代谢物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关联、发现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构建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等。本文从物质类别出发详细介绍代谢学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提出展望。

  • 标签: 代谢组学 心血管代谢疾病 糖尿病
  • 简介:代谢学检测技术出现以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在国内于2006年就已应用于运动领域的研究。但在该领域的研究较少且缺少文献支持,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对各代谢物的分析解释不足,研究内容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国内和国外已发表相关该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查阅,对其代谢物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为以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运动训练 代谢组学 代谢标志物
  • 简介:摘要近年来,基于代谢学技术平台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快速发展,作为系统流行病学的重要分支——代谢流行病学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代谢流行病学有助于更好地描述暴露特征,反映环境-基因相互作用的效应,阐明暴露与疾病的“黑箱”机制,并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简要介绍代谢流行病学研究的定义、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 标签: 系统流行病学 代谢组流行病学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肿瘤
  • 简介:近年来,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突发群体性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急性中毒属于急诊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临床检测及诊断一直存在困难。代谢学作为毒性评价手段具有其独特的优势:①检测样品多为外周性生物体液(如血、尿),并且同一动物或人体可连续观察并多次获取毒物作用后发生、发展、恢复甚至治疗干预等过程的样品;②样品处理相对简单,大多在适当处理后可直接进样;③可根据代谢图谱在不同时期或状态的变化发现毒物的代谢轮廓及特征性生物标志物,且这些标志物的出现一般要早于传统的病理学终点;④生物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往往表征着特定部位或代谢途径的损伤,因而可以较好的了解毒物作用部位及其作用过程。

  • 标签: 代谢组学 急性中毒
  • 简介:摘要:代谢学可在整体水平上定量考察饮食、生活习惯、生物活性物质和肠道菌群等引起的身体代谢的细微动态变化,有望为营养需求研究、营养流行病学与其相关疾病研究提供新的策略。

  • 标签: 代谢组学 临床营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脊液中代谢标志物在晚期肺腺癌软脑膜转移(L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就诊的肺腺癌LM患者脑脊液样本46例(LM),另外选取同期神经系统良性疾病患者的脑脊液样本48例(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脑脊液进行代谢学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进行建模,采用多标准评价体系寻找两间差异性代谢产物,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路富集分析等方法,筛选与肺腺癌LM发病相关的代谢物及其通路。结果LM与对照间的年龄(Z=-0.41,P=0.210)、性别(χ2=1.19,P=0.275)、吸烟史(χ2=2.86,P=0.091)、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χ2=0.65,P=0.419)及颅内压增高比例(χ2=0.65,P=0.4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A模型(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R2X分别为0.608和0.583,Q2分别为0.462和0.513)和OPLS-DA模型(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R2Y分别为0.967和0.889,Q2分别为0.959和0.852)显示整体数据质量良好,具有较好的解释率和预测率,对数据进行200次重采集验证,不存在过度拟合现象。两组人群代谢轮廓有显著差别,应用多标准评价体系共筛选出30个内源性差异性代谢物,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了曲线下面积(AUC)较大的6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包括酪氨酸(AUC=0.967,95%CI为0.906~1.000)、苯丙氨酸(AUC=0.992,95%CI为0.973~1.000)、丙酮酸(AUC=0.976,95%CI为0.935~1.000)、色氨酸(AUC=0.935,95%CI为0.880~0.973)、葡萄糖(AUC=0.932,95%CI为0.880~0.975)、一磷酸腺苷(AUC=0.993,95%CI为0.987~1.000)。将筛选的30种差异性代谢产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匹配到20条相关的代谢通路,其中最可能引起代谢产物变化的4条代谢通路为:糖酵解及糖代谢合成,丙酮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结论非靶向代谢学可有效筛查肺腺癌LM患者特异的脑脊液代谢物,6种潜在的代谢物如酪氨酸、苯丙氨酸、丙酮酸、色氨酸、一磷酸腺苷、葡萄糖及其代谢通路可能参与肺腺癌LM的发病过程。

  • 标签: 代谢组学 肺腺癌 软脑膜转移 脑脊液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血清代谢指纹采集方法筛选肺癌相关差异调控代谢物,为肺癌诊断提供候选标志物。方法在上海长海医院开展队列入工作,共纳入2021年1月27日至6月4日的228例受试者,其中包括初诊确认肺癌患者97例和健康体检人群131名。根据标准流程采集入组队列血清样本,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将入组队列分为训练集和完全独立的验证集。采用纳米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对血清样品进行代谢指纹图谱采集。对训练集样本年龄、性别进行质量控制后,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基于血清代谢指纹图谱的诊断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分类效能。结果通过新型纳米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可在1 min内完成血清样品的代谢指纹提取,过程仅需消耗1 μl原始血清。针对训练集,基于此构建的分类器诊断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5%CI 0.87~0.97),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89%。在独立验证队列中,AUC为0.96(95%CI 0.90~1.00),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94%,没有表现出性能损失。确定了由5个代谢物组成的标志物组合,展示了肺癌患者的独特代谢模式。结论本研究结合血清代谢指纹图谱和机器学习建立了肺癌的诊断模型,用于区分肺癌患者以及健康对照,可用于临床的体外诊断。

  • 标签: 质谱 肺癌 代谢组指纹 机器学习 实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