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防治跨境损害,是国家根据国际法所承担的义务,还是道义上的责任?本文主张防治义务是国家根据国际法所应承担的义务。本文从4个方面来论证防治义务是国家的法定义务:第1部分阐述了关于国际防治义务的相关理论;第2部分分析了国家根据国际条约所承担的具体防治义务;第3部分分析了国家在习惯法上所承担的具体防治义务;第4部分提出区域合作是实现国际环境合作、履行国家防治义务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跨境环境损害 预防原则 不损害外国环境 协商治理
  • 简介:一、本文讨论的典型案例【简要案情】2001年4月9日晚,丁某与朋友一起到宋某开办的饭馆“炖鸡快餐店”就餐,丁某将自己的“五羊”牌125型摩托车停放在饭店大门西侧。在就餐中,这辆摩托车被盗。丁某吃完饭后,发现摩托车丢失,即拨打“110”报警。4月10日,丁某找到宋某协商,宋某在协商中给原告写了一张丢车时间、地……

  • 标签: 损害赔偿 原告 协商 案情 字据 义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周江洪在《法学》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了医方确保疗效的说明义务和介入性说明义务,并规定了未尽此等义务时的损害赔偿责任。但在违反医疗说明义务时的损害赔偿范围问题上,特别是在因果关系的判断及"自我决定"人格利益的保护上,目前的学说和司法实践都尚待进一步拓展。

  • 标签: 损害赔偿范围 说明义务 医疗 违反 界定 损害赔偿责任
  • 简介:对国家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义务主体的观点中,肯定者与否定者都有不同的见解,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既没有明确的国际公约、国内法为国家作出承担责任的要求,也没有直接的国家实践支持国家承担责任的事例,目前在整个国际损害责任领域国家责任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实际上国家是不应该作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义务主体对待的。

  • 标签: 国家 义务主体 船舶油污损害 民事责任公约
  • 简介:经过债法改革之后的德国民法典首次出现了"义务违反"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以之概括了给付障碍的所有原因。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既是为了使债权人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前提条件得到统一,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债法理论的发展即义务扩张的需要。而"义务违反"这一概念的创设,则是潘德克顿体系的传统立法技术——"提取公因式"与现代债法理论在德国债法现代化进程中相融合的产物。

  • 标签: 损害赔偿请求权 债法 德国民法典 立法技术 缔约过失 给付迟延
  • 简介:负有赔偿义务的监护人在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的诉讼地位冷常青在审判实践中,法院审理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造成他人损害的赔偿案件时,通常将侵权的被监护人列为案件当事人,将担任其监护人的公民之一列为法定代理人,但不作为案件当事人。这种做法,值得...

  • 标签: 被监护人 侵权损害 赔偿案件 赔偿义务 案件当事人 民事责任
  • 简介:作为义务是不作为成立的逻辑前提,对于正确认定不作为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义务在不作为犯构成的体系性地位问题应该从"因果关系说"、"违法性说"、"构成要件相当性说"三种学说的嬗变中加以考察。作为义务经历了一个从形式的义务论到实质的义务论的演进过程。实质的作为义务论不是对形式的作为义务论的否定,二者间存在一种逻辑上的位阶关系。形式的作为义务是存在论意义上对作为义务的形式判断;实质的作为义务是价值论意义上对作为义务的实质判断。

  • 标签: 不作为 作为义务 形式义务论 实质义务论
  • 简介:将医疗损害与一般损害(如交通事故)损害等同对待,使显失公平的高额索赔成为医疗损害赔偿中的普通现象和制约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民法的基本原则出发,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成因、现状、医疗机构主体属性的法律界定等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医疗损害赔偿中的义务性医疗免责原则。还就医疗机构义务性医疗免责原则的合理性与计算标准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医疗损害赔偿 义务性医疗免责原则 医疗纠纷 医疗主体 法律属性
  • 简介:新年以来,教育部负责人反复强调教育的公益性,并保证,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据统计,目前,我国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l%,属于世界上比例较低者。

  • 标签: 义务教育 教育经费 政府制度 教育资源
  • 简介:<正>一、损害与损失的区别对损害的概念、损害的内部构成、损害的历史进程、损害的存在形式以及损害与其相近概念的区别等问题的认识,构成人们的损害观。它是人们确定民事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损害观对同一民事纠纷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损害常常作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而存在。民事责任的承担要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及

  • 标签: 损害事实 精神损害 物质损失 权利主体 民事责任 损害赔偿
  • 简介:随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从9月1日起正式买施,连日来,义务教育再次成为一个热门的公共话题——继日前教育部发出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不得举办各种名目的重点学校重点班”之后,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8月28日在做客媒体解读义务教育法时表示:“目前教科书改动过于频繁,很多地方的官员介入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和发放,教科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腐败的一个很重要的领域”(《新华网》8月29日)。

  • 标签: 《义务教育法》 政府 公共教育资源 教科书 合理配置 教育领域
  • 简介:目前法律理论和法律事务对于人身权的损害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作了许多关注,但对于物的损害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则关注甚少,笔者在本文中对于建立相关法律制度作了必要性方面的阐述,试图引起各方面的注意,从而保证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完整,更加充分的保护民事主体的利益。

  • 标签: 损害精神 损害赔偿刍议 物损害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公司作为一种媒介,起着重要作用。国家对公司的内控制度不断规范,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董事的勤勉义务和忠实义务的广泛讨论。这对我国公司的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有重要的推动和保证作用。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细致而深入的研究。

  • 标签: 监督勤勉 决策勤勉 忠实义务
  • 简介:身分是人们在法律上所居的地位,该种地位决定其在特定情况下的权利和义务。它与法律义务的产生、分配与运行存在不可分割的关联。因此从身分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法律义务、法律义务冲突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律义务冲突实质上是义务人具有法律意义上的身分之间存在无法取舍的困境。那么身分就可以为法律义务冲突的解决提供一定的信息。

  • 标签: 法律义务 身分 角色 法律义务冲突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是指"检察官为了发现真实情况,不应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而应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活动"。也就是说,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要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既要注意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事实和法律,又要注意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事实和法律,要不偏不倚。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最早确立于19世纪中后期的德国,其后广泛地传播于各主要大陆法系国家,然而即便是在德国,"这种‘客观义务’到底包括哪些内涵也不是十分清楚",这便为日后的学术争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 标签: 不起诉决定 当事人主义诉讼 提起公诉 大陆法系 侦查阶段 量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