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情况,指导患者用药,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勺型高血压35例和非勺型高血压14例,勺型患者每日600和下午血压最高值前3h分别服用依那普利5mg,非勺型患者每日600和1900分别服用依那普利5mg,2周后,如患者坐位舒张压≥90mmHg,依那普利加倍;2个月后再次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对照组每日600和1800分别服用依那普利5mg,患者如有不适,测量血压后调整用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运用时间治疗学理论,指导高血压患者用药,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 降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感染中运用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到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组内含有25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感染控制,对比两组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率更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更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中运用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其效果十分显著,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 微生物检验与监测 感染控制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卵泡发育不良是卵泡晚期发育程度不能达到成熟卵泡从而容易引起不孕症的一种女性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反复发作的特点。西医主要通过加速卵泡成熟促使排卵,但是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小,受孕率较低。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运用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补肾填精、调节冲任二脉,结合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提高受孕率。本文就B超监测针灸疗效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 标签: 卵泡发育不良 B超监测 针灸治疗 临床研究 疗效观察 卵泡发育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下闹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室出血患者,对其采用颅内压监测下的闹室外引流治疗方法。结果颅内压监测3~14d,无手术致再出血病例;感染2例(5%),经抗感染治疗均得到控制;出血后6个月GOS评估,恢复良好16例(40%),中度残疾9例(22.5%),严重残疾7例(17.5%),植物生存状态3例(7.5%),死亡5例(12.5%)。结论对于脑室出血患者,在ICP监测下实施侧脑室外引流,结果显示可更有效控制颅内压,降低再出血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脑室外引流 脑室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成两组,患者自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对照组(n=21)应用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n=21)应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GCS评分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NIHSS评分及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阶梯减压术 重症颅脑损伤 意识状态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压力监测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对我院ICU2006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6例危重症患者均行腹腔压力监测及其他各项监床监测。结果对于各原因导致急性腹内压增高的患者,强调早期、动态监测腹腔压力,可提前给予治疗干预,在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减少脏器损伤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论腹腔压力的变化与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对危重症患者常规监测腹腔压力的变化,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 标签: 腹腔压力监测 危重症患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地高辛是临床常用的强心甙类药物,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室上性心律失常,但由于治疗指数窄,用药个体差异大,其有效浓度(0.8~2.0mg/ml)与中毒浓度有相当大的重叠,故在用药期间必须对地高辛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以防毒副反应发生。为此,我院近几年来对地高辛血药浓度进行了监测。1仪器和方法

  • 标签: 地高辛血药浓度 临床监测 充血性心力衰竭 乙胺碘呋酮 室性心律失常 中毒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药物疗效的评价。方法选用德国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临床上的高血压患者及高度怀疑高血压的患者进行24小时监测。结果以高血压诊断标准为依据,动态血压监测对引起高血压的各种病因分析及药物疗效的评价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可以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加以区分,评价药物疗效。结论动态血压监测能明显提高高血压诊断的正确率,可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和评价,是诊断高血压的可靠方法。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诊断 药物疗效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4例备孕及不孕患者超声监测排卵52个周期,对其卵泡的发育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进行观察,进一步指导临床进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行排卵监测34人,52周期,其中自然周期49周期,药物周期3周期。结果监测52个周期有10个周期成功妊娠,周期妊娠率19.23%。其中自然周期31例,有排卵周期24例共42周期,有9例成功妊娠,周期妊娠率21.42%。子宫内膜平均厚度(10.02±2.147)mm,卵泡排出时平均大小(19±1.589)mm。药物周期3例,克罗米酚促排卵周期2例,子宫内膜厚度(8±0.00)mm,卵泡排出时大小(17.75±0.3536)mm;来曲唑促排卵周期1例,子宫内膜厚度(10±0.00)mm,卵泡排出时大小(18.5±0.3536)mm;该例成功妊娠。结论超声监测排卵能直观观察卵泡及内膜生长情况、在自然周期及药物周期均能为排卵监测提供良好的形态学支持,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 标签: 排卵监测 自然周期 药物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免疫综合治疗过程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变化以及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湘雅三医院接受新辅助免疫综合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的23例晚期NSCLC患者的资料,年龄范围35~76岁,中位数年龄52岁,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针对患者的治疗前、新辅助免疫综合治疗后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CTCs值、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结果以及术后病理组织病理缓解(MPR)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不同RESICT结果和MPR结果的CTCs进行比较。采用 SPSS21.0统计软件,CTC数量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关联样本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多样本间比较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CTCs值与肿瘤的分期呈正相关,即Ⅱb组CTCs值为10.69(3.87)FU/3 ml,Ⅲa组为12.90(2.24)FU/3 ml,Ⅲb组为16.04(3.43)FU/3 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829,P=0.020)。治疗前CTCs值为12.90(3.82)FU/3 ml,新辅助免疫综合治疗后CTCs下降为7.60(4.79)FU/3 ml(Z=4.197,P=0.000),肺癌根治手术后CTCs值下降为6.22(2.80)FU/3 ml(Z=-2.950,P=0.005)。RECIST结果中,治疗前CR组CTCs值为12.90(3.79)FU/3 ml,PR组为12.52(3.96)FU/3 ml,SD组为13.58(5.11)FU/3 ml,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²=1.806,P=0.405);新辅助免疫综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R组CTCs值下降为6.22(3.87)FU/3 ml(Z=-4.950,P=0.000),PR组下降为7.32(4.31)FU/3 ml(Z=-3.180,P=0.001),SD组下降为11.19(4.37)FU/3 ml(Z=-2.023,P=0.043),但治疗后CR组和PR组无统计学差异(Z=-0.838,P=0.402)而SD组与CR/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22,P=0.050);肺癌根治术后,CR组和PR组的CTCs值分别下降为6.09(3.43)FU/3 ml 和6.40(1.82)FU/3 ml,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64,P=0.619;Z=-2.411,P=0.160),但SD组下降为9.20(5.16)FU/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3,P=0.043);术后CR组和P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34,P=0.257),SD组与CR/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24,P=0.014)。MPR结果中,治疗前MPR组和非MPR组的CTCs值为11.98(4.14)FU/3 ml和13.54(4.76)FU/3 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54,P=0.176);新辅助免疫综合治疗后,MPR组和非MPR组CTCs值分别下降为6.36(2.65)FU/3 ml和10.88(2.80)FU/3 m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4,P=0.001;Z=-2.840,P=0.003),并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93,P=0.000),以及两组治疗前后CTCs变化值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Z=-2.770,P=0.006);肺癌根治术后,MPR组CTCs值下降为5.40(1.33)FU/3 ml,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3,P=0.594);非MPR组CTCs值下降为7.05(3.80)FU/3 ml,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34,P=0.030);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00,P=0.011)。结论CTCs值与NSCLC新辅助免疫综合治疗的疗效(RESICT和MPR)呈负相关,可能用于临床NSCLC新辅助免疫综合治疗疗效的评价。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免疫综合治疗 实体肿瘤评价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对糖尿病患者进行24h~72h昼夜血糖监测。结果能够充分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有效发现低血糖。结论动态血糖监测仪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能有效解决糖尿病治疗中血糖监测盲点问题,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监测羊水过多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在整个孕期不少于四次超声检查的超声诊断羊水过多者1155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羊水最大深度和羊水指数及监测羊水变化情况,把羊水过多分为①暂时性或一过性羊水过多,②永久性或持续性羊水过多,③跳跃性或复发性羊水过多,④晚妊性或临产性羊水过多四种情况,以便了解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一过性羊水过多者406例,未发现胎儿发育异常病例,妊娠结局良好。跳跃性羊水过多者18例,2例胎儿肾积水。晚妊性羊水过多者673例,5例胎儿发育异常,即肾积水4例、胎儿腹腔积液1例。持续性羊水过多者58例,1例小脑延水池扩张、2例侧脑室扩张、1例肛门闭锁。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观察羊水情况直观、明确、方便、可重复性强,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便于临床医师对羊水过多孕妇的系统化管理,从而加强产前产时胎儿的监护,以减少、避免因羊水过多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羊水过多 羊水最大深度 羊水指数 饮水疗法
  • 简介:栓子监测技术是近几年超声开展起来的新检查方法,主要是利用多普勒技术观察血液中的微小栓子数量,以便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客观化依据,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本文应用此技术,观察了43例患者治疗前后栓子的变化,总结如下。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栓子监测检查 活血祛瘀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及其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方法结合政策法规,调查分析各类涉药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结果与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药品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员配备不足,几乎无资金投入,开展得极不平衡。因此,必须加大行政干预力度,提高做好这项工作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 标签: 药物 不良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麻醉,另63例为研究组应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知晓率、术中体动发生率及麻醉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麻醉用药剂量、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留观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临床上应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深度 监测技术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