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东亚世界自秦汉起,便形成了所谓中国传统的天下秩序(ChineseWorldOrder),一直维持着以中国为中心的独立国际秩序,同时,中、韩、日三国也在此天下秩序下,大体上和平共存;此种关系在19世纪中叶受到西方外国冲击之前,一直平稳地持续着,特别是韩中两国之间的传统宗藩关系绵延不绝,直到进入19世纪后半叶,才因两国间突发的复杂多端的问题而使韩中息息相关的外交关系面临考验。

  • 标签: 宗藩关系 国际关系 韩中两国 中国传统 19世纪中叶 国际秩序
  • 简介:元朝与高丽的朝贡关系在中国历代朝贡关系史上别具特色,其主要特征就是以确认君臣主从关系为核心,对经济利益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朝贡的礼仪象征性则大为降低。元朝与高丽的朝贡制度对中朝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

  • 标签: 元代 中朝 朝贡关系
  • 简介:清代宗藩关系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都十分关注。本文包括三个部分:一、宗藩关系的发生学分析;二、清代宗藩关系的语用学分析;三、清朝与属国宗藩关系的法理学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个人见解。

  • 标签: 清代 宗藩制度 历史法学 宗法制度 儒家思想
  • 简介:明清更替对传统的中缅宗藩关系产生深远影响,缅甸东吁王朝拒绝向清王朝臣服。直到乾隆时期,因内忧外患的加剧,才重新向清王朝入贡,其媒介就是边境地区矿丁吴尚贤的劝说。然而,1752年东吁王朝的猝死令新建立的中缅宗藩关系流产。中缅关系的发展演变,揭示了清代中前期双方国力对比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从根本上影响着双方的对外政策和宗藩关系

  • 标签: 政策 入贡 流产
  • 简介:南亚小国布鲁克巴(今不丹国),曾经一度内附与大清王朝,成为清代的属国。但学界对此,尚无专论。本文利用新出版材料对清王朝与布鲁克巴这种政治关系作初步探讨,疏漏缺失,尚祈方家指正。

  • 标签: 清王朝 布鲁克巴 宗藩关系
  • 简介:在“东亚”成为流行语汇的历史研究中,“朝贡体制”常被用作一个统摄性的概念使用。然而“朝贡体制”在清代,主要体现中国与朝鲜、琉球、安南等国的关系,其中尤以中朝关系最为密切,并不覆盖“东亚”。本文通过梳理清代史料,呈现清代中国与朝鲜封贡关系的特点,其中包括敕封、给印、颁历、参与常态礼仪活动、日月食救护、赈济灾伤、常态互市,朝鲜人参与八旗等等,不仅凸显中朝关系近于中国与其他封贡国、无藩封关系的其他朝贡国之间的关系,更反衬出中朝关系与地处“东亚”而与清无邦交的日本之间关系的差别。由于中、朝、日在“东亚”区域的国际关系中皆具有重要性,前述考察提示,17至19世纪中叶的“东亚”国际秩序并非笼罩在任何单一制度化体制之下,“朝贡体制”或“朝贡贸易体制”不能涵盖该时代“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和秩序格局,对相关的研究方法也需要反思。

  • 标签: 清代 中朝关系 中日关系 朝贡体制 东亚
  • 简介:中朝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交往历史悠久。建立在儒家文化基础上的和平和相互尊重的中朝朝贡关系,在明朝时期达到顶峰。在这种体制下进行的文化交流成为中朝关系中更为动人和持久的内容。中朝朝贡关系是两国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切入口,它为文化的交流打开了一扇窗户。相较于政治和经济层面,文化的影响在历史中更持久、更具亲和力、更加动人。

  • 标签: 明代 朝贡关系 文化交流
  • 简介:2009年3月18日,纪念中朝建交60周年暨“中朝友好年”开幕式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来访的朝鲜内阁总理金英日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标签: 国务院总理 国家大剧院 开幕式 温家宝
  • 简介:2009年3月18日晚,“中朝友好年”开幕式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总理金英日出席。

  • 标签: 国家大剧院 民主主义 开幕式 温家宝
  • 简介:中朝阳洞石窟位于巴中凤仪山半山腰崖壁上,面积约4500平方米,共有14龛39尊造像,保存较好,雕刻精美,造像内容儒、释、道三教合一,时代主要为明、清时期。

  • 标签: 巴中朝阳洞 石窟造像 调查
  • 简介:摘要朝鲜朝时期,朝鲜朝一直与古代中国王朝保持着十分亲密的藩属关系。相对的在语言文字方面,记录文献时使用的官方文字也一直都是汉字。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传入朝鲜半岛的汉字也在发展传播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变异形体。其中,“俗字”就占有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俗字”与“朝鲜俗字”在概念上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朝鲜俗字”并没有与之相对的“正字”,其使用范围也与中国“俗字”全然不同。本文通过对朝鲜古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比较了中朝俗字在概念上的差异,希望能够为“朝鲜俗字”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 标签: 中国俗字 朝鲜俗字 概念差异
  • 简介:摘要:中朝边境的管控不仅会影响到我国东北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同时对我国国家安全战略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基于中朝边境的管控研究,简单分析了边境管控的具体概念,结合中朝边境管控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非法越境、走私易物、毒品犯罪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联防联管制度,实现管控工作常态化发展以及边防科技力量加强的策略,以便为今后我国中朝地区边境管控工作的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中朝边境 管控工作问题 应对策略
  • 简介:中国和日本都在实行某种总体上对于对方的战略“双轨”方针,一方面谋求在有限程度上改善关系,另一方面继续进行战略对峙和战略预防.中国需要进一步稳定目前的中日关系,继续缓解对抗,防止军事冲突,同时依靠缓解对抗来阻滞日本行进中的解禁集体自卫权进程.美韩两国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决定导致中国强烈愤怒,中韩关系随之急剧和显著地恶化.然而,争取和维持韩国对中国的基本或起码友善这个重大利益依然存在,它密切地关系到防止和制止朝鲜半岛成为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军事堡垒,因而中国对韩国要不将任何基本的事情“做绝”,尽可能不主动损伤中韩关系多年发展造就的每一项已有的重大成果.中国在朝鲜和朝鲜半岛问题上有六项很经久的核心利益或重大利害,它们都对中国至关紧要,因而总的来说不能扬此抑彼,更不能舍彼取此.必须估计到,朝鲜问题上对中国总的来说有利的、基本和平地解决问题的时机早已过去,今后该问题的前途对中国来说都严重不祥.因而,从长远出发特别重要的是,对朝决不将任何基本的事情“做绝”,防止或阻止朝鲜持对华持久敌视态度;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容许美国和美韩同盟在军事上控制朝鲜半岛北部.

  • 标签: 东北亚 中日关系 中韩关系 中朝关系 朝鲜问题
  • 简介: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响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同以美国为首、由16国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作战。为了协调、统一指挥中朝军队作战,有效地打击共同的敌人,1950年12月,经中朝两国政府领导人会商,组成了以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

  • 标签: 中联合 司令部成立 成立始末
  • 简介:中国的实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派和社会思潮,发生于16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的三百年间。实学是在矫正明代理学空疏弊病的背景下出现的。本来,在理学的理论体系中,就已存在着重视修身养性而轻视社会现实的学术倾向。在理学家们看来,"内圣即可外王","修身即可以治国平天下"。到明代中期,社会危机日益

  • 标签: 实学思想 实学思潮 朝鲜李朝 考据学 社会思潮 清朝
  • 简介:广义讲儒家道统蕴含宗法内涵,宗子法是宗法制的核心。宗法规定宗子无后小宗过继为大宗之后。皇族中发生此类事件后导致皇帝尊崇大宗还是追尊生父母的两难困境。从情感上讲是遵循道义还是重视亲情;从道统与政统关系讲是遵从道统还是强调皇权。汉宣帝自觉追尊皇考,建立与汉昭帝的内在宗法关系;宋英宗追尊生父,但宗本仁宗;明世宗抛开宗法,追尊生父为皇考,升格小宗为大宗。这反映了以皇家族权与皇权为核心的权力斗争,从广义来说也是儒家道统与政统的博弈历史。

  • 标签: 道统 政统 宗法
  • 简介:东亚宗藩体系是东亚地区特有的一种国家间关系中朝宗藩关系源远流长,朝鲜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重要的藩属国之一。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的“大陆政策”挑战中朝宗藩关系的侵略战争。甲午战败后,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至此东亚宗藩体系彻底解体,对东亚的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东亚 宗藩体系 宗主权 甲午战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这里所谓“揽头”,是指清康熙年间垄断经营运输朝鲜人京使团货物以及凤城栅门中朝双方边境贸易的中国商人。揽头存在期间,曾在朝鲜使团的货物运输、中朝边境贸易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也对清与朝鲜关系有过一定的影响。但中国学术界迄今没有关于此问题的专门研究。本文试陈一得之愚,权为引玉之砖。

  • 标签: 边境贸易 清代 货物运输 中国学术界 朝鲜人 中国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