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荀子为什么要用“礼”来调节个体群体的关系、荀子怎样用“礼”来调节个体群体的关系作了详尽的分析,并阐述了荀子的个体群体的合理性及空想性。

  • 标签: 荀子 个体与群体观
  • 简介:荷兰杰出的化学家范特荷夫发现,甲烷分子是一种正四面体的立体结构,每个面上顶角为109度。有位学生对教师说:"在实验室里,当这种气体通过一段玻璃导管吹到手背上,那种轻柔的感觉让人怎么也无法想像出它的立体结构。"范特荷夫笑了,他风趣地告诉学生:"个体群体的差异是无法靠想像来判断的。当你在夏天

  • 标签: 立体结构 正四面体 甲烷分子 群体 个体 化学家
  • 简介:应该说,随着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对个人欲望的带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兴起的"晚生代"写作,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在中国登场的一次文学冲击波.只是,文学对现实的敏感,也同样伴随着作家们对"个体"的模糊理解.更多的人对"个体"的认识,不是停留在"个性"、"群体个体互动"的辩证关系上,就是满足于对"个人权益"、"个人主义"的理解.

  • 标签: 穿越群体 群体个体
  • 简介:一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认为,孔子持个体精神不断进步的观念,而且是此观念实践者中的光辉典范。用传统计算岁数的方法,孔子活了七十三岁,也就是七十二周岁。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孔子总结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朱熹于此引程子曰:"孔子自言其进德之序如此者。"

  • 标签: 个体精神 实践者 孔子 进步观 从心所欲 知天命
  • 简介:美国黑人女作家汤妮莫里森在她的小说中刻画出栩栩如生的黑人形象,描绘出从蓄奴制到种族歧视种种境况下黑人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存在于美国社会以及黑人自身的复杂问题。并且,她还深入黑人内部,从黑人自身出发,探索解决黑人问题的途径。而黑人个人集体的关系问题几乎贯穿于莫里森的所有作品中,本文拟用非洲文化传统中的集体主义思想来探讨其作品中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 标签: 个人 集体 集体主义 非洲文化传统
  • 简介: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而在实践上解决好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对于贯彻执行党中央所要求的把理想信念作为核心,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对理论宣传工作的信任度和思想修养的自觉性,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十分必要的。而这项工作,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

  • 标签: 群体利益 个体利益 社会主义教育 辩证 理论宣传工作 从实际出发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旨在探讨群体压力下个体行为选择的影响以及个体心理机制的作用。通过分析群体压力的内涵、来源、类型及其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包括从众行为、非从众行为和反从众行为),本研究揭示了个体如何在群体压力下作出行为决策。进一步,本文基于认知失调理论、自我概念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了个体在面对群体压力时的心理机制。最后,研究提出了几种有效应对群体压力的策略,包括提高自我认知独立思考能力、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和增强人际交往技能,旨在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群体压力,保持个性和独立性。

  • 标签: 群体压力 个体行为 心理机制 认知失调
  • 简介:'年轻时玩了命地证明自己是聪明人,到老了以后又开始装傻,这正是做一个中国人最有意思的地方。'[1]对《红拂夜奔》中李靖这一句话的概述其实也影射了人性不可改造的一面,它所造成的,就是文本中个体群体之间看似对立实则暗合的悖论。

  • 标签: 群体 个体 对抗 暗合
  • 简介:摘 要:通过在水城区阿戛镇开展烤烟个体发育群体结构调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处理1优于处理2,经济性状,亩产量处理1比处理2高14.74kg,亩产值处理1比处理2高344.76元,均价处理1比处理2多0.05元/kg,上等烟比例处理1比处理2高5.06个百分点,说明移栽密度1100株/亩,施肥55kg/亩的技术标准更加适宜当前的烤烟生产,为集成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烤烟,个体发育,群体结构调控,产值,产量
  • 简介:通过对361名具有不同的学科经验和实践经验的被试进行学习的测查,发现不同经验群体在学习的可控性、学习的速度、知识的组织性以及知识的稳定性等学习的四个维度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 标签: 不同经验群体 学习观 从业者 大学生 学习能力
  • 简介:在中国警察制度近代化历程中,官员是个不容忽视的政治群体。他们的警政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中国近代警政制度的创建和发展。首先是驻外使节对西方警察制度的日记式介绍,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先进的警察制度的样态;其次是湖南维新派借鉴日本警政制度首次在地方实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再次是督抚大员的倡警言论促成了西方警察制度在中国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传统治安体系开始向现代警政制度的转型;最后是出国考察宪政的大臣的警政引领了随即而来的全国自上而下的警政制度建设。这四个阶段中官员群体的警政观念,不仅展示了中国警察制度近代化的最初历程,亦体现了官员群体的思想认同和政治协作对政治制度改革的重大影响,对当代法治建设具有宝贵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官员群体 警察 巡捕 警政
  • 简介:目的探讨群体认同、群际威胁、个体自尊和集体自尊四者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群体身份对中介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群体认同量表、个体自尊量表、集体自尊量表、现实威胁量表和象征威胁量表,对西南大学452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城市大学生的群体认同和个体自尊量表得分高于农村大学生,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量表得分低于农村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大学生农村大学生的群体认同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均呈正相关(P〈0.01),群体认同个体自尊均呈负相关(P〈0.01)。集体自尊群体认同和象征威胁之间的关系有群体差异,其中城市大学生集体自尊群体认同呈正相关(P〈0.01),现实威胁呈负相关(P〈0.01),象征威胁的相关性不显著;农村大学生的集体自尊群体认同相关性不显著,现实威胁和象征威胁呈负相关(P〈0.01)。城市大学生现实威胁感知中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显著(P〈0.05),象征威胁感知中个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显著(P〈0.05);农村大学生象征威胁感知中个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显著(P〈0.05)。结论个体自尊和集体自尊在群体认同和群际威胁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现实威胁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更多的是集体威胁,象征威胁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更多的是个体威胁。

  • 标签: 群体认同 群际威胁 集体自尊 个体自尊 群体身份
  • 简介:摘要高校群体利益是提高办学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员工个体利益是实现个体的存在价值、个人尊严和社会权利。群体利益个体利益存在辩证关系。学生是高校的教育服务产品的消费者,赢得学生,学校就赢得了事业,教职员工就赢得了职业。因此,学生是高校群体利益员工个体利益实现辩证统一的本质元素。

  • 标签:
  • 简介:一般来说,微观管理由企业管理、车间管理和员工群体管理组成。本文认为这三个层次的管理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并着重在特性方面进行论证分析,强调企业管理应注重系统管理,车间管理应注重协调上、中、下关系,对员工群体管理应注重疏通引导。

  • 标签: 企业管理 系统管理 车间管理 协调沟通 群体管理 疏通引导
  • 简介:摘要:当代青年已经属于不恋不婚的状态,很多人开始发现单身的好处,并开始一味的追求单身自由,但是并没有看到婚姻的甜蜜和恋爱的美好,经过数据调查发现,现代青年人的婚恋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自私性,所以帮助当代青年人建立正确的婚恋成为了社会热门话题,那么什么是婚恋呢?婚恋其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婚姻另一个是恋爱,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两性的问题,但其主要是对婚姻和恋爱的一种个人观念和看法。现在青年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储备力量,而其自身的婚恋影响着内心的健康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一个良好的婚恋可以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本文就青年群体婚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浅表的研究,希望可以在婚恋问题上给青年群体提供更好的帮助。

  • 标签: 青年群体 婚恋观 因素
  • 简介:1995年试点的“注册视听生”模式,是我国成人高教领域改革的重大举措。它对于发挥电大系统的资源优势,加大开放办学的力度,促进教学管理改革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电大作为首批“注册视听生”试点单位,两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使“注册视听生”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总结经验教训,

  • 标签: 注册视听生 开放办学 成人高教 电大系统 教职员工 教育模式
  • 简介:<正>一、个体层次的组织公民行为Barnard在1938年提出了"想要合作的意愿",这种思想便成为了组织公民行为(OCB)概念的最早来源。而后,学者们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OCB的概念,Podsakoff等人的文章对2000年以前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DanielKatz在1964年指出,可靠的角色表现创新和自发行为之间存在区别。Bateman和Organ于1983年在组织研究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

  • 标签: 组织公民行为 个体层次 自发行为 工作满意感 社会交换理论 结果变量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210名大学生以个体群体方式对两个学科评估结果的研究。分析了个体群体评估方式以及不同的评估标准对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群体评估方式有利于减少评估中的晕轮效应;②群体方式有利于提高对评估信息的利用水平;③群体方式有利于提高评估者评分倾向,即代表性认知的一致程度;④群体方式有利于提高评估者理解绩信息意义的一致程度;⑤群体方式评估时评估者对绩效信息结构的理解更为合理

  • 标签: 个体 群体 评估方式 绩效 评估准确性
  • 简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治疗,是一种基于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心理治疗方法。其治疗理念是在人格整体的基础上,通过对出生顺序、最初记忆、梦以及生活风格等因素的分析,使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缺乏合作能力,从而帮助他寻找到一种具有社会兴趣、更加有效的生活风格。该文主要对个体心理学的治疗理论、治疗目标、治疗过程、治疗联盟等方面做了探讨,力图对个体心理学的治疗思想做一个全面的梳理。

  • 标签: 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治疗 生活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