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22年)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居宅,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病逝于洛阳,葬于洛阳城南二十五华里处龙门香山.

  • 标签: 洛阳 白居易 唐代
  • 简介: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著名学者徐松撰著的《唐两京城坊考》是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一部很重要的著作,该书纂辑史料丰富,考订精审,详细记述了唐两京(长安、洛阳)的城池规模、宫殿布局、坊宅寺观、风土人情及水陆交通等。自出版后,历来为学者所重视。日本学者平冈武夫说它是'关于唐代长安与洛阳的资料具有绝对权威而集大成的书籍'(《长安与洛阳》)。因而是研究唐代两京的必备参考书。近世以来,大量的唐人墓志出土,志文中不少的唐代坊宅为《唐两京城坊考》所未著录,将这些资料集中整理,以便于对两京的建筑布局讲行更深入细致的考察,自有其重要意义,平冈武夫先生曾说:'假若就每个坊,把在

  • 标签: 平冈武夫 唐两京城坊考 两京 东都 古代都城 周绍良
  • 简介:隋唐洛阳城自隋大业元年始建,一直沿用至南宋初年,其间,城址的布局是有变化的。隋代初建的东京城,大内部分包括中间的核心区域和东西二隔城,北面只有曜仪城和圆璧城两座小城,曜仪城东西贯通,两侧无隔城,东城和含嘉城是大业九年增筑的,东京启用之初,这里是外郭城的一部分,为居民区。

  • 标签: 隋代 洛阳 宫皇城 布局
  • 简介:周初东都成周的营建杜勇营建东都成周,是西周开国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不仅对当时周王朝的政治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产生过深远影响。在《尚书》周初八诰中,《召诰》、《洛诰》、《多士》等篇从不同侧面记述了这一历史事件。然书缺有间,致使后...

  • 标签: 成周城 《左传》 东周王城 殷遗民 《春秋》 营东都
  • 简介:唐代东都分司机构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那样.只是安排闲散人员。它具有以下特点:东都分司机构中的职官设置从实到虚,其枢要部门不设分司官,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事,留台御史权力较大,同时分司官可以代表中央政府主持某些重大活动。

  • 标签: 唐代 东都 洛阳 分司制度
  • 简介:综其一生,胡汉民是现代中国特立独行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他的人格力量和思想资源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的进步,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国人人格的升华,仍然富有教益。

  • 标签: 胡汉民 都督 广东 人格力量 特立独行 现代中国
  • 简介:东都建立到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东都洛阳的中央机构主要有东都御史台及一些事务性机构,其职官基本都是实职。东都洛阳的中央职官为区别于西京长安,一股在官职前面加上“东都”、“东京”或者“都”等字样。

  • 标签: 职官 化简 称谓 东都洛阳 中央机构
  • 简介:本文主要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对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城的佛寺作了相关探讨,把佛寺所在区域分为宫城中心区,洛水以北、洛水以南里坊区。同时分析了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城佛寺的历史沿革、分布规律以及几座寺院的迁移变化。

  • 标签: 隋唐时期 东都洛阳城 佛寺
  • 简介:2017年10月21-22日,都市佛教国际论坛在上海浦东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浦东新区佛教协会主办,法华学问寺、南山古寺、会龙寺等名寺承办,包括加拿大、中国台湾等世界各地的学者、法师6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对都市佛教起因、发展以及未来与都市人群的融合趋势做了积极而深入的探讨。近代以来,太虚大师首先提出了"人间佛教"的概念。都市佛教正是"人间佛教"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以"随缘不变"理念慈悲度化众生的结果。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发展,都市佛教的意义将越来越重要,其作用和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 标签: 上海浦东新区 佛教协会 国际论坛 都市 成功 城市化进程
  • 简介:本文以为今天所看到的唐东都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大的变化。提出宇文恺规划和营建东都洛阳城时,是在西苑引谷水和洛河入积翠池,经皇城前黄道渠入通济渠的。后因谷洛河多次暴涨,改变了原来皇城前的水道布局,后来人们统称其为洛河。

  • 标签: 隋东都 皇城 积翠池 黄道渠 通济渠
  • 简介:近年,洛阳出土了两方唐代比丘尼墓志,一是《大唐故韩氏刘夫人墓志》,青石质,60厘米见方,楷书30行,满行29字,由进士庄若讷撰,墓主法名会如,号金刚。一是《大唐皇再从祖姑故宁刹寺比丘尼志弘墓志》,青石质,72厘米见方,楷书28行,满行27字,由其夫君光禄卿王谅撰,墓主出身皇族,赐封号“陇西郡夫人”,名声地位显著。两位志主为仕宦家庭主妇,生活相对优裕,然而皆于晚年出家为尼,

  • 标签: 墓志 唐代 洛阳 东都 家庭主妇 大唐
  • 简介:对隋代东都洛阳的历史地理研究,特别是关于城坊的考订,前贤已多有用功并成就斐然,而对东都洛阳四郊地名的整理,鉴于传世文献相关记载的匮乏,尚待掌握较为充分的出土墓志资料方得展开。新近出版的《隋代墓志铭汇考》,适为本文的研究及撰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文旨在以隋代墓志铭为基本素材,并结合传世文献与今人成就,对隋代东都洛阳城四郊的河南与洛阳两县所辖乡、里、村、原、园、桥、山、屯等地名,分门别类,稽考订补,期能继踵前贤,略进一程。

  • 标签: 隋代墓志 洛阳城 河南县 洛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