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学业不良学生是指感觉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与学业优良的学生相比,学业不良学生内在特质,如智力,无明显差异,但学业成绩却相差很大。学业不良学生在认知上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觉得自己难以应付课堂教学任务;情感上心灰意懒、自暴自弃、害怕学业失败,并由此产生高焦虑和其它消极情绪;行为上逃避学习,上课不听讲,

  • 标签: 认知规律 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 自我效能感 课堂教学 归因训练
  • 简介: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元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对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元认知特点进行的分析表明,成教学业不良学生不会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

  • 标签: 不良学生 元认知诊断 学业不良
  • 简介:目的了解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的现状,为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供信息依据和参考。方法利用“公众用药安全”讲座活动对到场公众进行了随机调查,发放调查表150份,回收144份。通过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的方法,除去信息缺失较多的调查表,对剩余115份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多数被调查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及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公众希望政府部门加大药品监管力度,保证上市药品质量,治理虚假广告,及时公布药品安全信息,大力宣传科学合理用药知识,为其安全用药提供可靠的保障。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认知 调查 分析
  • 简介:通过改变实验材料内部线索,旨在考察内部线索在学习不良儿童元认知偏差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实验1发现,学习不良儿童低关联字对的元认知偏差显著高于一般儿童,关联强度对学习判断的影响显著小于对测试成绩的影响;实验2发现,学习不良儿童反向方向字对的元认知偏差显著高于一般儿童,关联方向对学习判断的影响显著小于对测试成绩的影响。综合以上研究发现,相对一般儿童,学习不良儿童存在更大的元认知偏差,内部线索对学习判断和测试成绩的影响不一致模式适用于两组儿童。

  • 标签: 内部线索 学习不良 元认知偏差
  • 简介: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元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对成教学业不良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元认知特点进行的分析表明,成教学业不良学生不会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

  • 标签: 不良学生 元认知诊断 学业不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以及应对措施。方法:以回顾性的方式任意选择自2021年7月-2023年7月内在临床精神科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应对措施。结果:用药安全、患者安全等是最多见的不良事件,经过综合分析发现护理人员的护龄、职称及学历与患者的病程、年龄及给药方式等会儿影响到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差距明显(P<0.05)。结论:临床精神科应当结合不良事件及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优化护理手段,增强护理人员的认知与意识,进而提高护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风险。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知晓护理不良事件定义的占90.60%、管理制度的占89.80%和上报流程的占86.20%,对自己和他人发生的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的分别占49.40%和25.20%;担心报告后会受到批评与处罚占82.60%,担心影响个人发展占81.40%,认为上报后得不到表扬占80.60%,不相信无惩罚报告制度占82.20%。结论护理人员对主动呈报不良事件关注程度较高,但仍有较多顾虑。建议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对上报者给予保护,完善上报反馈,提高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

  • 标签: 护理人员 不良事件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公众使用化妆品的现状以及对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度,了解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监测部门提供信息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根据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化妆品情况、对化妆品的关注点,化妆品的不良反应认知和发生情况与建议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向就诊患者、高校学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超市员工、化妆品卖场员工、化妆品购买者群体,美容美发场所从业和消费者群体发放问卷,并当场填写,并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发放1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其中男性有156人,占比例为15.6%,女性有844人,占比例为84.4%,男女之比约为15;调查目标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8~40岁左右,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结果显示有373人根据化妆品的说明书对化妆品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解,占比例为37.3%;其中有129人产生过化妆品过敏,占比例为12.9%;190人购买化妆品是通过美容院或者网购获得,占比例为19.0%;129过敏消费者中有21人使用化妆品发生不良反应而没有找有关部门解决问题,占比例为16.3%。结论大众对于怎样安全使用化妆品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了解度不够,所以应该通过各个途径普及对化妆品的使用、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不良反应的种类、不良反应的反应情况以及斑贴试验等有关内容,让使用者进行了解,对自己的权益进行保护;监管部门还应该对网购等其他销售途径在展卖化妆品时的质量进行把控,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还要及时将新型化妆品的安全信息进行发布,使大众在使用化妆品时,能够产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 标签: 化妆品 不良反应 问卷调查 认知
  • 简介:小学教育是家庭、社会非系统正规教育与学校系统性教育的分水岭,而在家庭与社会影响下身心快速发展的小学生们非常容易染上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本文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出发,研究了小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及其矫正策略。

  • 标签: 认知发展理论 不良行为 小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及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本院临床精神科2018年5月至2021年8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90例,按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类,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用药方式、住院次数及相关护士的护龄、职称及学历等,以此分析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制定个性化的应对策略。结果:90例患者的年龄、病程、用药方式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短、联合用药等都能明显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的住院次数、性别分布情况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不显著(P>0.05)。此外,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护龄、职称及学历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呈负性相关,护龄越长、学历越高、职称越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就越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及护士护龄、职称水平与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相关(P<0.05),患者用药方式及护士学历影响性较低(P>0.05)。应对策略实施后,护士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风险评估、安全护理、急救护理评分升高,较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心境状态量表评分降低,遵医行为评分升高,较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精神科护理干预中应结合以往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现象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策略,提高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程度;科学优化对患者和护士的管理手段,最大程度上减少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精神科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

  • 标签: 临床精神科 护理不良事件 认知现状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淋巴瘤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认知行为护理。对比认知水平、生活质量、化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淋巴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淋巴瘤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认知行为护理。对比认知水平、生活质量、化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淋巴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我院药学部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要求,协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室及中国药学会武汉分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对我院医务人员药物不良反应(ADR)认知度进行了调查。

  • 标签: 医务人员 药物不良反应 认知度 临床药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正念认知治疗(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改善抑郁障碍的效果,并探索对患者早期适应不良图式(EMSs)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纳入抑郁障碍患者60例,开展为期8周的MBCT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4周后和干预第8周后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五因素正念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FFMQ)、Young图式问卷-短版(Young sche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YSQ-SF)评估。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三个时间点量表评分,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程度与正念水平、图式变化的关系。结果HAMD-17、HAMA、FFMQ总分在基线[(15.4±5.0)分、(21.0±9.6)分、(115.8±11.7)分]、干预4周末[(11.4±6.7)分、(15.9±10.1)分、(121.9±14.2)分]和干预8周末[(11.0±6.2)分、(15.4±8.7)分、(122.6±15.5)分]三个时间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22,20.95,14.02,均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治疗4周末和8周末抑郁障碍患者HAMD-17、HAMA总分均较基线下降(均P<0.05),FFMQ总分较基线增加(P<0.05);治疗8周与4周比较,患者HAMD-17、HAMA、FFMQ总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YSQ-SF中的情感剥夺、遗弃/不稳定、失败、脆弱/对伤害或疾病的易感性、纠结/未发展的自我、苛刻的标准/苛求、权利感/优越感分量表分在三个时间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0~17.11,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FMQ总分差值与HAMA总分差值呈线性关系(β=-0.363)、情感剥夺量表分差值与HAMD-17总分差值呈线性关系(β=0.292),依赖/无能力和屈从量表分差值与HAMA总分差值呈线性关系(β=0.334、0.278)。结论MBCT可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部分EMSs的改善可能是MBCT改善抑郁障碍的机制。

  • 标签: 正念认知治疗 抑郁障碍 早期适应不良图式 焦虑 线性回归分析
  • 作者: 张晓芳 洪思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 简介:摘要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由于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所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约1/3的患儿存在认知损害,早期发现认知损害并给予适当干预对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关于DMD患儿认知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脑结构改变和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抗肌萎缩蛋白基因 认知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知和行为意向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纸质问卷和微信问卷2种形式,对2018年9月至12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候诊及等候取药的患者或家属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以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答毕现场回收。经2位药师筛选合格问卷,对调查问卷中关于ADR认知和行为意向的每个问题选项赋予一定分值,对得分进行百分化,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问卷519份,合格问卷508份,有效回收率为97.9%。受访者对ADR认知的中位得分为50(0,100),行为意向中位得分为86(36,100)。≥60岁的老年人对ADR认知和行为意向的得分均低于20~39岁和40~59岁人群(均P<0.05),大学/大学专科学历者对ADR认知和行为意向得分明显高于中学/中等专业学历者(均P<0.05);城镇居民对ADR认知和行为意向得分均明显高于郊区及农村居民(均P<0.05)。仅有55.9%(284/508)的调查对象对ADR定义的选择是正确的,44.1%(224/508)调查对象认为ADR是用药错误、药品质量或医疗差错造成的,62.6%(318/508)认为发生ADR应该由医院、药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承担责任。在发生ADR后,有91.9%(467/508)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向相关部门报告,但有25.6%(130/508)的调查对象不知道报告部门和不知道如何填写报表。结论公众对ADR的认知度较低;尽管有报告ADR的意向,但因对ADR的认知度较低,对报告部门、报告途径等不了解而受限。

  • 标签: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患者参与 问卷调查
  • 简介:针对一例高一新生入学适应不良问题进行心理咨询,运用贝克雷米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识别负性认知模式,错误观点,认识新的环境、接纳自己,并给予及时强化,使其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中。并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属成功咨询案例。

  • 标签: 新生适应 认知疗法 心理健康 积极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