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消化息肉术后的护理。方法针对我院68例消化息肉术后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消化息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出院。结论消化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常引起消化出血、穿孔等,严重者可发生癌变,对消化息肉患者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减少并发症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消化道息肉 术后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息肉内镜的治疗各种方法疗效、并发症等的比较,探讨对无蒂小息肉的微创治疗。方法基于本院临床病例128例,根据其大小、生长位置、表面形态等分别行活检钳钳除、热活检钳烧灼后钳除、圈套器高频烧灼等方法,并将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胃镜下发现微小息肉者36例,结肠小息肉患者88例,其中97例予以热活检钳钳除,22例予以活检钳钳除,9例予以高频电圈套器烧灼。术后有8例出血,无穿孔。

  • 标签: 微小息肉 高频电切 热活检钳
  • 简介:目的探讨经内镜胃肠息肉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内镜检出215例消化息肉,病理检查后于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微波烧灼,高频电切电凝仪切割或黏膜切除等多种方法治疗。结果本组215例患者,共456枚息肉,单发病灶均一次治疗成功,多发息肉一次最多切除15枚。术中明显出血1例,以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局部喷洒加用金属钛夹夹闭止血。术后迟发出血2例,均发生于肠道,急诊肠镜予钛夹止血成功。1例迟发穿孔,转常规手术治疗。1例乙状结肠息肉患者术后病理提示可见核大异型细胞,考虑为早期癌变,追加手术治疗。其余不良反应包括轻度腹胀以及轻微疼痛,2—8h自行消失。术后1—3个月、6个月及1年后复查,未见息肉复发。息肉病理性质:除外小息肉(〈0.5cm)直接行氩离子凝固术者,术后送检息肉共369枚,管状腺瘤16枚,绒毛状腺瘤6枚,绒毛管状腺瘤12枚,炎性增生性息肉331枚,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枚,乙状结肠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枚。结论内镜治疗消化息肉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胃肠道息肉 电切电凝 氩离子凝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胃肠镜摘除消化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消化息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消化息肉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镜摘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的康复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康复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总有效率为87.5%,而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57.7%,两组之间的术后效果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消化息肉时,可以采用镜摘除术治疗,能尽早发现息肉,做内镜息肉摘除,避免癌变,值得消化息肉临床研究大力推广。

  • 标签: 消化道息肉 镜下 摘除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86-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内镜治疗消化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60例消化息肉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射频治疗、内镜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研究其临床治疗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均治疗成功,成功率达100%,其中有148例患者一次性治疗成功,有12例患者治疗处有少量出血,不影响患者的病情,治愈率达100%。结论采用内镜治疗消化息肉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 消化道息肉 电凝电切术 电凝烧灼术
  • 简介:目的通过内镜治疗消化广基息肉。方法内镜找到息肉后,将肾上腺素液用注射针沿息肉基底边缘注入黏膜,使局部黏膜发白、肿胀隆起后,采用圈套器套住息肉,用高频电、电凝、电切法摘除息肉,对于个别>2cm广基息肉分两次圈套切除息肉。电凝、电切指数均为2.5,息肉摘除后如发现有渗血或涌血和有穿孔危险时,采用金属钛夹钳夹止血。结果58颗息肉经以上方法摘除后,均无出血穿孔及其它并发症。58颗息肉经病理检查,炎性患肉28颗,腺瘤性忠肉19瘕,增生性忠肉11颗,其中10颗合并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结论消化广基息肉采用内镜高频电摘除,配合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和止血夹钳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消化道 广基息肉 内镜 治疗 临床资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结肠多发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结肠多发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结肠镜下行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并针对性进行手术护理。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消化内镜对结肠多发息肉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结肠多发息肉 内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消化息肉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4年3月的68例胃息肉和102例大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胃息肉患者共摘除息肉107枚,EMR切除38枚,氩气APC治疗69枚;102例大肠息肉患者共摘除息肉176枚,EMR切除83枚,氩气APC治疗89枚,EPMR切除4枚。170例息肉治疗中8例出血,采用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止血钛夹止血等措施后止血成功。98例随访未见息肉复发。结论内镜氩气APC、EMR、EPMR治疗消化息肉安全有效。

  • 标签: 消化道息肉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下粘膜分次切除术 氩气电凝
  • 简介:为了探索基底部宽大、无蒂及直径大于3cm的消化息肉的内镜治疗方法,本研究果用内镜吸引圈套息肉摘除法。在内镜前端安装吸引套,圈套丝沿活检孔道插入并安放在吸引套的内槽中.内镜插入消化到达拟摘除的息肉部位.将吸引套的顶端对准选的部位,将息肉吸入套内并收紧圈套丝,然后将息肉送出吸引套行电凝切除。32例病人采用内镜吸引圈套法共切除消化息肉37人。

  • 标签: 内镜下 消化道息肉 电凝切除 吸引 摘除 基底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治疗消化息肉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之间收治的消化息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内镜消化息肉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行临床全面护理,并对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通过相关治疗,有2例大息肉者在术后5.5小时内出现少量出血情况,再次行电凝刀止血处理后成功止血。术后28天到院复诊,4例患者的手术部位出现了浅表性溃疡,其余患者预后良好,无并发症产生。结论内镜治疗消化息肉效果良好,患者痛苦小、创伤轻、并发症少,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行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

  • 标签: 内镜 消化道息肉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