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治疗中应用实行放疗调强放疗物理计划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6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中80例患者分为甲组(给予放疗),剩余患者命名为乙组(给予调强放疗物理计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照射区放疗情况与肿瘤区放疗情况。结果:乙组的预防照射区放疗情况与肿瘤区放疗情况显著优于甲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适形放疗物理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调强放疗放疗疗效上的差异。方法以我院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4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调强放疗放疗两组,各为21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放射治疗方法治疗。结果使用调强放射治疗PTV内最大剂量为61.3Gy,直肠膀胱的平均剂量为22.8Gy25.9Gy,使用放疗PTV内的最大剂量为63.6Gy,直肠膀胱的平均剂量为40.6Gy44.8Gy。结论在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当中,调强放疗相对于放疗能够显著改善靶组织内的剂量分布均匀一致性,值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调强放疗 三维适型放疗 比较
  • 简介:目的比较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IMRT)放疗(3D-CRT)两种不同技术中计划靶区(PTV)及正常组织的受量。方法对52例ⅡB-Ⅳ期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用同一放疗计划系统分别设计IMRT3D-CRT根治性放疗计划,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两种方法中计划靶区正常组织受量并且计算计划靶区指数(CI)剂量不均匀指数(HI)。结果IMRT方法的PTV度优于3D-CRT;脊髓剂量的最大值低于3D-CRT,但无统计学差异;心脏接受V25V40的体积百分比低于3D-CRT;IMRT显著降低了肺部V10V20的有效体积,但其肺部的V5大于3D-CRT。结论在可接受的放射性损伤的基础上,IMRT技术较3D-CRT能够提高行根治性放疗的ⅡB-Ⅳ期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靶区剂量,靶区度高,但可使肺组织受到更大容积的低剂量照射。

  • 标签: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剂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方法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胰腺癌患者30例,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优化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按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结果按WHO标准评价疗效,CR2例,PR13例,NC7例,PD6例,总有效率50%(CR+PR)。讨论调强放射治疗为非共面、多角度、聚焦式照射,定位精准,重复性好,肿瘤边缘剂量锐减,明显的提高了肿瘤剂量。

  • 标签: 三维适形调强 放射治疗 胰腺癌
  • 简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口干症的发生率很高,腮腺受到40Gy以上的照射将导致持久性口干。近10年来计算机技术使放疗调强放射治疗新技术得到发展,新技术提高了靶区剂量,同时明显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包括腮腺的放射剂量,从而减少了口干症的发生率。新技术采用放射位置固定、CT/MRI扫描、放疗计划、评估、优化验证,并通过剂量、DVH、肿瘤腮腺容积剂量评价达到保护腮腺功能的目的。我们在2001年对20例头颈部癌放疗患者分成常规放疗3DCRT组行放射治疗,常规放疗组肿瘤剂量55.6~68.6Gy(平均58.8Gy),3DCRT组肿瘤剂量53.5~68.5Gy(平均58.3Gy),记录患者的口干症评分全唾液量。结果证明3DCRT对口腔放疗患者健侧腮腺能达到比较好的保护,腮腺放射剂量常规组3DCRT组分别为51.8Gy24.7Gy,放疗后6个月,常规组Ⅰ~Ⅳ级口干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5%,25%,37.5%12.5%,3DCRT组Ⅰ、Ⅱ级口干症的发生率为8.3%8.3%,口干症级别发生率比常规放疗组明显降低。调强放疗对腮腺的保护比3DCRT更好,口干症的发生率达到很低水平。Lee等报告IMRT治疗67例鼻咽癌患者,肿瘤剂量65~70Gy,放射治疗后3个月,口干Ⅰ级28%,Ⅱ级64%,无口干8%;至放射治疗后24个月,口干Ⅰ级32%,Ⅱ级仅2%,而无口干达66%。可以相信,调强放射治疗新技术的日益成熟,将使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的口干症发生率降到很低的水平。

  • 标签: 放疗后口干症 头颈部癌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两种放疗计划对直肠癌放疗后危急器官(organs-at-risk,OAR)损害的研究,探究直肠癌最佳放疗计划以指导临床。方法随机选取10例经我院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初诊患者,均进行CT扫描、靶区勾画图像结构重建,并制定3D-CRT计划与IMRT计划,用等剂量分布曲线剂量-体积直方图(DVHs)评价治疗计划,评价参数包括计划靶体积(PTV)的D95、D5及膀胱与小肠的指数(CI)、不均匀指数(HI)、V30、V40,所得数据采用双侧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1)3D-CRT计划IMRT计划均可满足PTV的剂量要求,两者间D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且IMRT计划的D5小于3D-CRT计划,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MRT组CI大于3D-CRT计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间HI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13);IMRT计划组膀胱的V30、V40、小肠的V30均小于3D-CRT计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计划组小肠间的V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结论IMRT计划与传统的3D-CRT计划均可达到PTV剂量要求,且IMRT计划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其危急器官的受量低于3D-CRT计划

  • 标签: 直肠癌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危急器官损害 治疗计划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宫颈癌术后进行放疗同步化疗与调强放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宫颈癌术后的急性不良反应及辅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有早期中高危宫颈癌术后患者行术后的辅助放疗联合化疗,26例患者行放疗(3D-CRT),34例患者行IMRT,每周实行顺铂25mg/m²同步化疗,放疗剂量为45至50.4Gy。本文的两组患者FIGO分期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果患者1、3年总生存率为100%与95.1%。IMRT3D-CRT两组1年局部控制率为94%92%(P=0.1),3D-CRTIMRT组的1~2级不良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0.9%42.9%(P=0.005)、1~2级不良泌尿系统发生率分别是57.7%、28.6%(P=0.034)。但从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来看,IMRT较3D-CRT组存在着较为明星的优势(P=0.0060)。结论与3D-CRT相比,IMRT急性不良反应得到明显降低。

  • 标签: 宫颈癌 三维适形放疗 适形调强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脑胶质瘤放疗调强放疗剂量学对比,研究不同放疗方式剂量学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38例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3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应用放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调强放疗,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放疗方式剂量学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最大剂量与平均剂量上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用放疗计划可以更好的保护患者的正常组织,尽可能减少对患者干、垂体照射的剂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应用调强放疗计划治疗优于放疗计划的治疗,可以更好的保护患者的正常器官,有明显剂量学方面的优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脑胶质瘤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适形放疗 剂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根治性放疗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方法取本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宫颈癌治性放疗患者54例,按照随机划分方式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均27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放疗技术,试验组施行调强放疗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发现,对照组总有效率77.7%,较低于试验组96.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五年随访观察发现,试验组20例患者生存,生存率74.0%,对照组12例患者生存,生存率44.4%,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8例,较高于试验组2例,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性放疗过程,对于调强放疗技术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保证其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宫颈癌 根治性放疗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放疗(IMRT)放疗(3D—CRT)时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用WiMRT调强放疗计划系统分别进行6~9个照射角度的3D—CRTIMRT计划设计。肿瘤量45Gy,计算出正常组织靶区的剂量一体积直方图以及所需照射的总跳数。并根据10cm×10cm射野外漏射线散射线剂量率的测量值,估算3D—CRTIMRT放疗时射野外正常组织所受漏射线散射线剂量。结果:照射野数照射角度一致。IMRT时膀胱、直肠、阴道所受平均剂量分别只有3D—CRT时的19.5%(29.3/150.3)、64.5%(538.0/833.0)61.0%(1553.6/2546.3)。靶区平均受照剂量略高于3D—CRT。IMRT病人射野外正常组织所受散射线漏射线剂量约为3D—CRT病人的1.5倍。结论:宫颈癌IMRT时射野外正常组织受漏射线散射线照射剂量较高,但射野内靶区邻近器官剂量分布优于3D—CRT。

  • 标签: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食管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方法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7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182例患者进行对比对照分组分析,将实验组91例进行食管癌性,调强放疗治疗。对对照组91例进行常规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放疗效果临床不良反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针对本院182例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实验组的就诊质量由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不良反低于对照组,表示食管癌调强放疗有效。结论综上所述,采用食管癌调强放疗方式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恢复质量,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指的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放疗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强放疗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入组本院科室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放疗,观察组实施调强放疗。比较两组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放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放疗效果、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对于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优于放疗的效果,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可更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宫颈癌 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强放疗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入组本院科室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放疗,观察组实施调强放疗。比较两组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放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放疗效果、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对于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优于放疗的效果,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可更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宫颈癌 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在临床上医治食管癌患者,干预工作展开过程中,观察施用调强放疗治疗干预,具体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由本院接受诊治,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这一期间,食管癌患者80例,收集成研究对象,经由系统抽样后,确立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纳入研究对象,施用常规放疗措施,试验组纳入研究对象,施用调强放疗措施,治疗工作展开后,两组比对,各干预对象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工作开展后,干预对象获得治疗总有效率,其评估结果,试验组所得数值,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对象获得不良反应发生率,其评估结果,试验组所得数值,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调强放疗医治干预,施用于食管癌患者临床医治的干预工作中,干预所得评估结果更好。在积极、有效的干预之下,患者的症状得到较好的缓解,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预后更佳,优越性更强,值得推广至临床。

  • 标签: 食管癌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常规放疗 临床 效果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现代治疗恶性肿瘤的大重要手段之一,患者的体位固定摆位是放射治疗的关键环节,只有对患者合适的体位固定,精确定位精确摆位,才能保证放射治疗的疗效。笔者在放射治疗方面有着7年多临床实践的经验,本文就提高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的定位摆位精度等方面给予相关介绍。

  • 标签: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