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本《正误》以1977年中华书局点校出版之《宋史·兵》为底本,除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有名词未标线外,其余均依底本。

  • 标签: 正误 宋史 中华书局 专有名词 底本
  • 简介:宋史·地理》永兴军路京兆府条,记京兆府领县十三。

  • 标签: 地理志 宋史 高阳
  • 简介:宋史·礼》的主要缺陷可归纳为13类:沿袭旧史致误;改元不统一;人名错误;时间错误;混淆史事;史事重复;脱字、衍字、错字;史料错误;不明史事而致误;避讳未改回;记事自相矛盾;文字颠倒致误;删改、概括错误。对这些问题应当予以充分重视,要仔细查找史源,以便真正弄清史料原意而不致产生讹误。

  • 标签: 宋史 礼志 点校本
  • 简介:<正>《宋史》是历代正史中错讹较多的一部,1977年中华书局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工作本,同时吸收了叶渭清《元椠宋史校记》和张元济《宋史校勘记》稿本的成果,参校了‘殿本’和‘局本’",~①成了通行本中最为优秀的版本。除此而外,先后尚有聂崇岐《校宋史本纪札记》、顾吉辰《宋史比事质疑》、舒仁辉《〈宋史·高宗纪〉补正》等研究成

  • 标签: 五行志 叶渭清 宗纪 聂崇岐 物异考 校勘记
  • 简介:“六策咸在”,六策未详何意。《武夷新集》与《历代名臣奏议》均作“典策咸在”。典策指记载典章制度之书册,与下文“自三公之极贵,九品之至微,着於令文”正相合,当以典策马是.

  • 标签: 杨亿 职官 宋史 典章制度 九品
  • 简介:宋史·职官八》(下简称《宋八》)“合班之制”载真宗咸平四年(1001)杨亿上疏(中华书局点校本,页4003--4007),点校本据《武夷新集》校正四条,

  • 标签: 宋史 杨亿 职官 中华书局点校本
  • 简介:通过钩稽史料,排比史实,发现十七所载大宴仪非太宗朝所能有,亦非真宗、仁宗朝的实际情况,而是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月十日天宁节的仪制.但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的大宴仪实际仍是由神宗熙宁九年、元丰年间所创立,并用于神、哲、徽三朝,迄徽宗大观三年因新大宴仪的出世才罢用.

  • 标签: 宋史 乐志 大宴仪 考辨
  • 简介:元修《宋史》,事成倉促,綴述史事、裁剪史料之失,所在多有。然而,當《宋史》修纂之時,宋代官修史籍尚稱全備,《宋史》保存史料可謂詳贍,後人於宋朝國史亡佚之後,更難另起爐竈,此二點前人論之已詳。自上個世紀鄧廣銘先生發表《〈宋史·職官〉考正》以來,學者研究宋代制度,於《宋史》各的訂正,用力極深,成果亦富。在《宋史》諸中,《禮》卷帙最繁,至其研究則頗爲滯後,近年方有湯勤福、

  • 标签: 元修 七廟 國史 修纂 官修 升祔
  • 简介:成书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是继和之后,恢复了专篇,从而纠正了等史书不列有关水利专篇的缺陷,然此书虽署名脱脱等撰,实乃出于众人之手,且系用两年多的时间仓促成书,讹误颇多.本文拟就其中部分文字进行校勘,讨论其不足之处.

  • 标签: 《宋史·河渠志》 黄河 决溢
  • 简介:福建省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最南端是东山县的兄弟屿大柑山,北纬23°32′,靠近北回归线;最北端是浦城县忠信乡的无名坑,北纬28°19′;南北纬度相差4°47′。最西点是武平县东留乡的南坑,东经115°50′;最东点是福鼎县台山列岛的门前屿,东经120°43′;东西经度相差4°53′。全省东西宽约540千米,南北长约550千米。陆域的北、西、南三面,分别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为邻;东濒东海,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两省最近处相距仅70海里。

  • 标签: 地理志 东三省 东南沿海 武平县 纬度 台湾海峡
  • 简介:宋史》为书凡四百九十六卷,部帙之富,居二十四史之首。其书本仓猝修成,史臣潦草将事,故其纰缪疏舛之处,亦视各史为独多。邓广铭先生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即广徵天水一代之史册,取与《宋史》相校雠,以期探索其源流,刊正其谬误,补苴其疏脱,考论其得失。现存所做读《宋史》札记遗稿五十三篇计十万字。今特取其中数篇先予刊布,以飨读者。

  • 标签: 《宋史》 历史考证 政治制度 《宋史·王旦传》 《宋史·韩维传》
  • 简介:援引相关史料,对笔者在阅读和运用《宋史》时发现的疑误二十处加以分析与考证,祈盼学者在运用《宋史》时,注重核查史源,从而减少甚至避免错误的产生,防止以讹传讹。

  • 标签: 脱脱 《宋史》 考证
  • 简介:宋史》卷帙庞大,错漏重出,为学界共识。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宋史》吸取前人校勘成果,又以众本参校,详加比勘,可称精审。然原书讹误实在太多,校勘时难免遗漏,对比其它一些宋代史料文献,发现《文苑传》中的八条材料,或地名、官职等因形近而误,或记载内容有误,旁及其它史书的一些问题。通过发现宋代史料的疏误,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历史以及宋代各类文献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 标签: 《宋史·文苑传》 考证 史料价值
  • 简介: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二六五《吕蒙正传》载:蒙正初为相时,张绅知蔡州,坐赃免。或言于上曰:“绅家富,不至此。特蒙正贫时勾索不如意,今报之尔。”上命即复绅官,蒙正不辨。后考课院得绅实状,复黜为绛州团练副使。及蒙正再入相,太宗谓曰:“张绅果有赃。”蒙正不辨亦不谢。

  • 标签: 《宋史》 中华书局点校本 勘误 吕蒙正
  • 简介:孔祥军新著《汉唐地理考校》,对汉唐正史地理及唐宋地理进行校理,纠文本之讹,正史文之谬,辑失佚之地志,探史志之史源,考其断代,辨其书例。在对地理文献研究基础之上,孔氏考汉代三辅称谓沿革,盐、铁官之分布,新莽改亭之通例,北魏政区之沿革,并对隋代关官、水道和唐代诸渠进行了辑录和考察。本书以文献考校和政区地理研究为主,广涉经济地理、交通地理、军事地理、佛教地理等诸多领域,重视学术传承和海变,善用图、表的方式来明晰思路脉络,为汉唐地理研究之佳作。

  • 标签: 文献 辑录 图表 学术传承
  • 简介: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脱胎于中国传统的舆地之学,这以1934年《禹贡》半月刊的出版为标志。也即由此,舆地之学乃成为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政区沿革地理。钱穆先生有言,历史学有两只脚,一只脚是历史地理,一只脚是制度。[1]举凡历史事件,都离不开其发生的具体空间。

  • 标签: 历史地理学 校注 整理 历史事件 历史学 中国
  • 简介:南宋虽然只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但它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甚至各项制度,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的地位。南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面条在南宋定型并得到普及;富户出行坐轿、新娘坐花轿的习俗也形成于南宋;桌椅在南宋开始普遍使用;人们用牙刷保持口腔卫生也开始于南宋。同时,南宋又是北宋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重要实践期,王安石新法的功过是非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好的检验。南宋培养了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他们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楷模。因此,南宋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不可割断的一部分。

  • 标签: 南宋地位 社会生活 活字印刷 王安石新法 民族英雄
  • 简介:摘要元修《宋史》由于繁冗芜杂,历来为史家诟病。尤其清代,学者们认为《宋史》成书仓促,一是内容考订不精,过于杂乱;一是缺漏甚多,不足以反映宋代社会全貌。因此,或重修,或考证,或补缺,撰写了一大批相关著作,极大的弥补了元修《宋史》的缺憾。对后世进行《宋史》相关的研究,贡献极大。

  • 标签: 清代 《宋史》 重修 考证 补缺
  • 简介:宋史》卷一九四《兵八·拣选之制》载:(绍兴)二十年,枢密院言都统吴玢选中护卫西兵千人,诏隶殿司。又统制杨政选西兵三百二十五人,填步军司。按:吴玢为南宋抗金名将,曾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川陕宣抚副使、四川宣抚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九“绍兴九年六月己巳条”载:“吴玢薨于仙人关治所。”

  • 标签: 《宋史》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正误 枢密院 绍兴
  • 简介:宋朝是中国封建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国祚近320年,历来为史家所重视。但以往人们对宋代的研究相对集中于北宋时期,虽然已经有不少学者在南宋史研究方面作了辛勤的努力,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成果,但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以及史料方面的限制,与北宋史相比,南宋史研究还显得很不充分,尚待进一步深入。

  • 标签: 宋史研究 鼎盛时期 文化发展 北宋时期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