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编年》和《龙川》是夏承焘编年之学的代表作,二者在组构形式和外在特征上有近似的一面,这是编年别集著作长期发展的结果;又有差别的一面,这源自作的目的和、陈两家自有特征的不同,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夏承焘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龙川词校笺》
  • 简介:<正>歌曲的研究,从清朝方成培著《香研居塵》开始,经过不少学者和专家们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这项研究工作并没有能结束,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认为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前人这些研究没有充分注意到歌曲具有词调音乐的特点与规律。因此本文

  • 标签: 姜白石 歌曲 特点与规律 方成培 本文认为 研究工作
  • 简介:《暗香》、《疏影》二,被某些评论家誉为绝唱,可是由于其中运用了许多的典故,故词意晦涩,关于二为何而作,历来众说纷法。《疏影》一,更是引起诸多猜测。有认为是蕴涵家国兴亡的寄托的,有认为是合肥怀旧之作的,也有认为是单纯咏梅,别无深意的。本文即从中所用的各种典故入手,设法把中看似毫无关联的意象与人物串连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然后从这个线索,推断出《疏影》一,确有包含家国兴亡之寄托的可能。

  • 标签: 靖康之难 梅花 妇女 遗弃 玉龙哀曲 家国兴亡
  • 简介:<正>我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淮河以北的广大人民遭受着女真族的反动统治阶级的野蛮统治和掠夺,南方不少地区也时常遭到扰乱和蹂躏。南宋腐败昏庸的统治阶级,完全忘记了“靖康

  • 标签: 作品 姜白石 手法 自度曲 性格 创作实践
  • 简介:的《道人歌曲》(六卷),为近世工尺谱较早的形式,其中具有“旁谱”(即曲谱)的,计有十七首(十四首为作词作曲的“自度曲”,其余三首为填词的歌曲)、琴曲一首、越九歌十首,共二十八首。这是词调音乐传于今世的唯一的当时的乐谱原始资料,是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宝库的极为重要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向被史学家、文学家和音乐家认为研究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乐种——“”的可靠实例。笔者以杨荫浏先生的译谱为主要依据,试图对的歌曲(主要是自度曲),从音阶、调式、曲调风格特征、曲式结构、用韵等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姜白石 白石道人歌曲 用韵 九歌 长亭怨慢 旁谱
  • 简介:张苍水之海上抗清,始于丙戌六月,江上师溃,公从驾(南明鲁王)象山石浦,随之又汛依肃虏伯(黄斌卿)于翁洲(舟山).终于甲辰七月,在"定海山中"(海中荒脊无居人之悬岙)被清兵所执.若加画江之役,前后共十九年.其间,曾四下闽海,四入长江.特别是与民族英雄郑成功联合发动的已亥长江之役,公由金陵之观音门向芜湖进军,得到沿江州县热烈响应,旬日之间,收复四府、三州、二十四县,以至于建立不久的清朝廷都为之震动.公最基本的海上抗清活动区域,是浙东海上的"十洲三岛"."三岛",指象山沿海三门湾的南田、高塘、花岙;"十洲"指今天的舟山众岛屿.公海上抗清最主要的军事政治中心,则是地处三门湾口花岙岛上的林门.已亥长江之役败后,郑成功与公战略上分道扬镳,从而郑氏获得历史所赐予的歪打正着的机遇.所以,公虽是郑氏海上抗清的主要联手,现实评价却处在不同层面.但对故国的忠贞美德,公与郑氏相比,实乃有过之而无不及.

  • 标签: 张苍水 海上抗清 编年
  • 简介:夔作品具有不惟清空、又且骚雅的审美风格。的清空主要表现在意象选择、意境营造以及情感表达三方面,夔在创作中尤善选取幽独清冷的意象,并借此渲染清高空灵的意境,从而委婉地抒发自我清雅的心境。骚雅的审美追求主要表现在题材与表现手法的平和中正。这种清空、骚雅的风以空灵的艺术个性增加了体的抒情形式,"都在虚处"的审美追求完善了体的表现形式,对后世创作影响深远。

  • 标签: 姜夔 词风 清空 骚雅
  • 简介:学者们认为,慎到是由道转法的关键性人物,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特定地位。近释《守山阁丛书》本《慎子》及其佚文,偶有所获,此特作札记数则,以就教于方家。1.走背跋■穷谷,野走十里,药也;走背辞药,则足废。(《威德》)按:据上下文意,两'走背'下当点断,为动补结构。'背'疑通'踣'。'背',《广韵》蒲昧切,'踣',《广韵》蒲北切,二字古音同部,又同为唇音。'背'之通'踣'犹如'背'之通'倍'。《说文·足部》:'踣,僵也。''走背'当指足已走得僵硬不活动,非药物之医治不能继续行走。

  • 标签: 慎子 中国古代思想史 《广韵》 特定地位 动补结构 关键性人物
  • 简介:<正>我校古代文学研究所王仲镛教授所著《唐诗纪事》最近已由巴蜀书社出版,全书共一百四十余万字,是一部体大思精、影响深远的学术著作。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以事系诗,以诗系人,以人序时,网罗唐代诗歌文献,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但此书计氏生前只有稿本,直到南宋嘉定甲申才由怀安假守王禧雇书吏钞写并刊印成书,其间“鲁鱼亥豕之讹”,“传疑”“未详”之处甚多。此后虽又有其它几个刻本(包括1965年中华书局本),但或依据原本,或臆改妄补,缺衍倒错,脱文错筒,张冠李戴等现象亦复不少。《》一书首先追本溯源,

  • 标签: 校笺 唐诗 脱文 中华书局本 古代文学研究 体大思精
  • 简介:对陈水云《杜甫与“中少陵”》一文作补充解说论述。首先从文献上把陈文没有举出的、获得“中少陵”桂冠的词人列出;其次对“中少陵”比拟的各种不同视角系统梳理、加以概括;最后从整体上进行宏观分析,指出这一学批评现象自身所蕴含的诗学意义和文化功能。

  • 标签: “词中少陵” 杜甫词 比喻
  • 简介:<正>《包拯奏议》是全面研究包拯生平、施政方略、判案方法,以及研究宋史和安徽地方史的基本文献。包公的奏议,自宋至今,虽有多种版本流行,但因刊印有限,保管不善,现在的读者仍不易寻觅,且各本校勘都不够精审。安徽师范大学杨国宜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考证,整理出《包拯集编年补》(黄山书社1990年1月出版),这是当今研究包拯最完善的一个本子。

  • 标签: 包拯 编年 奏议 校补 安徽师范大学 全面研究
  • 简介:浊水菱叶肥,清水菱叶鲜。义不游浊水,志士多若言。潮没具区薮,潦深云梦田。朝随北风去,暮逐南风旋。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饭稻以终日,羹莼将永年。

  • 标签: 扇面 行书 志士
  • 简介:纳兰性德的边塞是清代词坛上独特的表现,占据纳兰作的五分之一多,研究者对这类的定位和评价都比较高。为了进一步理解纳兰性德其人其,通过参证清代有关历史文献资料,确认纳兰性德的边塞行踪,或通过纳兰性德题及作内容留下的线索,确定其创作时间和创作情境,从而对这类作进行编年考证。

  • 标签: 清词 边塞词 纳兰性德 编年
  • 简介:<正>在的自度曲谱中,有不少写作“■”的谱字,它是“反声”的谱字,可还一直没有被认识。清代研究谱的学者,对它多没有涉及,张文虎说张炎《词源》管色应指谱诸记号,“此旁谱亦有(?)、(?)等记,与凡、五、工等字相乱。不能悉正,以待知音。”近代研究谱的学者也没有确定它是什么符号。夏承焘先生说:“(?),这字谱中很多,不能断定是什么符号。有人认它是词源‘反、掣用字须急过’之‘反’,说是‘反’字的简写;有人认为是‘(?)’的

  • 标签: 自度曲 姜白石 谱字 乐谱 指谱 杨荫浏
  • 简介:评杨勇《洛阳伽蓝记》范子烨杨勇先生平生专治中古学术,功力极深。近读先生惠赠的新作《洛阳伽蓝记》(简称杨《》)①,对其才学之广博,识解之莹彻,思维之缜密,颇有所感。兹聊书片言,以公诸海内同好。北魏杨之的《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是中国文...

  • 标签: 《洛阳伽蓝记》 校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水经注》 郑《笺》 《史通》
  • 简介:<正>《凄凉犯》是自度曲中的一首犯调曲。古人作曲用犯调,是取其声韵的变化,给人以清新美听的感受.“一曲中间,必有忽焉转易其音调者,盖取其声韵之变,最为奇妙。”(明蒋克谦《琴书大全·曲调上》)陈旸《乐书》云:“明皇时,乐人孙处秀善吹笛,好作犯声,时人以为新意而效之,因有犯调。”这里的犯声即犯调。犯,是侵犯。犯调即犯入他调。因犯调在唐代早已被熟练运用,所以元稹的《元和五年,予宫不了,罚俸西

  • 标签: 犯调 自度曲 姜白石 双调 白石道人 吴文英
  • 简介:本文分析了夔因社会环境及身世遭遇而形成独特的风,并在清幽婉丽中寄托伤时怀国之情。评析他在前创造性的增设序言,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并指出注重音律在音乐史上有一定贡献。

  • 标签: 爱国之情 俊逸幽丽 瘦笔硬毫 词前写序 音节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