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中国地震局“十五”网络项目的完成,云南省测震台网的日常地震监测工作都基于网络数据库系统,而现有的数据显示系统未与数据库系统有效结合。本文结合“十五”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数据库系统,运用数据可视化、交互式图形界面技术开发了可实时显示地震监测数据信息的软件系统,改变了原有显示系统实时性、可操作性差和无法显示地震数据空间信息及时空变化关系的状况。

  • 标签: 地震监测数据 三维数据可视化 交互式图形界面
  • 简介:GPS-RTK采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可以瞬时提供测点3D坐标,施工人员需求少、施工效率高,适合于复杂地区地震勘探工程测量。文章以陕西省某勘探区地震勘探区的工程测量为例介绍了RTK施测方法,提出TRK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RTK 三维地震勘探 放样
  • 简介:介绍润扬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GPS系统,对系统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悬索桥在台风、温度、特殊车辆荷载作用下位移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台风作用下桥面横向和蛏向位移以跨中最大;温度对竖向以及顺桥向的位移有较大影响;正常运营状态下以及重车过桥时,桥面变形远小于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结构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 标签: 悬索桥 结构健康监测 GPS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深度相机开发点云放疗实时监测系统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以深度相机坐标系为世界坐标系,由校准模体得到定位CT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患者的定位CT点云经上述关系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中并与深度相机实时获取的患者表面点云配准计算六误差,完成摆位验证及放疗中分次内体位误差监测。统计系统计算误差的均值、标准差,配准后点云的豪斯多夫距离以及各部分程序运行时间,验证系统的可行性。选取15例真实患者,统计本系统与锥形线束CT之间六误差。结果模体实验中,系统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误差分别为(1.292±0.880)、(1.963±1.115)、(1.496±1.045)mm,在偏转、俯仰、翻滚角度的误差分别为0.201°±0.181°、0.286°±0.326°、0.181°±0.192°。对于真实患者,系统平移误差在2.6 mm以内,旋转误差在1°左右,程序运行1~2帧/s,精度和速度满足放疗要求。结论基于深度相机的点云放疗实时监测系统能自动完成放疗前摆位验证、放疗中体位实时监测,并提供误差视觉反馈,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深度相机 三维点云 放疗实时监测 放疗六维误差
  • 简介:利用光栅尺输出的在相位上相差90°的A、B两路方波信号,设计一种正向、负向位移检测电路,该电路形成正向位移脉冲和负向位移脉冲,送至单片机进行计数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出来。同时还提供个单片机共用一个矩阵键盘的接口电路。

  • 标签: 光栅尺 三维位移量 数据采集 显示系统
  • 简介:摘要在环境、人为等因素不断作用下,边坡极易出现位移情况,引发安全事故,必须做好监测工作。激光扫描技术有着多样化的优势作用,要在高效应用中提高边坡位移监测质量。因此,本文在分析激光扫描技术的基础上多层次客观探讨了其在边坡位移监测方面的应用,在效能充分发挥中动态监测地区边坡位移,科学处理、高效管控的同时确保边坡更具安全性、稳定性。

  • 标签: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应用 边坡位移 监测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基于标记点的实时动态耳廓影像导板,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以1个商品化人头模型以及2019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招募的3名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名,女性1名,年龄24~27岁。运用ITK-SNAP 3.6.0和MeshLab软件(V 2016.12.23) 对3名志愿者的头颅CT图像进行重建,获得虚拟耳廓模型。通过人头模型论证标记点放置的最佳数量为3个,最佳位置为眉角、鼻尖及耳垂下点,利用这3个标记点将虚拟耳廓模型与对应的真实耳廓进行关联注册,通过投影仪将虚拟耳廓影像投射至对应的真实耳廓,红外线动态捕捉仪捕捉标记点位置变化对投射图像进行实时跟踪,通过计算注册后的重合误差率、跟踪过程中的重合误差率、投射图像变形率和追踪延迟度,评价实时动态耳廓影像导板的注册精准度、跟踪精准度、投射图像变形度及跟踪延迟度。结果注册后平均重合误差率为2.5%(正常人双侧耳廓大小差距为2.7%);在顺时针旋转30°内跟踪平均重合误差率小于2.7%;在顺时针旋转30°与逆时针15°范围内投射图像变形率小于2.6%,一定旋转角度范围内平均重合误差率和投射图像变形率小于2.7%,说明一定旋转角度范围内跟踪精准度高,投射图像变形度小,跟踪延迟时间均小于0.1 s,满足手术需求。结论成功构建了基于标记点的实时动态耳廓影像导板,其注册精准度高、跟踪精准度高、投射图像变形度小、跟踪速度快,为将来其应用于临床耳廓再造术打下基础。

  • 标签: 先天性小耳 耳廓 成像,三维 增强现实 影像导板
  • 简介:一、概述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突破。在RTK测量技术出现之前,GPS相对定位的作业模式有静态定位作业模式、快速静态定位模式、准动态定位模式和动态定位模式,其测点坐标需通过测后处理,即必须将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解算才能获得。无法实时获取定位结果,而且也无法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实时检核,因而出现在数据后处理中发现观测成果不合格进行重测的情况。对此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延长观测时间,获取冗余观测数据,以保障测量结果的可靠件,由此降低了GPS测量的工作效率。

  • 标签: GPS实时动态测量 GPS测量技术 数据传输技术 数据后处理 数据处理技术 定位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提高跨海大桥项目审计效率及水平,本文引入了项目管理工具——挣值分析,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基于过程控制理论与项目大目标相结合,构建出跨海大桥项目审计新模式——“成本、进度、质量”动态挣值分析。,通过在青岛海湾大桥第12合同段的成功应用表明,该模式能够对跨海大桥项目实现动态集成管理,实现项目价值最大化。

  • 标签: 挣值分析 跨海大桥 项目审计
  • 简介:摘要:在20世纪末,国外开始兴起激光扫描技术,其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具体来说,其指的是借助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手段,以最快的速度去获取目标的实际坐标数据,不受限于目标的大小和位置,得到的空间点位信息明确,达到的分辨率很高。而在国内很多项目中都需要用到变形监测,也就是借助一些特定的仪器以及手段来对可能发生变形的物体实施观测,对于变形体的后续变形进度以及最终的变形结果做出预测,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考虑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变形体的详尽信息特征。

  • 标签: 三维技术 多尺度场景 变形监测
  • 简介:摘要:随着矿业资源的持续开采,矿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动态监测成为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以其独特的非接触性、高精度测量优势,逐渐成为矿山动态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深入探讨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矿山动态监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旨在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 标签: 倾斜三维摄影测量技术 矿山动态监测 安全生产 应用策略
  • 简介:摘要:在进行特大型铁路桥梁施工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在进行施工工作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复杂施工工艺、施工安全事故和风险问题高发,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进行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比较大。桥梁控制测量是勘测、设计的首要条件,只有对桥梁进行更加详尽的测量工作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管理效果,降低特大桥建设工程管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本文探讨了大跨度桥梁工程控制网的观测方案,并对桥梁工程中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以特大桥概述为切入点,针对使用坐标法进行特大桥控制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流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为我国特大桥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和效率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特大桥 三维控制测量 GPS 测量
  • 简介:摘要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城市建设开始由高层向地面方向发展。目前,基坑工程越来越多,为保证基坑施工质量,有必要对基坑进行变形监测。本文主要研究了基坑变形监测可视化模拟系统

  • 标签: 基坑变形 监测 三维可视化
  • 简介:摘要在产科,二超声通常只对胎儿结构进行切面观察,因而有许多不足。超声不仅可以对胎儿体表结构进行表面重建,还可以用透明成像对胎儿体内结构进行成像,可从整体上对胎儿形体结构进行观察,提高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率,确定不同孕龄胎儿正常及病理形态,因而可从整体上对胎儿形体结构进行观察。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水平较二超声明显提高,尤其是可准确判断胎儿颜面部、脊柱、四肢等畸形,在产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实时 三维超声 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