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患者中选择80例病患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加以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各40例。结果对比两组跌倒发生几率、防跌倒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在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护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几率,提高患者对跌倒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内科 防跌倒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心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结果观察组跌倒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能有效降低心内科患者的跌倒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心内科 防跌倒管理
  • 简介:目的:探究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任意80例老年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跌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的跌倒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跌倒率为27.50%,前者的防跌倒意识强于后者的防跌倒意识,得出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老年内科患者的跌倒预防效果十分明显,能极大程度上强化老年内科患者的防跌倒意识,降低跌倒情况的发生,对老年内科患者的身体健康意义重大。

  • 标签: 老年内科患者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防跌倒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以山西省阳泉市老年颐养中心卫生所中的300例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老人病例进行分组并且进行对照,按照每150人一组,根据实验需要,对参考组进行常规护理;针对实验组在正常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最终对两组患者的跌倒次数以及护理后续的老人满意程度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结果经过详细统计,实验组被测老人的跌倒率明显比参考组的数据少,老人的满意值也非常高;实验组人员出院后对于专业防护护理的知识也了解相对较多。结论经由山西省阳泉市老年颐养中心卫生所研究人员对老年内科跌倒人员进行实时实验性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实验,已经降低了老人意外跌倒率的次数,并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也加强了患者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 标签: 跌倒风险 分级护理 老年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临床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观察组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平均跌倒人次;比较两组的防跌倒知识、健康行为、生活、心理、药物、环境等各项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跌倒人次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防跌倒知识、健康行为、生活、心理、药物、环境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跌倒,提高患者的防跌倒知识,降低跌倒风险,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作用观察 跌倒风险 心内科患者 分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75例,A组实施常规防跌倒管理,B组在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护理满意率,评价患者防跌倒知识及态度。结果A组跌倒发生率高于B组,护理满意率、防跌倒知识评分、防跌倒态度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后,可提升防跌倒管理的针对性,减少跌倒事件,保证患者住院安全。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心内科 防跌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住院病人在使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后的效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2-2016.2收入的102例心内科住院病人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51例采用日常护理作为对照组,另51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作为观察组。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病人(98.04%)比对照组(82.35%)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1.96%)比对照组(21.57%)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心内科住院病人在使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后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病人发生跌倒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使用。

  • 标签: 心内科 住院病人 防跌倒管理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内科患者跌倒管理中行跌到风险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28例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分级组,各164例。常规组行跌到风险传统护理分级组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以及有关跌倒知识认知评分和态度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分级跌倒发生率2例(1.22%)显著低于常规组16例(9.76%),分级组的知识评分、态度评分以及平均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内科患者行跌倒分级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患者对于防跌倒知识和态度的评分,同时,还能够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心内科患者 防跌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运用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在某院收治的60名患者作为基础的研究对象,把它们随机分成传统组和风险护理组,每组各30名。对传统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风险护理组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风险分级护理,之后再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内科护理的效果。结果风险护理组患者的跌倒人数要比传统组少,风险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要大于传统组(P<0.05)。结论将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方法运用于心内科患者中去之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频率也显著降低。跌倒风险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跌倒人数,更好地提高护理的满意度。跌倒风险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方案的安全性,非常值得在以后的护理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跌倒风险 分级护理 心内科患者 防跌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患者跌倒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4月院急诊科发生意外跌倒的患者,共有11例。损伤程度胫骨骨折1例、肱骨骨折1例、软组织挫伤7例、胫腓骨骨折2例。通过制定放置跌倒护理对策。分析护理对策措施实施前后急诊科患者跌倒情况。结果护理措施实施前后急诊科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通过优质护理可以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保护能力。

  • 标签: 急诊科 跌倒 风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分级护理对高龄经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经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初产妇进行风险评估,对合并有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重点干预。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早产及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风险分级护理能够规避高龄经产妇的分娩风险,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以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

  • 标签:
  • 简介:摘要利用2008-2014年全国雷电监测资料、1981-2010年全国2032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雷暴日资料以及人口和经济特征资料,选取雷暴日、地闪密度、雷电流强度作为雷电灾害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指标、生命易损模数和经济易损模数作为雷电灾害风险事件产生的后果指标,采用对称不等间隔四级分法得出雷电灾害风险分级指标等级划分阀值。提出利用雷电流幅值均值、不同滚球半径对应的绕击率和雷击率组合代表雷电流强度特征,作为雷电灾害风险分级指标,能够更有效地表征雷电灾害风险特征。给出雷电灾害风险分级方法。为雷电灾害研究和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雷电灾害 风险分级 方法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跌倒风险分层管理模式在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入住一病区设为对照组(3130例),入住二病区设为观察组(315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采用《跌倒风险评估单》进行跌倒风险评估,≤24分为轻度危险,25-44分为中度危险,≥45分为高度危险。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跌倒风险分层管理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掌握跌倒相关知识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跌倒风险分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防范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跌倒风险分层管理 住院期间 护理安全 跌倒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对于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以肺炎、腹泻为主的患儿100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实施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40%)显著高于对照组(0.80%),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Ⅲ级以上渗出率(4.00%)显著高于观察组(1.20%),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小儿输液渗出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 输液风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3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49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评价精神症状改善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结果与护理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显著改善,护理管理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33.2±5.0)分<(40.1±5.5)分和跌倒发生率(0<4.44%)相对更低,而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93.9%>77.8%)及其ADL评分(68.4±5.6)分>(55.4±5.3)分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护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健康安全,降低护理风险,促进患者的良好恢复。

  • 标签: 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 精神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精神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11分组比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加行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精神科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精神科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精神科患者而言,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利于跌倒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跌倒情况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期间收治的 1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60例)和研究组( 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的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采用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防跌倒护理 风险管理 精神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选取患 儿 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 2016 年 0 3 月 03 日至 2017 年 06 月 03 日,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 ) -- 6 0 例、观察组(静脉渗出分级护理) -- 6 0 例,并对 120 例 患儿 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 及满意度 进行观察且分析。 结果:两组患儿在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中存在较大差异,即 P 值< 0.05 。两组患儿在满意度对比中存在较大差异,即 P 值< 0.05 。 结论: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减少输液不良事件,并且还能降低输液风险,继而提高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小儿 静脉渗出分级护理 输液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我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预防跌倒护理风险干预)和对照组(不接受预防跌倒护理风险干预),每组200例。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分别为2%、8%,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通过分析住院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通过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减少患者跌倒伤害的暴露风险

  • 标签: 住院 跌倒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3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60例)和观察组(1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办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跌倒的发生,对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防跌倒 护理风险管理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