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80例测试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临床意义,以及降压药物合理应用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美国伟伦WelchAllynABPM6100型)观察180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对24小时动态血压的趋势图、超常模式,平均动脉压进行分析。结果180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患者24小时血压存在不同的变化,其中,典型血压的节律变化呈“双峰一谷”,一级高血压患者夜间下降率最为显著,二级次之,三级高血压夜间下降率不明显。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正确评价高血压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夜间血压下降率可作为评价靶器官受损状况的一项指标。

  • 标签: 24小时动态血压(ABPM)高血压患者 降压药物 合理用药 靶器官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24h动态血压跟踪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情况,提供高血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指导。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透的患者共32例,及肾内科慢性肾脏病(CKDⅤ)期非透析患者28例进行比较。采用美国太空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型号(90217-18Q)动态血压计(ABPM)测定各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结果血液透析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164.6±12.3,24h平均舒张压(24h-DBP)95.4±4.3,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170.4±7.9,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96.7±4.2,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160.6±4.4,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94.4±3.3,均显著高于CKDV期非透析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普遍升高,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准确反映血透患者24h血压变化特点,为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提供护理指导。

  • 标签: 动态血压 血液透析 护理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病的基本手段,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评价血压诊所偶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方便、经济,已有大量数据表明家庭血压监测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个更好的预测因子。同时它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压控制。监测降压药物疗效,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高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 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无症状性低血糖的监测。方法对确诊的33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接受动态血糖监测及指血快速血糖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无症状低血糖的检出率。结果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较指血快速血糖对低血糖的检出率分别是78.5%和10.2%,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检测无症状低血糖,更好的发现低血糖,避免低血糖带来的不良后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3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CGMS),通过监测前的知识宣教,探头植入部位的正确选择,检测过程中的巡视并及时排除报警,本组病例只有一人发生监测过程中的探头脱落,其他人员均获得完整的有效地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5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入选的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O岁)和中年对照组(年龄<60岁)。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状态下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情况,动态血压昼夜异常发生率。结果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舒张压老年组均低于中年组(P<O.05);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脉压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老年组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结论24h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准确全面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为临床用药和护理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涩北气田作为第四系疏松砂岩生物成因气田,储层疏松,成岩性差,水气关系复杂,气井生产中存在易出砂、出水等问题,跟踪气田动态监测,深化气藏动态分析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涩北气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通过动态监测在涩北气田实践应用,开展适合疏松砂岩气田的动态监测体系和优化研究,以满足气田开发动态跟踪分析和生产管理的需求。

  • 标签: 涩北气田 动态监测 出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edtronic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运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对策。方法对40例住院患者采用连续72小时的动态血糖监测,其间4次/天监测手指血糖并输入CGMS以校正。结果CGMS能更全面、更精确地获得血糖的变化图及控制信息,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血糖管理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动态血压的特点,并进行护理。方法对179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和72例单纯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所有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分析动态血压参数。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其24小时动态收缩压,日间动态收缩压,夜间动态收缩压,24小时动态脉压,日间动态脉压,夜间动态脉压都高于单纯高血压组,(t值分别为2.587、2.046、2.674、2.036、2.0602、1.994、p值分别是0.014、0.036、0.008、0.040、0.018、0.046)。结论与单纯性高血压相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血压更高,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应进行更好的血压控制,以预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冠心病动态血压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调脂联合降压治疗对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BPV)的影响。方法110例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降压组和调脂降压治疗组,调脂降压治疗组在降压基础上加用血脂康600mg,2次/d,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行血脂及动态血压检查,记录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及24h平均舒张压(24hDBP),计算均数标准差(24hSBPV、24hDBPV)和24h动态脉压(24hP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动态血压值及其稳定性的变化。结果6个月后两组血压控制良好,PP及SBPV均降低(P〈0.05);调脂降压治疗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P〈0.01),PP低于单纯降压组(P〈0.05),调脂降压治疗组SBPV较单纯降压组降低(24hSBPVP〈0.05)。结论降压治疗能降低PP和SBPV,应用血脂康协同降压治疗能进一步降低血压的PP和SBPV。

  • 标签: 血脂康 动态血压 脉压 血压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病人58例,设高血压无糖尿病肾病组60例作对照,全部作动态血压测定,比较2组间各动态血压值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SBP/dSBP有显著性差异(P<0.05),nDBP、nDBP/dDBP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及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少。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高血压 动态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动态血压参数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病辨证分型提供检查依据作为参考,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施治及个体化防治提供相关证据。方法将98例明确高血压病2级的患者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四个证型组,并行动态血压检查,以血压变化程度,对比分析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不同证型动态血压比较①肝火亢盛证的24h收缩压及舒张压平均值均高于其他三型,差异显著(P<0.05);而阴阳两虚证收缩压及舒张压平均值均低于其他三型,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肝火亢盛证24h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最高,阴阳两虚证24h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最低(P<0.05),尤其是舒张压负荷明显低于其他三型,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阴阳两虚证夜间血压下降率最高,痰湿壅盛证夜间血压下降率最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血压是高血压病最常用的监测和检查手段,其监测的各项参数在四个证型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辅助手段。

  • 标签: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动态血压经颅多普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阿尔3平1井进行地层测试,评价阿尔3断块主力油层,同时利用高精度电子压力计在二次关井后期完成接收阿尔3平2井压裂作业对测试井的干扰信息,实际完成地层测试和监测压裂动态干扰测试。按照科学的地质及工程施工设计,合理安排各阶段开关井时间,既取全取准测试井各项地质参数,又要获取邻井压裂对测试井影响的压力曲线,从产量、压力变化分析邻井压裂裂缝是否在纵向沟通至上部的测试井段。

  • 标签: 评价储层 压裂监测 动态分析 层间串通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动态监测在评估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检测98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1、3、7、9、11d的血清CRP水平,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手术组在术前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手术组在术后1dCR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手术患者术后有25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未感染组在术后3dCRP达到峰值,此后开始缓慢下降;在术后11d基本降至术前水平。与末感染组相比,并发感染组在术后3d血清CR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5天,CRP升高至峰值,此后开始下降;在术后第7天,CRP仍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1d基本降至术前水平。结论血清CRP动态监测可用于评估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对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外科 手术 术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