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卵泡的募集与选择是生殖生理的两个重要概念,随着近年来生殖生理研究的进展,对这两个概念又有了的认识,这对于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医学实践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但在目前使用的很多生理学教科书中对这两个概念都没有相关的介绍。

  • 标签: 卵泡 生殖生理 实际意义 临床医学 医学生 教科书
  • 简介:由于高危人群的不断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近年来提出应根据患者危险因素高低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包括预防治疗、经验治疗、临床诊断治疗和确诊治疗。肺部是真菌最常受累的器官,所以本文拟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就目前在侵袭性真菌感染,尤其是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各种抗真菌药物选择及其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 标签: 肺部 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治疗
  • 简介:目前,几乎所有的植物遗传转化都要通过使用选择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或除草剂抗性基因等来筛选转化子,虽然没有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标记基因影响人类健康或环境安全,但近年来也引发了人们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担心.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顾虑,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植物应运而生.本文综述了共转化系统、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包括FLP/FRT、Cre/lox、R/RS及Gin/gix系统)和转座子系统(Ac/Ds转座子系统)在培育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 标签: 转基因植物 无选择标记 共转化 位点特异性重组
  • 简介:在对黑龙江省东部和南部地区木腐菌调查中,发现两种多孔菌:红斑波氏菌(PostialateritiaRenvall)和烟曲色干酪菌(TyromycesfumidicepsG.F.Atk),均为中国记录种.前者发现于宁安市地下森林公园内的松树倒木上,后者采集自虎林市七虎林林场内的阔叶树上.根据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并对相似种进行了讨论.

  • 标签: 黑龙江省 多孔菌 分类
  • 简介:本文记述了长管蚜亚科2属,肖长管蚜属AntimacrosiphonZhang和头毛网蚜属KaramicrosiphumZhang,4种:瘤尾肖长管蚜AntimacrosiphonbulacaudatumZhangetYe,草头毛网蚜KaramicrosiphumhumuliosumZhangetQiao,头无网蚜AcyrthosiphoncapitellumZhang和野草莓无网蚜A.fragumZhang.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 标签: 中国长 亚科新 同翅目蚜
  • 简介:【科研中国SciEI.com整理】细胞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死亡和新生的考验,这也是人体保持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是.如果细胞的死亡方式不正确,那就有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奇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对细胞产生影响,使它们选择对人体有益的自杀方式。

  • 标签: 癌细胞 蛋白质 死亡方式 科研人员 新陈代谢 研究院
  • 简介:目的研制一种对嗜肺巴斯德杆菌表现出强选择作用的选择性培养基,用于该菌的常规检测。方法药敏试验及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研制了嗜肺巴氏杆菌选择性培养基(PPSM培养基)及嗜肺巴斯德杆菌增菌液(PP肉汤)。嗜肺巴斯德杆菌在PPSM培养基上,37℃48h培养,形成1mm左右,凸起、湿润、灰黑色并有金属光泽的特殊菌落;对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氏菌的抑制率为100%,对变形杆菌的抑制率为76%,并能抑制其迁徙生长;通过PP肉汤增菌培养,PPSM培养基使SPF小鼠粪便中嗜肺巴斯德杆菌检出率从0增至67.2%;用小鼠咽拭子接种该培养基,其初代培养物几乎为纯培养物。结论该培养基对嗜肺巴氏杆菌具有较强的选择作用,使用该培养基对嗜肺巴氏杆菌进行检测可以简化检测程序、防止漏检、在不处死动物的情况下对嗜肺巴斯德杆菌进行常规监测。

  • 标签: 嗜肺巴氏杆菌 小鼠 巴斯德 肉汤 咽拭子 表皮葡萄球菌
  • 简介:能够彻底切断致命禽流感病毒向水禽、家禽及哺乳动物和人类传播的新型疫苗在我国研制成功。记者近日从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了解到,针对H5N1亚型禽流感研制的两种新型疫苗已于近日通过科技部和农业部的联合验收,并获国家批准使用。此疫苗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世界上水禽疫苗试验的空白。

  • 标签: H5N1亚型禽流感 灭活疫苗 活疫苗 基因工程 免疫保护力
  • 简介:目的对北京市肿瘤研究所及本实验动物学部保存的$180进行了克隆培养,根据克隆细胞的腹水生长特性,从中选出8株克隆,对不同克隆$180细胞的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免疫组化法测不同克隆细胞的蛋白质分布,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克隆细胞的DNA含量,扫描电镜观察克隆细胞表面结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克隆细胞的电泳图谱。结果其中3株克隆从uJ见腹水之日起,腹水即为血性;1株微显血性;4株在接种腹腔7日内腹水无血性。扫描电镜观察6株克隆细胞表面结构,各具特点,有所不同。流式细胞仪测定6株不同S180克隆细胞DNA含量,分别为8.5,9.3,7.9,8.5,8.6,8.3pg。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不同克隆与11种抗体反应有所不同,一旦与某抗体反应阳性,则阳性细胞比率均在97%以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克隆细胞s1H10及S2D9的电泳图谱,S1HIO克隆细胞有33条带,S2D9克隆细胞有30条带。结论8株克隆细胞各具特点。

  • 标签: 克隆细胞 腹水 血性 S180 流式细胞仪 DNA含量
  • 简介:在对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菌物标本馆(HAMAS-L)的鸡皮衣属地衣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中国记录种亚澳鸡皮衣(Pertusariathwaitesii)。该种地衣体灰白色至烟灰色,表面有皱褶,缝裂成网块状,无粉芽和裂芽;果疣半球形,顶部扁平,孔口较多,轻微下陷;子囊盘陷生于果疣中,每个子囊含有2个孢子,孢子长椭圆形,孢子壁双层,端壁微加厚;皮层含有地衣黄,在波长365nm紫外光照射下呈现红褐色,髓层含有原岛衣酸。该种与海滨鸡皮衣(P.subobductans)和亚孔鸡皮衣(P.subpertusa)都含有2个长椭圆形的孢子,但是海滨鸡皮衣含有降斑点酸,皮层遇KOH由黄色变成红色;而亚孔鸡皮衣含有富马原岛衣酸,且孢子较大。亚澳鸡皮衣生长在海拔1200~2300m的阔叶树树皮上。

  • 标签: 亚澳鸡皮衣 新记录种 中国
  • 简介:利用O-超家族芋螺毒素具有保守信号肽编码序列的特性,采用RACE方法,对线纹芋螺O-超家族芋螺毒素的cDNA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并经化学合成,获得一种新型高活性芋螺多肽毒素SO3。该肽含25个氨基酸残基,其序列为CKAAGKPCSRIAYNCCTGSCRSGKC-NH2,有三对二硫键。对其进行了正确折叠及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该肽折叠主峰对小鼠脑内给药100ng,可明显观察到小鼠颤抖现象,对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而非正确折叠则无反应。

  • 标签: O-超家族芋螺毒素 线纹芋螺 SO3 折叠 活性
  • 简介:以正常四瓣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系ZH004为母本、无花瓣种质APL01为父本杂交,对无花瓣及矮秆等性状进行多代定向选择,育成APL03种质。该种质群体无花瓣株率迭100%,单株无花瓣度〉90%,植株高度130—140cm,单株有效角果数〉400个,种子含油率高达43%-47%,兼有抗倒伏、抗耐菌核病等特性,成为培育适于全程机械化作业栽培油菜新品种的基础材料。

  • 标签: 甘蓝型油菜 无花瓣 矮秆 种质 选育
  • 简介:2004年8月13日Science发表了我国青年科学家唐世明为第一作者的题为“果蝇的视觉模式识别具有视网膜位置不变性”的研究论文。年仅33岁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唐世明等人发现和证明了果蝇的视觉具有位置不变性,这一研究成果改变了人们以往对

  • 标签: 果蝇 神经 视觉 改变 视网膜 新突破
  • 简介:向日葵黑斑病(Alternariahelianthi(Hansford)TubakiyetNishihasa)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危害也较大,我国东北三省都有发生,近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向日葵主产区发生严重,因感此病而发生大范围枯死,严重影响向日葵籽实产量和质量.由于向日葵植株高大,化学防治困难,且其它的农业措施对预防此病效果也不明显,所以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的根本方法.通过向日葵品种资源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将为抗病育种提供可靠的抗源.此前,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杨慎之等已经对1990年以前的大部分向日葵材料的抗病虫性做了详细报道,本文是对1990年以来引材料的抗性筛选简报.

  • 标签: 吉林省向日葵 向日葵新 引资源
  • 简介:报道了分离自土壤的一个弯颈霉属记录种,即高山弯颈霉(TolypocladiumnubicolaBissett).其主要鉴别特征是:①在查氏培养基上,25℃,14d,直径达30~35mm,平展;②瓶梗直接着生于菌丝或简单的分生孢子梗上,有再育现象,基部拟椭圆形膨大或球形膨大,(2.6~7.2)μm×(1.3~3.2)μm,颈部细长,常弯曲,(3.0~6.3)μm×0.3μm;③分生孢子单生,柱状至椭圆形,(1.6~3.8)μm×(0.8~1.2)μm,外无黏液层.

  • 标签: 弯颈霉属 高山弯颈霉 分布
  • 简介: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在布拉德福镇边沿的一个小型工业冷却塔内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奇怪的生命形式。经过基因分析显示,这种生物体是科学家从未见到过的,可能是一种的生命形式。

  • 标签:
  • 简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工程是近年来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成基因,已经合成了100多种"非天然”的天然化合物,为筛选抗生素开辟了的途径.本研究以糖多孢红霉菌A226基因组DNA为模板,先用PCR扩增出红霉素合成基因eryKR6两侧片段,再用重叠PCR将其拼接成去除KR6的约3.2kbDNA片段,并克隆于pWHM3载体,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WHM2201.用PEG介导将pWHM2201转入糖多孢红霉菌A226原生质体.PCR鉴定和生物活性检测均显示pWHM2201已重组到红霉素合成基因位点.在无抗性R3M斜面上生长两代后,制备重组体原生质体,并涂R3M平皿.利用PCR筛选出KR6敲除的突变体糖多孢红霉菌M.

  • 标签: 酮内酯类化合物 3-去氧-3-羰基-红霉内酯B 基因工程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