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创伤应激障碍(PTSD)是临床上常见的应激反应,多见于重大创伤,具有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颅脑损伤是引起PTSD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针对颅脑损伤PTSD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颅脑损伤PTS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颅脑损伤与PTSD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以及药物和心理治疗中的进展和面临的困难进行综述,以期为颅脑损伤PTSD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 简介:善学者,也必善问。在学习'蛋白质鉴定实验'时,有很多学生对于实验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及现象产生疑问。对此在学生现有的操作能力下,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对实验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问和实验现象进行再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实验 疑问 再探究 分析
  • 简介:以50份河北省大豆地方品种为材料,通过两年对12个农艺性状鉴定和30个SSR位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83,数量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20.15%,30个SSR位点平均等位变异数5.03,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61,参试材料遗传距离平均0.869。利用Bayesian模型将参试材料分为4组。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或不同熟期类型间没有显著相关。

  • 标签: 大豆 多样性 遗传基础
  • 简介:我国现行的基础医学教育制度存在种种不足,作为一名基础医学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 标签: 基础医学 教育 改革 制度 中国 理论
  • 简介:本文综述了有关“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内容新颖,可读性强,有很大参考价值。由于篇幅有限,分别在本刊第五、六期登载。

  • 标签: 基础研究 干细胞 参考价值 可读性
  • 简介:本文综述了有关“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内容新颖,可读性强,有很大参考价值。由于篇幅有限,分别在本刊第五、六期登载。

  • 标签: 基础研究 干细胞 参考价值 可读性
  • 简介:近年来许多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医学高职及高专教材,笔者注意到一些基础医学课程教材的名称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现提出来与大家商榷。例如;将《人体解剖学》取名为“正常人体结构”或“人体结构学”,《人体生理学》取名为“正常人体功能”或“人体机能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取名为“正常人体学”或“人体结构生理学”,

  • 标签: 基础医学 课程教材 名称 人体生理学 人体结构 人体解剖学
  • 简介: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而治疗性血管新生为这类疾病的攻克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由其分子基础,谈到临床应用,综述了血管生成的过程与机制,促进血管新生的主要因子,以及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理论基础与主要策略,进而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对治疗性血管新生临床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前景等方面略作探讨。

  • 标签: 临床应用 治疗性血管新生 缺血心肌 分子基础 缺血性心脏病 血管生成
  • 简介:在信息时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发生巨大改变。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导致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高效实现分层教学。翻转课堂,使得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翻课堂模式,探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路。

  • 标签: 翻转课堂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模式
  • 简介:“从肠抑胃素的基础研究到瘦素的药用开发”一文,原在《生理学报》第65卷第5期上刊登,本期《生理通讯》转载此文,以飨读者。

  • 标签: 药用开发 基础研究 瘦素 生理
  • 简介:目的:比较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与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烧伤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烧伤残余创面患者80例,采用自体对照的研究方法,每例患者选取2处烧伤残余创面,随机分为EGF组和GM-CSF组,EGF组采用rhEGF凝胶治疗,GM-CSF组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观察用药的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选择8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切取创面边缘组织标本,病理学观察用药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及毛细血管数。结果:与EGF组相比,GM-CSF组用药治疗7、14d创面愈合率明显升高(P〈0.05);EGF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6.23±4.15)d,明显长于GM-CSF组的(12.39±2.16)d(P〈0.05);用药治疗7、14d,两组的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EGF组的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均明显低于GM-CSF组(P〈0.05)。结论:rhGM-CSF比rhEGF更能促进烧伤残余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可能与其更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或迁移,加快毛细血管的生成有关。

  • 标签: 烧伤 表皮生长因子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创面愈合
  • 简介:将大葱种子干燥成1.8%-10.5%的不同含水量。在50℃、35℃、20℃和-18℃条件下密闭贮存16个月。通过对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种子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不断升高,但在20℃和-18℃的差异不明显。在50℃下含水量为1.8%~6.6%的种子。5种脂肪酸含量明显大于含水量为7.4%-10.5%的种子。

  • 标签: 种子 超干燥 保存 脂肪代谢
  • 简介:“与临床研究相比,基础研究的竞争更多集中在国际舞台上。所以说,基础研究的论文应该尽可能在国际干U物上发表,而临床研究的文章,比如对某个病例介绍与分析,或许在国内发表的影响力更大。”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作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应将“视线”放在国际上。

  •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基础研究 国际 科研人员 临床
  • 简介:通过对湖北省河自然保护区多孔菌调查采样,鉴定出隶属于31个属的62种多孔菌,并列出名录。全部种类均为该保护区首次报道。其中,苹果薄孔菌、白黄小薄孔菌、紧密蜡孔菌、干环褶孔菌、长囊锐孔菌、淡黄针层孔菌、淡黄裂孔菌、白干皮孔菌和薄皮干酪菌是该地区的常见种类。河自然保护区多孔菌主要是世界广布种和温带种类,少数亚热带种类如亚拉巴马全缘孔菌、纸全缘孔菌和拟浅孔大孔菌等也有出现。

  • 标签: 非褶菌目 木生真菌 分类
  • 简介:目的研究隐球菌脑膜炎治疗菌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电镜检查在隐球菌活力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8例经过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8周,脑脊液中仍然可以查见隐球菌的患者,采用透射电镜对其脑脊液中的隐球菌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隐球菌菌体结构都显示了明显的变异:菌体大小差异显著,菌体形态变化明显;荚膜结构紊乱,菌体内可见空洞状或多个巨大脂滴,部分菌体胞膜破损,胞浆溢出。结论隐球菌脑膜炎治疗虽然脑脊液中还存在菌体,但是菌体的超微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提示菌体活力降低或死亡。电镜检查可以作为隐球菌活力判定的一种有效手段,提高隐球菌脑膜炎疗效判定的准确性。

  • 标签: 隐球菌 电镜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观察血清胆固醇对绝经前、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用常规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CHOL);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前后位正位总体(L1—4)、左侧髋部总体、股骨大转子区、股骨颈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结果:胆固醇与绝经前女性L1—4和Ward’s区骨密度呈负相关,与绝经女性BMD无关,校正年龄和BMICHOL与绝经前、女性BMD均无关。结论:胆固醇对绝经前后女性骨密度可能无影响。

  • 标签: 胆固醇 绝经 女性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鼻唇沟扩张瘢痕皮瓣或瘢痕皮瓣修复烧伤鼻翼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烧伤鼻翼缺损患者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6~64岁,平均35.3岁。其中面部深Ⅱ度烧伤12例,Ⅲ度烧伤6例;病程8个月~7年。应用鼻唇沟扩张瘢痕皮瓣修复11例,鼻唇沟瘢痕皮瓣修复7例。缺损面积最大者为1.8×2.5cm2,最小者为0.7×1.3cm2。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18例鼻翼缺损患者外观均明显改善,皮瓣外形不臃肿,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术后鼻部瘢痕不明显,供区鼻唇沟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保留残存鼻翼的解剖结构,利用鼻唇沟扩张瘢痕皮瓣或瘢痕皮瓣重建鼻侧背部结构,是鼻翼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

  • 标签: 鼻唇沟瘢痕皮瓣 鼻翼缺损 修复 烧伤
  • 简介:于盛花期对66份种质进行湿害处理,结果表明:湿害对单秆型和分枝型种质的产量性状影响差异明显,对单秆型芝麻产量性状的影响(湿害指数值)大小依次为单株种子干重(69.18%)〉蒴果数(67.48%)〉有效果节数(49.10%)〉有效果轴长度(45.69%)〉株高(16.40%),对分枝性芝麻的影响依次为分枝有效果节数(65.96%)〉分枝蒴果数(64.73%)〉总蒴果数(52.01%)〉单株种子干重(49.92%)〉主茎蒴果数(41.66%)〉主茎有效果轴长度(37.57%)〉有效分枝数(34.21%)〉主茎有效果节数(20.12%)〉株高(15.43%);湿害对三蒴型芝麻的侧位蒴果影响较大,对单秆三蒴型芝麻的影响为侧位蒴果数(92.25%)〉中位蒴果数(50.25%),对分枝三蒴型芝麻的影响为分枝侧位蒴果数(92.86%)〉主茎侧住蒴果数(69.14%)〉分枝中位蒴果数(44.17%)〉主茎中位蒴果数(32.97%)。根据相对湿害产量可以将供试种质聚为耐湿与不耐湿二大类,不耐湿类型种质61份,占92.42%;耐湿类型种质5份,占7.58%,为竹山白芝麻、西平二郎花、阜南芝麻、嘉兴紧口黑和麻城黑芝麻,可作为耐湿种质加以利用。

  • 标签: 芝麻 湿害 盛花期 株型 产量性状 耐湿性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运用手托法对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出生早期进行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346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手托法组、常规组。手托法组新生儿出生采用手托法进行处理,常规组新生儿出生按新生儿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新生儿胃食管返流误吸(GER-A)以及轻度窒息的发生率。结果:手托法组1680例中无一例发生GER-A,常规组1780例中有6例发生GER-A,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托法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为2.86%,常规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为4.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出生采用手托法进行即时处理可以有效预防GER-A的发生,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是有效治疗新生儿轻度窒息的一种手段。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 标签: 手托法 新生儿胃食管返流误吸 新生儿窒息
  • 简介:应用乙醇浸提法采集受红腹柄天牛不同程度危害的罗浮栲韧皮部和叶片,测定其中黄酮的含量,并分析黄酮含量的变化与红腹柄天牛虫害为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害虫危害季节罗浮栲的韧皮部和叶部中黄酮含量随不同受害程度而不同。与未受害的相比,受轻、中度害的植株黄酮含量显著增加;在害虫休眠季节,罗浮栲黄酮的含量在不同受害程度及未受害植株间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天牛取食为害是刺激罗浮栲产生黄酮应激反应的直接原因。

  • 标签: 罗浮栲 红腹柄天牛 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