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省份分组-花型分组-聚类-分组法构建了葡萄核心种质,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葡萄品种在生产上和雄株葡萄在科学研究上的作用,把未进入核心种质的葡萄品种和雄株葡萄也并入核心种质。该核心种质包括48份资源(占资源总数的31%),其中来自吉林省的资源18份(占37.5%),黑龙江省的资源29份(占60.4%),辽宁省的资源1份(占2.1%);两性花资源22份(占45.8%),雌能花资源21份(占43.8%),雄株5份(占10.4%)。除出汁率外,其他性状的符合度达72%以上;除果粒质量外,其他性状的变幅吻合度达79%以上。以上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核心种质较好地代表了评价的葡萄资源。

  • 标签: 山葡萄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 简介:杜氏毛孔菌和梨生毛孔菌是中国新记录种。杜氏毛孔菌发现于云南中部,生长在石栎树的根部。梨生毛孔菌发现于湖北和湖南省,生长在阔叶树的林地上。笔者根据采集的材料对这2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杜氏集毛孔菌 梨生集毛孔菌 锈革孔菌目 分类
  • 简介:以14份海南黎族聚居区的栏稻为研究材料、以原产于中国的69份亚洲栽培稻和110份普通野生稻为对照组,分别对核中SSⅡ基因、ITS基因和Ehd1基因、叶绿体中ndhC-trnV基因以及线粒体中cox3基因等5段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序列多样性和单倍型,并揭示海南黎族聚居区栏稻的起源地和驯化过程。结果表明,黎族聚居区栏稻的基因多样性低于亚洲栽培稻,而亚洲栽培稻的基因多样性低于普通野生稻;85%左右的栏稻为偏粳型;栏稻与广东和湖南的普通野生稻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海南的普通野生稻的亲缘关系较远,推测黎族的栏稻可能起源于广东和湖南的普通野生稻。

  • 标签: 黎族 山栏稻 SNP 基因多样性 起源 演化
  • 简介:报道了产自浙江省天目自然保护区的2种多孔菌:塔斯马尼亚小集毛孔菌Coltriciellatasmanica和凹形栓孔菌Trometesectypus,2种多孔菌均为中国新记录种,根据所采集的材料对这2种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

  • 标签: 浙江省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多孔菌 分类
  • 简介:从宁夏六盘山区的多个生境中采集了隶属于地卷目(Peltigerales)3科5属的16种地衣,分别为环纹瓦衣(Coccocarpiaerythroxyli)、球胶衣(Collemacoccophorum)、坚韧胶衣珊瑚变种(C.tenaxvar.corallinum)、砖孢胶衣(C.subconveniens)、亚石胶衣(C.subflaccidum)、亚洲猫耳衣(Leptogiumasiaticum)、伯尔特猫耳衣(L.burnetii)、猫耳衣(L.menziesii)、土星猫耳衣(L.saturninum)、犬地卷(Peltigeracanina)、平盘软地卷(P.elisabethae)、多指地卷(P.polydactylon)、裂芽地卷(P.praetextata)、地卷(P.rufescens)、双孢散盘衣(Solorinabispora)和凹散盘衣(S.saccata).其中,亚洲猫耳衣和伯尔特猫耳衣为中国北方新分布种,球胶衣为中国西北新分布种,其余13种均为宁夏新记录种.地卷目地衣在六盘山区分布稀少,且表现出对较为阴湿生境的偏好.Abstract:Sixteenspeciesbelongingto5genera,3familiesofthelichenorderPeltigerales,viz.LeptogiumasiaticumandL.burnetiinewtoNorthernChina,CollemacoccophorumnewtoNorthwestChina,Coccocarpiaerythroxyli,Collematenaxvar.corallinum,C.subconveniens,C.subflaccidum,Leptogiummenziesii,L.saturninum,Peltigeracanina,P.elisabethae,P.polydactylon,P.praetextata,P.rufescens,SolorinabisporaandS.saccatanewtoNingxiawerecollectedinvarioushabitatsofMt.Liupan.PeltigeraleanlichensaregenerallyrareinMt.Liupanandshowapreferenceforshadyandhumidhabitats.

  • 标签: 中国西北 宁夏 六盘山 地衣 Order 胶衣
  • 简介:植物作为一种传统的害虫治理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性也随着时间推移日益凸显。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特点、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综述了诱植物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以香根草为例具体说明了诱植物的应用方法,为诱植物的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诱集植物 生态系统 生物防治 研究进展 香根草
  • 简介:目的对2-12月龄封闭群五指小型猪的部分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常规方法测定五指小型猪血液的19项生理和12项生化指标,统计分析各指标间的性别差异,并与近交系五指小型猪以及其他小型猪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封闭群五指小型猪绝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仅生理指标中的粒细胞分类计数和生化指标中的总胆固醇差异显著。同近交系五指小型猪同类指标比较,生理指标中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相关指标存在差异,生化指标中有6项差异显著。同其他种类小型猪同类指标差异较与近交系五指小型猪间差异明显。结论封闭群五指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稳定,许多生理生化指标接近人类,可能逐步替代犬、猴用于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和生物医学研究。

  • 标签: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对比分析
  • 简介:【背景】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果树上的重要害虫。预测该虫的羽化出土进度、掌握成虫发生动态是指导橘同成虫期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在25℃恒温、室内常温和室外网室3种条件下饲养柑橘大实蝇的蛹,以逐日观察成虫羽化出土数量;在重庆武隆、四川江油等5个地区共设置240个麦克菲尔(MePhail)诱器,以糖酒醋液和水解蛋白为诱饵诱集成虫,得到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出土的逐日数量和橘园成虫诱的逐期数量。【结果】用逻辑斯带模型拟合成虫羽化出土和橘园成虫诱动态,结果表明,成虫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在25℃恒温条件下分别为4月25日、28日和3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6d;在室内常温条件下分别为5月3日、7日和1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8d;在室外网室条件下分别为5月8日、14日和18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11d;橘园诱集成虫分别为6月2日、14日和26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25d。【结论与意义】随着羽化期温度的提高,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期提前,历期缩短,羽化整齐。虽然网室成虫羽化和橘园成虫诱都处于室外条件,但后者的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比前者分别迟了36、30和22d。因此,建议采用室外网室饲养蛹的方法监测柑橘大实蝇成虫的发生期,若仅凭橘园诱集成虫的数据,因其滞后性十分明显,对指导柑橘大实蝇成虫防治的意义不大。

  • 标签: 柑橘大实蝇 羽化出土动态 橘园成虫诱集动态
  • 简介:PCR扩增了胞藻PCC6803的slr1761基因,进一步以PGEM-T为载体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中,构建了P1761质粒。通过DNA体外重组,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插入目的基因片段,构建了既含目的基因上游及下游序列、又携带选择性标记卡那霉素抗性的PK1761质粒。该质粒转化野生型胞藻PCC6803细胞,利用同源重组原理获得了能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基因敲除突变株。对该突变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验证了其基因结构的正确性。

  • 标签: 集胞藻PCC6803 同源重组 基因敲除
  • 简介:[背景]在中国,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经常混合发生,但有关苹果蠹蛾迷向设置对梨小食心虫影响的研究却较少。[方法]在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同时发生的果园中设置2种迷向发散器,使用三角胶粘式信息素诱捕器监测2种昆虫的发生动态,以观察苹果蠹蛾性信息素是否会对梨小食心虫产生诱捕效果或类似的迷向作用。[结果]无论是否设置性信息素迷向发散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均能诱到梨小食心虫的雄性成虫。在2009~2011年的田间试验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的诱量最多能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的1.1倍,占2种诱捕器诱总量的51.7%。在设置性信息素迷向发散器的果园中,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的诱量受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发散器的影响而下降:相比无迷向设置的对照果园,同时设置2种昆虫迷向发散器的果园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内的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总量最高下降了90.9%,梨小食心虫自身性信息素诱捕器内的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总量最高下降了92.4%;在仅设置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发散器的果园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内的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总量最高下降了87.5%,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内的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总量最高下降了60.6%。[结论与意义]苹果蠹蛾迷向发散器对于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存在"迷向"作用。在2种害虫同时发生的情况下使用2种迷向发散器,对于2种害虫能够达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 标签: 梨小食心虫 苹果蠹蛾 性信息素 诱捕 迷向
  • 简介:目的测定封闭群五指小型猪主要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对脏器重量与体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计算出相应的直线回归方程和多元回归方程。方法实验选用6-10月龄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小型猪30头(其中♂16头、♀14头),分别测定体重和7个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通过SAS软件进行脏器系数的性别间比较和各脏器重与体重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性别间比较,小型猪仅有心脏的脏器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公猪的胃脏和母猪的肺脏外,所测脏器重量与体重间均有明显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公猪的肝脏和肾脏,母猪的心脏、肝脏和肾脏对各自体重有影响。结论封闭群五指小型猪主要脏器系数性别间差异较小,其体重与某些脏器重量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 标签: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 脏器重量 脏器系数 相关与回归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室内模拟低温,研究了阿里潜蝇茧蜂雌成蜂、9日龄蛹的致死中温度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雌蜂的砜分别为4℃下6.6149天,7℃下8.1235天,100℃下9.6161天,13℃下5.0257天,且在所有温度下都有死亡率陡升过程。9日龄蛹在不同温度下的LT50分别为4℃下8.4172天,7℃下8.1235天,10℃下13.9949天,13℃下18.4107天;同一温度下的蛹羽化率与保存天数的关系适宜用二次方程拟合。研究认为蛹的耐寒性强于雌成蜂,可以作为低温保存的虫态。

  • 标签: 阿里山潜蝇茧蜂 低温储存 羽化率 死亡率 线性拟合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消旋莨菪碱液对雏鸡形觉剥夺近视眼轴的影响。方法3日龄雏鸡60只右眼遮盖半透明塑料膜,随机分为6组:给药组4组,不同浓度消旋莨菪碱液(0.05%组,0.1%组,1%组,2.5%组),隔天行右眼球结膜下注射,每次给药50μL,共4次;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组,注射方法同给药组;单纯形觉剥夺组,不做干预。8d后观察药物对眼轴的影响。结果2.5%浓度组右眼与左眼眼轴差异显著小于低浓度组及对照组(P〈0.05),给药组未发现组织病理毒性。结论消旋莨菪碱对雏鸡近视眼轴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无毒副作用,有一定浓度依赖性。

  • 标签: 球结膜下注射 消旋山莨菪碱 雏鸡形觉剥夺近视 眼轴
  • 简介:目的高脂诱导建立五指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p-PLA_2)在AS模型血浆和斑块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10只五指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tr)组4只饲喂普通饲料、AS模型(ASmodel)组6只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造模24周。造模24周时,空腹取前腔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Lp-PLA_2活性和成分的变化,并取主动脉进行油红O染色以及取腹主动脉血管行HE染色和IL-6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脂质沉积和斑块病理以及IL-6蛋白表达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观察腹主动脉组织中Lp-PLA_2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AS模型组体重、体质量指数(BMI)、TC、LDL-C、HDL-C、CRP、Lp-PLA_2活性和成分均显著升高(P〈0.05,P〈0.01),同时主动脉脂质沉积明显(P〈0.01)和AS斑块形成,腹主动脉组织中Lp-PLA_2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长期高脂饮食24周能诱发五指小型猪AS,且Lp-PLA_2在参与血管炎症和AS斑块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标签: 五指山小型猪 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炎症
  • 简介:2000年王志均先生90大寿;我去祝贺,先生和师母留我在家吃午饭。饭时尚早,于是天南海北地闲谈。谈到中国生理学会推荐他为名誉理事长一事,他不无感慨地说:

  • 标签: 纪念 中国生理学会 理事长
  • 简介:刘教授是我的老师。从1960年学校创立至1987年他退休离开生理教研室,我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已有三十个年头了。其实,既使他离开了生理教研室,我们还是经常能聆听到他的教诲,受到他的鼓励和支持,有机会随时向他请教。这样算来,我们之间的师生情谊已有四十年了。四十年的漫长时日,他倾心传授了他的一切,他的科学思想和工作作风,

  • 标签: 教学科研工作 老师 生理学 生理教研室 工作作风 科学思想
  • 简介: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编号2006—04012-007)于2006年4月19—26日在成都举办。该项目从1998年至2002年已成功举办了6期,冉教授作为“国际新发性传染病研究员”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做了2年多医学真菌研究,2006年3月又赴荷兰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BS)接受3周的全球真菌学高级研究班培训。邀请国内知名真菌学专家,将国外真菌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融入到传统真菌班是本项目的主要特色。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医学教育 真菌学 临床 基础 讲习班
  • 简介:阳春四月,在美丽的桂林聚积了来自全国各地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中等卫生学校生理学界及企业和出版单位的代表137人,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于2008年4月10日至13日在这里举行。此次会议是中国生理学会自2002年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之后,由该工作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又一次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教学研讨会 生理学教学 桂林 改革 中等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