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弼继承了道家的政治哲学传统,主张君主应以无为的方式去因顺百姓的自然,从而避免有为所造成的“物失其真”、“物不俱存”的弊端。百姓自然状态的呈现作为政治施为的目标,也成为了理解政治秩序的关键。弼认为,万物自己而然的世界是有条理的,万物在相互的制约与影响之中形成了某种秩序。同时,自然也意味着对其自然本性的成就。人的自然之性中包含着欲望,弼并不是要求人们无欲无求,而是不要有超越自然分限的欲望。而且,在弼看来,人的自然欲求作为自然之性的一个面向,也因个体差异而在整体上呈现出多样性。

  • 标签: 王弼 无为 自然 无欲
  • 简介:丑在美学和艺术审美标准里被认定为是美的对立面。随着时代变更,美丑的定义和标准也在不断变化。镛书风的“大、野、率、古、拙”,是“变异、丑拙”的审美趣味,是隶属于审美中的“审丑”领域。其书法当中所蕴含的审丑意识,一方面拓宽了书法的审美领域,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了当代书法氛围内某些书画家与受众盲目走捷径、思想肤浅和低俗的趣味。因此,书法家与受众需要正确看待镛书法中的审丑意识,明辨其审美价值。

  • 标签: 王镛 书法 审丑意识
  • 简介:门以内在证超越之取径,在塘南的思想中,主要有以心证仁、以良知而非情识证性体、以"外"证"内外中道之体"等具体形态。其中,以心证仁体现了门以内在证超越之别于程朱以超越证内在的基本理路;良知情识之别,是江右门之特色所在;而以"外"证"内外中道之体"是塘南本人基于江右、融会浙中的义理创发。

  • 标签: 王门 以内在证超越 孟子观 王塘南
  • 简介:目前通行的弼本《老子》,经文业已经过大幅度的改动,并非弼所依据的文本。通过考察弼注直接引用以及间接表述的经文,可以发现其中与弼今本经文相异的句例基本可以在简帛文本以及其他传世本中找到依据。弼注所引述的经文,与楚筒本、汉简本、帛书本以及傅奕本最为契合,而与河上公本距离最远。弼今本的经文与河上公本最为接近,当受到以河上公本为代表的通行本的大面积同化。

  • 标签: 王弼 《老子》 经注 简帛
  • 简介:戴冕(以下简称“戴”):《语言与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是您最近出版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作品.我注意到您之前的著作中谈“是”与“真”比较多,这两个主题贯穿了您关于亚里士多德和弗雷格的研究,您甚至还直接以“是与真”为名出版过专著.为什么您这次不再专注于这两个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转而开始谈“事实”“世界”这样的东西?

  • 标签: “世界” 逻辑学 清华大学 语言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授
  • 简介:借由魏晋时期道家哲学和佛家哲学两位代表性人物弼和僧肇,在构建自身哲学体系或进行哲学思考的过程中,基于语言使用之自觉和对语言局限性之反思,比较道、释两家在探讨此一问题时的差异.因二人所处时代背景和所要处理的议题的相似性,以及受到对方学派影响之可能性所构建出的共通平台,从三个方面来比较两人在处理此一问题时的异同.一是语言使用的起点,即基于从事注释工作和最高境界的“不可言说”所带来的语言自觉;二是名与实、名与理之间的关系;三是语词使用中信息的传递问题,即对于言、象、意以及言、名、相的讨论.

  • 标签: 王弼 僧肇 名与实 言象意
  • 简介:伏阳(1876-1953),道号复阳子,法名宗生,字妙生,四川渠县人。他曾任成都二仙庵监院、方丈,是成都二仙庵第三代传戒大律师,亦是四川近现代道教界中著名领袖,毕其一生积极地引导四川道教与近现代社会相适应.

  • 标签: 近现代社会 四川 道教 成都 方丈 大律师
  • 简介:儒家的德性观向来是以自我身心的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为己之学。德作为“实得”,强调的是唯有主体才能够承担起道德价值,而完全靠自我的修养则易使本真德性旁落。船山强调知德之难言,即揭露出这一问题。他通过“德”“化”关系从天道向人道的价值转化,阐发个体性和普遍性统一于德的本质内容。在他看来,圣人存神忘迹于天下,不同于道家式的无为,即在于圣人敦仁而逐渐进入仁熟盛德的境界,由此而可以推扩、建构仁之流行感通的人文世界,是内在整体地参与“化”的作用中而自成其“德”,是一仁之体显其大用。德落实到人文化成即是德之无私性和笃实性,德的独知、自成则坚守了儒家为己的成德准则。

  • 标签: 王船山 知德 敦化 存神 盛德
  • 简介:莲教授新著《柬元时期中日绘画的传播与交流》通过传播学、图像学、文献学、考古学、比较艺术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从一个新的层面对柬元时期绘画交流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填补了学术界关于中日水墨画比较研究的空白,为中日两国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提供了全新的发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 标签: 王莲 《宋元时期中日绘画的传播与交流》 禅画
  • 简介:将《正教真诠》与《省迷真原》和《归真总义》比较,可以发现真一、数一、知认、见认等概念先于岱舆使用,这反映出岱舆的著作与同时代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的紧密联系。

  • 标签: 王岱舆 《正教真诠》 《省迷真原》 《归真总义》
  • 简介:4月12日,全国政协民宗委伟光主任一行走访了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伟光主任、全哲洙副主任、罗黎明副主任、杨小波驻会副主任等与“一会一团”领导进行了座谈。

  • 标签: 中国天主教 全国政协 副主任 王伟 杨小波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为基础,在客观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和理论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效应。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西方 当代价值 社会科学 吉首大学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