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众所周知,归纳是一种科学方法;共识则是哲学中所用的一种粗略的方法。这两种方法有些近似,有很多人认为二者是指同一件事物,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本文的目标之一是要指出这个错误,其次是要说明共识并不理想,乃是因为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情况下不得已而用之的粗略办法。下面第一节讨论"归纳"。第二节讨论价值理论。

  • 标签: 价值理论 归纳 科学方法
  • 简介:许多人认为共识就是归纳,其实不然。归纳是指用推理或实验来证实的几个特性间的关系。这关系应该是确定不变的。如果一个事件的二次归纳有不同的结论,这不是归纳本身的错误,而很可能是由于推理的错误或实验的不准确。至于共识,则是指一件事物对一群人相当集中的假设效用。如果这事物对这群人的效用可以量化,共识可以界定为这群人所能获得的假设效用之平均值。但如果这群人所获得的效用价值是分散的,那么就没有共识了。因此,有共识与无共识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这个模糊的共识,可确定为一个数值,称为价值。共识的模糊性,从共识延伸到了价值。价值本身并不一个客体,并不存有,必须依赖一个作为载体的客体之存有而存在。根据主观主义的价值论,我们或可称价值为准客观的。

  • 标签: 归纳 共识 价值 主观主义 客观主义 准客观
  • 简介:由休谟归纳问题引发的对归纳推理的合理性辩护目前主要有三种进路:逻辑辩护、语境辩护和可靠论辩护。这三种进路推进了归纳问题的解决吗?对三种进路的解决方案加以考察和分析后可得出结论:按照怀疑论的要求辩护一般归纳推理的有效性是不可能的、无意义的,但是对特定语境的归纳推理可靠性的辩护是有意义的,也是可能的。

  • 标签: 归纳辩护 逻辑辩护 语境辩护 可靠论辩护
  • 简介:要表达归纳推理结论的不确定性和刻画非单调的归纳推理,并非只能使用概率方法,用概称句和包含概称句的推理来刻画归纳推理是另一种可行且十分自然的方法。

  • 标签: 归纳推理 概称句 概率 非单调推理
  • 简介:<正>在近代哲学史上,休谟看到了人类理性的消极一面和局限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辩护归纳法或一般扩展性推理的疑难。他认为,在人的经验里,没有发现任何东西足以辨明必然联系或因果概念是正当合理的。因而,人们不能由原因必然地推知结果,不能为因果关系辩护。扩展性推理或称扩大知识的推理是以其结论的内容大于诸前提合取的内容为特征的,

  • 标签: 中介逻辑 归纳问题 归纳推理 逻辑系统 推理规则 合取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我国科技发展的主体、目标、动力、方向、途径和战略部署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丰富的具有哲学和实践内蕴的科技思想。习近平科技思想具有六个基本特征,即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性、创新为首要驱动力的创新性、紧跟时代步伐的时代性、广纳互鉴世界经验的开放性、抢占先机的前瞻性、结合具体实践的实践性。习近平科技思想总结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指出当前我国科技进步的现实问题,勾画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蓝图,为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 标签: 习近平 科技思想 特征研究
  • 简介:信息的基本特点是必须依赖于载体而存在,这种依赖性在本体论意义上是随附于载体上,其基本理由有三点:第一,两个物理载体的属性如果存在着物理意义上的不可分辨性,那么载体之上随附的信息也是不可分辨的;第二,信息与载体之间具有典型的不对称性;第三,从不可分辨性和不对称性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信息具有多重实现现象。信息随附性特征的哲学意义在于揭示了,信息在本体论意义上是一种随附性存在,在认识论意义上它是随附于科学。

  • 标签: 信息 随附性 载体 信息哲学
  • 简介:本文尝试采用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剥离的方式对回族民居进行梳理和呈现,即从全国范围内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格局,到'围寺而居,以坊而治'的传统聚居社区组织方式,再到'形散,神不散'的具体民居建筑,三个层面呈现回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三大特征

  • 标签: 回族 民居 建筑文化
  • 简介:1.永远找不到自己的笔;2.永远对自己的发型不满意;3.所有的电器都不看说明书;4.尽量使用自助办理业务;5.使用最多的称呼是同

  • 标签:
  • 简介:公德总是相对于私德而言的。根据对公德的“公”之范围的不同界定,原先的公德就会转变为私德。公德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个体性美德与制度性美德。在个体性美德中,正义具有与其他美德极为不同的特征。我们的公德建设应从个体正义感的培养与制度正义的构建和维系入手。

  • 标签: 公德 私德 制度性美德 正义
  • 简介:本研究采用等级排序的方法,60名被试分别在大、小两种恒定的期望值条件下,对不同风险来源和不同风险水平的抽彩方案进行偏爱排序,以此来检验组合理论有关风险偏爱模式的假设.结果发现(1)被试的风险偏爱模式以单峰模式为主;(2)期望值的大小和不同的风险来源对偏爱模式没有显著影响.通过与美国研究者的结果比较发现,中美被试对于固定收益、中等风险和高风险评为最不偏爱的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风险偏爱 组合理论 中美比较
  • 简介:采用三角验证法对长春180名10.1-15.3岁儿童进行研究,以自然范畴的事物、家庭内外事件和熟悉的文本为测验材料,探测了儿童对图式特征的认知特点。结果发现:(1)儿童对自然范畴、事件、文本图式特征的认知存在三级水平:①成分水平,②成分与整体水平,③整体水平。这三级水平与儿童思维特点相一致并受生活经验或事件的制约。(2)儿童对三类图式特征认知是随年龄的升高而不断提升的,其标志是对图式本质的理解、概括与把握不断加深,到13岁以后儿童对三类图式特征的认知发展迅速。

  • 标签: 图式 特征 认知发展 验证法 三角 整体水平
  • 简介:《孙子兵法》的思维方式代表着我国先秦时期思维发展的正确方向,对构建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学者们对此多有论述。本文从综合的角度,对《孙子兵法》七个方面的思维特征进行整理与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 标签: 孙子兵法 思维特征
  • 简介:现在时兴“音画”,把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结合成新的传播形式。在这里,我们设立“影音传播”栏目作为沟通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中介。而且影视与音乐,现在也是美化大众生活最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美学特征 后现代 无厘头 电影 传播形式 造型艺术
  • 简介:本文把胡适的自由概念分成三个部分进行分析.胡适的自由观带有以社会政治的、消极的和外在的自由为主的特征.胡适在有些问题上也涉及了积极的或内在的自由,但总体上他主张消极而外在的和社会政治的自由,伸张、发挥个性自由、思想言论自由,进而他主张容忍异己的思想和反对党.

  • 标签: 胡适 自由观 独立精神自由 思想言论自由 个性自由
  • 简介:以道信与弘忍为标志性人物的东山法门继承了菩提达摩的禅学精神,启发和成就了中国早期禅宗的总结者和集大成者——六祖惠能。东山法门将在达摩禅学中居于首要位置的佛性本体归结为自心本性,并且试图以“守一”和“守心”的方便形式为普通一般根器的学人提供一种可以普遍遵循、并且贯彻始终的修习模式。东山法门是以“守一”或“守心”的方便形式来贯通本来清净的心性本体与扫相离妄的般若空观的方法和精神的。后来惠能继承了东山法门“即心是佛”的心性本体思想,同时非常强调自性本有般若之智,以佛性本体与般若方法在当前一念心上的直接合一,扬弃了“看心看净”的方便模式,基本上完成和构筑了中国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论和实践特征

  • 标签: 守一 守心 看心 看净 佛性本体 般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