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个早春二月,在当时苏联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出生了一个男孩。这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所以,男孩一出生,他艰辛的童年就开始了。男孩的家里有6口人,他们全家挤在一起,住在一间破旧的小屋子里,男孩的家里除了农庄里分的一头奶牛之外,就没有什么别的值钱的东西了。

  • 标签: 总统 农民家庭 30年代 男孩
  • 简介:在老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担任副总统期间,由于公务延误,他被迫在亚特兰大市一家叫做“幽谷”的旅馆里住了一夜。晚上11点钟,旅馆火警报警器响了起来,二楼和三楼的旅客都被要求下到一楼的大厅里集中等待。

  • 标签: 副总统 亚特兰大市 罗斯福 报警器 旅馆 公务
  • 简介:5月20日下午,印度共和国总统拉马斯瓦米·文卡塔拉曼一行,在陪同团团长,建设部部长侯捷,陕西省副省长郑斯林的陪同下,来到化觉寺参观。马良骥阿訇及穆斯林群众热情欢迎总统的来访。马阿訇代表西安穆斯林热烈欢迎总统来大寺参观,并感谢他带来印度人民的友好情意。

  • 标签: 穆斯林群众 陕西省副省长 侯捷 拉曼 良骥 《古兰经》
  • 简介:1989年5月10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哈梅内伊参观访问了牛街礼拜寺。下午一时,当总统的车队抵达牛街礼拜寺时,石昆宾阿訇及三十多位乡老在寺门口热烈欢迎。在石阿訇的陪同下,宾主共同步入会客厅,进行了十分亲切友好的交谈。石昆宾阿訇对总统阁下率团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代表全体穆斯林向他致以亲切的问

  • 标签: 牛街礼拜寺 伊朗总统 内伊 中国伊协 乡老 《古兰经》
  • 简介:美国是一个宗教信仰浓厚的国家。宗教(主要是基督教)的巨大影响渗透到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引起信仰上帝的美国人民的共鸣,历任美国总统都会在就职演讲中或引用《圣经》典故,或效仿《圣经》文体,以增强演讲的感召力和鼓动性。另外,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圣经》用语翻译方面,存在盲目照搬《圣经》中文本译文的问题,造成了中文译文与《圣经》原文的意义和精神上的不对等。为此,本文指出译者应遵循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进行独立翻译,力争最大限度地使译文再现原文的意义、思想和精神。

  • 标签: 美国总统就职演讲 《圣经》 宗教用语 照搬 独立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