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黄夏年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8月,410千字,599页。宝庆丛书之一。本书收集了与中外佛教人物有关的32篇论文,其中多为学术界现在少于研究的人物。例如陕西法门寺文物出土以后,碑文里提到显赫一时的人物。但是在佛教专门记载著名高僧的人物传记书里,都没有记载。作者通过考证与研究,认为此与高僧传的立传原则“以德为本”有关。又如,在中国明代佛教史上,传灯大师中兴了天台宗,重修了智者大师的幽溪道场,再建了高明寺。作者指出了传灯大师指斥儒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是“世间教”和“世间法”。主张“约修以论性”,强调性与修一味,不可分离。

  • 标签: 佛教人物 人物论 宗教文化出版社 智者大师 文物出土 人物传记
  • 简介:中国扬名国内外的资深哲学家和神学家赵紫宸博士在谈论人格时,非常注重人的一种意识、体验理解和心灵境界及伦理道德,并且常涉及《圣经》,结合宗教教义,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因此他的宗教人格论成为其人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成为他思考和阐述人格的一个重要特色。它对我们全面深入地探研赵紫宸博士的宗教神学思想,开掘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释放人性,尊重、建立、健全、塑造人格,净化心灵,寻找人生意义,实现自我价值,丰富和发展中国伦理学和基督教伦理学,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赵紫宸 宗教人格论 《圣经》 基督教 伦理学 上帝
  • 简介:作为著名道教画家,赵孟頫创作的道教人物画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立足详实史料,细致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了赵孟頫创作的道教人物画作品以及作品的产生、流布等情况。

  • 标签: 赵孟頫 道教 人物画 图像
  • 简介:当代佛教的主流是人间佛教思想的弘扬与实践,已故真禅大和尚乃是其中倡导与实践人间佛教思想最为积极有力者之一,贡献很大,影响广泛。这与他亲近现代高僧大德,广学多闻,对佛法有深刻领会相关;这也关系到现代佛教发展的大势和真禅长老身处中国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并作为上海佛教重要领袖相关。真禅长老的许多著作都关注了佛教与人生的密切的关系。他认为,凡夫众生应该藉假修真,因此必须爱惜寿命,积累福德而学佛证道,又要不离世法大作利生事业。真禅法师把佛法、养生和人间事业冶为一炉,主张出家人要以自己的努力,创造人间乐土,出家禅僧要坚持“农禅并重”;在自身精进不已的同时,又要发扬大乘佛教慈悲众生的精神,贯彻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教义。真禅法师最后的十几年一直在实践着这一最有意义的事业——倡导和实践人间佛教思想。

  • 标签: 人间佛教思想 人生观 佛教发展 大乘佛教 佛法 真禅法师
  • 简介:不少论著都把佛教人生观归入“消极”之列,但却未见有人就此给出严谨的证明,这种颇有独断论之嫌的态度,与科学空前昌明、科学精神异常发育的现时代是不相容的。另一方面,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问题正受到全社会日益广泛的关注。不言而喻,卓有成效的弘扬必须植根于对传统文化的准确理解。佛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作为佛教伦理基础的佛教人生观,不仅在修持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即使在今天仍极富现实意义。

  • 标签: 佛教人生观 妙法莲华经 佛门弟子 四无量心 菩提 无自性
  • 简介:斐奇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神学家、哲学家和人文主义者,他的神学带有浓烈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色彩。本文通过梳理斐奇诺的人文主义思想背景和主要特征,介绍了他的非主流人文主义享乐观、人生的目的在于回归上帝的论断和提倡"古代神学"等三大人文主义特点,初步说明了其基督教人文主义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 标签: 斐奇诺 基督教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享乐观 古代神学
  • 简介:北宋四大书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不同程度皆濡染佛禅,其中苏黄为最,但真正看得破放得下成就正果的却是有洁癖、有书画癖、有砚石癖的米芾。黄庭坚虽然亦学佛有成,但其摆脱尘俗、洒脱自如之禅风远不如米芾,苏轼当然更在其次了。

  • 标签: 黄庭坚 苏轼 人物 佛禅 米芾 北宋
  • 简介:【本刊讯】2015年10月16日上午,由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新疆爱国宗教人士培训班一行65人到访中国伊协,受到杨志波副会长、巴拉提·拉吉甫副秘书长的热情接待。座谈会上,杨志波副会长首先代表中国伊协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从中国伊协的成立、宗旨、作用、具体开展的工作,以及我国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等各个方面向学员作了介绍。希望大家利用学习机会,开阔眼界,提高学识,坚持"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解好经、讲好经,旗帜鲜明地反对暴力、恐怖与极端,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60N年为契机,抓住发展柳遇,为建设美丽的新疆做出贡献。

  • 标签: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爱国宗教人士 培训班 中国 中央民族大学 副秘书长
  • 简介:记者:大谷武先生,请问,您对中日佛教交流现状有什么基本看法?大谷武:回顾近5年来中日佛教交流的历史,我相信,现在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美好的时代,两国佛教界乃至两国各方面的友好关系都会取得进一步发展。但这是就整体的发展前景而言,事实上,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日本战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对于历史很缺乏了解,对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不了解,不清楚日本侵略中国这个史实,更不知道对中国人民所蒙受的那场

  • 标签: 日本佛教 佛教交流 佛教文化 日本年轻人 中国佛教界 日本侵略
  • 简介:道教绘画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内中许多精品杰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历来备受推崇。可惜的是,明清以至近现代,道教绘画艺术停止了发展的步伐,罕有原创佳作问世。深可庆幸的是,际此国运昌盛时代,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戴敦邦道教人物画集》,在空前的高起点上,填补了这数百年的空白,为道教绘画艺术发展史续书了精彩厚重的一页。

  • 标签: 画集 人物画 绘画艺术 绘画创作 原创 空白
  • 简介:<正>《反腐廉与社会发展》一书是对反腐廉难题细致观察、深入研究、大胆探索的力作,它为系统研究反腐廉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它至少给我们以下的启示:一、反腐廉是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腐败利用我们体制、机制、法制中的弊端,正一步一步向我们逼近;腐败不仅击中了我们队伍里的意

  • 标签: 反腐保廉 精神文明建设 体制改革 反腐败斗争 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简介:<正>新近推出的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之一——《反腐廉与社会发展》一书,对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及落实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将起一定的作用,其意义深远。反腐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何阶级社会都有腐败现象,资本主义社会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也如此。我认为反腐廉的关键是治本。

  • 标签: 反腐保廉 精神文明建设 腐败现象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发展
  • 简介:生大帝姓吴,名李(音tao滔)也称吴真人、大道公、吴真仙、花轿公及英惠侯。宋代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人,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卒于景祜三年(1036年)。吴李是一位信奉道教的民间草药医生,因攀崖采药时不慎跌落深渊身亡。他治病时无论病人贫富贵贱,皆济世为怀。死后受人怀念崇拜,被称为“健康保护神”。在福建同安和漳州分别建有白礁慈济宫和青礁慈济宫,为闽南第一大民间信仰。

  • 标签: 中国 台湾省 宗教信仰 保生大帝 道教
  • 简介:<正>《反腐廉与社会发展》一书,对当代中国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腐败问题,作了古今中外的纵横比较与系统研究,确属适时应运之作。对于腐败产生的根源,作者从社会政治法制、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思想文化方面作了切中要害的阐析,可谓抓住了根本。笔者就书中提及的两个问题谈点感受:一是法制上的漏洞。就我国而言,廉政立法上的欠完善仍是其中的一大漏洞,因为这是有效执法的前提。诸如,目前我国长期性、基础性、防范性的廉政立法较少;廉政立法缺乏整体规划,配套性较

  • 标签: 德法相济 廉政立法 反腐保廉 社会经济利益 领导干部 法制与道德教育
  • 简介:清华简《训》篇自面世以来,学人们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释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综合大家的工作,间出己意,对《训》篇作一系统的解读分析。不妥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 标签: 清华简 《保训》 哲学 中国
  • 简介: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以及基督教传教史上,以法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华的教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代中国的历次教案与教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天主教和基督教内部本地化进程的迟缓与教权也有一定的关联。由于教权将教会置于近代西方殖民主义政治的构架之内,因此,中国社会各阶层以及教会内部各类人士对保教权也有过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 标签: 基督教 中国 保教权 法国 意大利
  • 简介:在天堂的众圣人中,我最喜爱和热心恭敬圣母玛利亚及大圣若瑟;此外,就是圣女婴孩耶稣德肋撒。圣女小德肋撒以单纯诚挚的爱发明了“神婴小路”,她虽然仅有24岁短暂的生命历程,生活在隐修院中,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灵修方面的佳言懿行,她深受我们的敬爱,她的德表值得

  • 标签: 德肋撒 圣女 圣母玛利亚 隐修院 圣保禄 成圣
  • 简介:清华大学入藏的战国竹简中,有一篇周文王告诫嗣子的遗言,整理者题名为《训》。《说文》云:“训,说教也。”《左传·文公六年》云:“告之训典。”杜预注:“训,先王之书。”《国语·楚语》云:“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全文共十一简,基本完整,现将原文用通行字体转写于下:

  • 标签: 古代思想 竹简 战国 清华大学 《说文》 周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