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李先波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撰文认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中有关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的论述,被有的研究者冠之以“民主手段论”,这实际上存在脱离语境、特定指称对象和历史背景之嫌。事实上,毛泽东《正处》一文的相关论述涵盖了民主与集中、民主与专政两个范畴。

  • 标签: 民主与集中 毛泽东 手段论 哲学社会科学版 大学学报 矛盾问题
  • 简介:西方民主核心价值观生长于欧美资本主义文化,其实质是以"私"为核心的个人主义民主核心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核心价值观正在将个人引向精致的利己主义和理直气壮的个人主义,将国家引向碎片化、极端化、民粹化,将人类引向战争。然而,由于欧美资本主义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强势地位,西方民主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造成了语境之困。

  • 标签: 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 核心价值观
  • 简介:自由主义强调私人的自主权利,主张通过公民选举精英的民主模式来治理国家。在对个人自由的看护上,它寄希望于精英们的德性。相反,共和主义把民主视为一种整合社会的政治性组织,这种组织以全体公民的道德和伦理自觉为基础。哈贝马斯指出,自由主义赋予民主的规范性意义太弱,而共和主义赋予民主的规范性意义则太强,不具有事实上的生命力。据此,他提出了商谈民主概念。商谈民主是一种中立性的民主,它既对自由主义的私人自主权利保持开放,同时也积极吸纳共和主义的公民道德和伦理主张。这种中立的德性姿态,使商谈民主有效地调和了存在于自由主义、共和主义民主中的事实性与规范性之间的张力。

  • 标签: 自由主义 共和主义 商谈民主
  • 简介:邓小平的协商民主思想渗透着深深的民生关注取向,对民生问题的处理贯穿了协商民主的参与精神、稳妥意识和人民价值归宿。从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政权组织原则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与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其协商民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为重要的思想根基和理论来源。邓小平的协商民主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协调优化社会关系,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增进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社会共识;强化民主监督,有助于提高民主质量,推进国家在协同治理中不断趋向善治;促进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有助于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中实现公共决策的最大效能。结合邓小平的协商民主思想,要在以促进民生为重点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安排、以开放包容的统一战线为协商民主壮大发展载体、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协商民主开拓发展空间、以融入市场经济元素为协商民主注入发展动力等方面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未来发展。

  • 标签: 邓小平 协商民主 民生关注 民主决策
  • 简介:“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之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对人民幸福问题高度重视。人民幸福不仅具有目的性价值,而且具有手段性价值。提升人民幸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减少人民痛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人民幸福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手段,社会怨恨是社会动荡和社会溃败的深层根源。正确认识人民幸福的双重价值对于当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民幸福 目的性价值 手段性价值 社会转型
  • 简介:通过阐释在最近的组织美学研究中社会学议题的原则,本文揭示了组织美学与组织民主的关系问题;讨论了组织社会学和组织理论中多样化的创新性方法和研究模式,特别是讨论了日常工作生活中具有艺术和美学特征的组织分析方法。通过将组织生活美学维度涵括进来的方式,作者认为组织美学的社会协商研究,暗示着我们应扩大日常工作生活中组织的公民和民主的标准。

  • 标签: 组织美学 社会协商 组织民主
  • 简介:毛泽东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灵魂与核心,是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入门之学”。深入探讨毛泽东人民观的来源,从毛泽东的实践探索中积极挖掘毛泽东人民观的当代价值,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毛泽东 人民观 当代价值
  • 简介:邓小平民主集中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党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系。依据其内在的规律性,可将这一历史过程分为萌芽、孕育、形成与发展四个阶段。

  • 标签: 民主集中制思想 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 建党思想
  • 简介:习近平批示重温毛泽东的著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习近平的批示蕴含两个重要思想:党委书记要带头讲团结,在集中统一的基础上保证决策高效;党委决策要民主,要充分发挥党委成员、下级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两个重要思想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有着一脉相承的思想关联,同时也是对毛泽东党委决策民主化思想的重要发展。

  • 标签: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民主集中制 党委决策民主化
  • 简介:好的制度实施需要科学的步骤和严细的程序支撑,否则将形同虚设。作为党和国家'第一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在执行过程中因其实施步骤与程序设置尚缺乏较清晰的理论表述,在实践中显现出缺乏操作性、规范性、严肃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民主集中制的实施步骤和程序设计无疑成为其能否有效贯彻的关键环节。本文尝试从操作层面的角度,对地方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实施和运用民主集中制步骤与程序的预设进行了一些探析,以便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提高民主集中制的质量和实效。

  • 标签: 民主集中制 实施步骤与程序 预设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史、国史的现实借鉴意义和育人作用,他特别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他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①这就科学地指明了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

  • 标签: 人民共和国 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 尊严 维护 辩证统一关系
  • 简介: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国家的创新发展需要国家和人民的创新意识,更需要在这种意识之下形成的普遍品质。只有当创新成为人们的心理定势和自发意向时,创新才会渗透于并体现在国家和人民的一切活动之中。如此,中国人民才会真正成为创新性的人民,中国才会真正成为创新型的国家并走

  • 标签: 心理定势 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进步贡献率 社会环境 课程教育 实现理论
  • 简介:谁不了解中国农民,谁不走进中国农民,谁不融入中国农民,谁就不能在这个农民国度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懂农民,确切的说从毛泽东开始的。重温毛泽东的农民情怀,感悟一代伟人如何从曾经的心怀救国济民于危难的农家子弟到步入统领公务、践行纯洁誓言的历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农民情怀 毛泽东 中国农民 教科书
  • 简介:邓小平和陈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开始交往。他们的交往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尤以长征路上和抗日战争时期较为集中。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的良好工作关系和个人关系,为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邓小平 陈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交往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由中国共产党、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三部分构成,他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生成,随着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的理解和把握的逐步深入,主体不断成长壮大,并且走向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了规律性特征,即主体力量不断壮大,主体自觉性不断增强,主体间互动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 标签: 民主革命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体
  • 简介:传统协商思想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对传统协商思想的融合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继承、内化到逐渐超越的渐进过程.其中,借鉴继承方面,主要体现为发掘传统文化中有重要价值的协商思想;内化吸收方面,主要体现为将传统协商思想与现代协商理论相统一;发展超越方面,则主要体现为对传统协商思想从多层面进行丰富和完善.

  • 标签: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 传统协商思想 继承 内化 超越
  • 简介:中国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是中国政党制度与统一战线的一个传统问题和基础问题.中国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的实质就是形式代表与实质代表之间的匹配和契合程度。当前中国民主党派的代表性.由于与社会脱节,面临如下的转型困境:代表性失衡,即代表过度与代表缺失;代表性趋同,即政党趋同、界别模糊与重复代表;代表性虚置,即形式代表与实质代表的悖论。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政党协商的大背景下.民主党派的代表性建设面临深刻转型,即从形式代表向实质代表转化,从缩影代表到授权代表与行动代表转型。

  • 标签: 民主党派代表性 形式代表 实质代表
  • 简介: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思想并将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其内涵丰富而又深刻: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必须接受来自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监督与批评,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既继承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又在理论上赋予了其全新的时代内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最大的事情','最大的政治';'人民满意不满意'标准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坚守党的宗旨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 标签: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思想 邓小平 党风建设
  • 简介:201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抗战史研究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和地方举行纪念大会、座谈会、研讨会等纪念活动,中央各大报刊发表系列文章,学界充分利用纪念契机深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述评2015年学界对抗日战争研究情况,对于明确研究要求、创新研究方法、整合研究力量、深化抗战史研究非常重要。

  • 标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中流砥柱 东方主战场 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