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格拉哥预后评分(modified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mGPS)评估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腹透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mGPS各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腹透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303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mGPS 0分组234例,1分组27例,2分组42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HR=1.067,95%CI 1.045~1.091,P<0.001)、有心血管疾病史(HR=2.057,95%CI 1.150~3.678,P=0.015)及mGPS 2分(HR=2.456,95%CI 1.338~4.510,P=0.004)是腹透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GPS可用于腹透患者预后的评估,mGPS 2分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腹膜透析 预后 死亡 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拉哥预后评分(GPS)在鼻咽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间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29例鼻咽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TNM分期、病理分型、治疗方案等,计算患者放疗前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GPS。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Cox模型预后因素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临床指标对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中位随访时间89.0个月(5.1~104.6个月),129例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79.8%,5年总生存率(OS)84.5%。放疗后3个月GPS 0、1、2分组5年PFS率分别为85.6%、61.1%、33.3%,5年OS率分别为90.4%、66.7%、33.3%(P<0.01)。放疗后3个月GPS、临床分期(Ⅰ-Ⅲ期∶ⅣA期)及是否同步化疗均与患者PFS、OS相关(均P<0.01)。ROC曲线显示放疗后3个月GPS及临床分期预测OS的AUC值分别为0.694和0.815,两者联合AUC值达0.860。结论放疗后3个月,高GPS是鼻咽癌患者独立预后不良因子,GPS联合临床分期可更加准确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

  • 标签: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格拉哥昏迷(GCS)评分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单纯颅脑损伤患者(60例)当成研究对象,评估患者的GCS评分,根据评分情况把患者分成轻型、中型、重型以及特重型等损伤,根据病情程度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次研究中,5例轻型损伤患者中有1例(20.0%)患者恶化;在8例中型损伤患者中有2例(25.0%)患者恶化;在37例重型损伤患者中有31例(83.78%)恶化;在10例特重型损伤患者中未出现低氧血症。结论在单纯颅脑损伤患者中,格拉哥昏迷评分可快速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确保可根据病情程度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医疗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均下降,应推广使用。

  • 标签: 单纯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CT表现与格拉哥昏迷评分(GCS)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从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来我院脑外科就诊的颅脑损伤患者中11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11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结合脑CT资料进行对照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初次CT扫描阳性率为90.9%,10例(9.1%)CT扫描未发现异常病灶,其中重型患者70例,其格拉哥昏迷评分(GCS)5-8分,特重型40例,GCS2-4分,死亡12例,占10.9%。结果格拉哥昏迷评分(GCS)降低,颅脑CT显示颅内血肿面积增大,说明病情加重;反之,提示病情减轻或明显好转。结论重度颅脑损伤CT表现与格拉哥昏迷评分(GCS)密切相关,两者的变化均能提示颅脑损伤病情发展趋势,可作为脑损伤预后判断指标。

  • 标签: 重度 颅脑损伤 计算机断层扫描 GC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体验的格拉哥抗精神病药副反应评定量表(Glasgow antipsychotics side-effect scale,GASS)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取200例完全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GASS中文版量表评定,信度考察通过计算全样本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效度考评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考评量表结构效度;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中的副反应子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和临床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进行评估,通过GASS与TESS、CGI副反应子量表评分进行相关分析来评价GASS量表的校标效度;以临床标准为参考,计算不同GASS分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划定量表划界分和验证量表的实证效度。结果信度评价: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26,表明量表内部一致性好。效度评价: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到四个主因子,分别命名为锥体外系副反应因子、生殖泌尿系统副反应因子、抗胆碱能副反应因子、过度镇静和心血管副反应因子。GASS量表的19个条目都在主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值(0.531~0.972),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GASS总分与TESS和CGI副反应子量表评分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90,P<0.05,r=0.87,P<0.05)。以临床评估标准为参考在区分轻度药物副反应时划界分为1分时灵敏度、特异度最好,分别为96.3%和70.7%,AUC为0.78;区分中度药物副反应时,GASS总分≥20分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86.3%,84.7%, AUC为0.92;区分重度药物副反用时GASS总分≥41分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2.1%,96.3%,AUC为0.96。结论GASS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反应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情况。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副反应 评定量表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型格拉哥预后评分(mGPS)与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126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ICC患者临床资料,按照mGPS相关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不同评分患者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0分组(58例)术后1、3年生存率为85.8%、52.3%,1分组(41例)术后1、3年生存率为73.2%、23.0%,2分组(27例)术后1、3年生存率为7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GPS、CA19-9、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ICC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mGPS是影响I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GPS是影响根治性手术切除的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管上皮癌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术前炎症指标
  • 简介:目的通过CT灌注成像(CTP)观察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格拉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变化与CTP的相关性。方法动态评定20例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行CT检查明确重型颅脑损伤诊断;并分别在外伤后或术后第2d、7d及14d行CTP检查。分析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GCS评分与脑局部脑血流量(regioncerebralbloodflow,rCBF)、局部脑血容量(regioncerebralbloodvolume,rCBV)及血液通过组织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time,MTT)之间的关系。结果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GCS评分与CBF、CBV呈正相关,与MTT呈负相关。表明患者伤后GCS评分越高,脑组织缺血的程度越低。结论CTP技术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后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状况,rCBF、rCBV和MTT与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GCS评分存在相关性。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CT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格拉哥昏迷(GCS)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共纳入河南省人民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81例,采用尿激酶或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患者随访至溶栓后1个月,根据溶栓后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溶栓后出血组69例与未出血组212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溶栓时长、吸烟、收缩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NIHSS与GCS评分等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相关因素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长、溶栓前凝血酶原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溶栓前GCS评分、溶栓后24 h GCS评分是患者溶栓后出血的独立相关因素(OR=23.318、0.238、17.099、4.561、0.004、0.258,P=0.038、0.021、0.038、0.027、0.006、0.04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长是预测患者溶栓后出血的重要因素(AUC=0.833、0.795、0.714,均P=0.000)。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较差、急性脑梗死时间较长则患者溶栓后出血的风险明显增高,应重点关注并尽早进行干预。

  • 标签: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苏格拉底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讨论,唤醒学生的学问和创造能力刺激他们的想象和智慧。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检验知识与临床知识学习的有机结合,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制盐酸格拉司琼凝胶膏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盐酸格拉司琼凝胶膏剂。采用HPLC法测定膏剂中药物含量,以体外渗透实验考察不同pH值对盐酸格拉司琼透皮特性的影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含膏量、赋形性和黏附性。结果:溶液pH值(范围3.25~8.35)显著影响盐酸格拉司琼的体外透皮特性,pH8.35时的渗透速率最大。凝胶膏剂的药物含量为(0.485±0.020)mg/cm2,含膏量为(81.37±1.02)mg/cm2,体外释放速率为0.9969mg.cm-2.h-1/2。结论:制备的盐酸格拉司琼凝胶膏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值得进一步开发。

  • 标签: 盐酸格拉司琼 凝胶膏剂 透皮特性 含量测定 体外释放度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妇科硬膜外麻醉术后应用格拉司琼预防恶心呕吐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30例来我院进行妇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待患者疾病确诊后均行手术治疗,为预防麻醉术后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分组分别给予患者格拉司琼、甲氧氯普胺进行干预,记录、对比术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该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格拉司琼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较之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妇科硬膜外麻醉术后的恶心呕吐表现,临床采用格拉司琼治疗效果好。

  • 标签: 妇科 硬膜外麻醉 止吐 格拉司琼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盐酸格拉司琼片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甲醇-0.05M醋酸钠缓冲液(70:30,pH=6.0,含0.25%三乙胺)为流动相,以HPLC法测定3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2mg受试片剂后的血药浓度。结果药-时数据经3p87程序处理,得到格拉琼的Cmax为10.6±4.0μ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37±10.2h;消除相半衰期t1/2ke为7.19±4.11h;AUC0→36h为79.9±51.1μL·h^-1;AUC0→∞为85.0±54.5μg·L^-1·h。结论本HPLC方法可快速测定药物血药浓度。操作简洁,分析快速准确。格拉司琼片剂药动学参数表明,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个体变异较大,建议临床使用此药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 标签: 格拉司琼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格拉司琼防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12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化疗药物前后均静注格拉司琼3mg,观察化疗期间及化疗后1—3天出现恶心、呕吐的程度及格拉司琼的毒副作用。结果格拉司琼防治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效率达73.3%—93.3%,少数患者出现困倦、便秘、腹部不适。结论格拉司琼防治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轻微。

  • 标签: 格拉司琼 恶性肿瘤 化疗 恶心呕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拉司琼在肛肠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预防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60例ASAⅠ-Ⅱ级行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20例,术毕均接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0.02mg/kg,最大量1.2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2ml/h,PCA0.5ml/15min。A组术毕静注生理盐水3ml,B组术毕静注格拉司琼3ml,C组术毕静注格拉司琼3ml,同时镇痛泵中加入格拉司琼3ml。结果三组镇痛效果确切,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明显低于A组,B组与C组比较,C组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术毕单次给格拉司琼与联合应用格拉司琼均可有效预防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但镇痛泵中加用格拉司琼的远期效果优于单次静脉用药。

  • 标签: 自控镇痛恶心呕吐格拉司琼肛肠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格拉司琼与甲氧氯普胺联合预防奈达铂化疗所致呕吐及副反应,并与单用格拉司琼相比较。结果格拉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组对化疗所致急性呕吐和迟发性呕吐的有效缓解率均高于单用格拉司琼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格拉司琼与甲氧氯普胺联合可作为预防和控制奈达铂化疗所致呕吐的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恶性肿瘤 格拉司琼 甲氧氯普胺 奈达铂 呕吐
  • 简介:国际奥比组织(ProjectOrbis-ORBIS)是一个致力于为世界各国盲人和眼疾患者恢复光明的国际性慈善机构,它的宗旨是“使全球失明者重见光明”。

  • 标签: 国际奥比斯 组织 眼疾患者 国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