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叉头框蛋白O(FoxO)转录因子属于叉头框蛋白家族的一个亚类,可在慢性炎症反应中参与骨耦联、溶骨性病损的形成以及骨代谢平衡的体内调控。慢性根尖周炎是发生在牙齿根尖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引起根尖周骨质丧失,研究FoxO转录因子在骨代谢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对于为慢性根尖周炎寻求新的治疗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FoxO转录因子对细胞增殖与凋亡、成骨分化的调节作用,以及与炎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叉头框蛋白O 慢性根尖周炎 氧化应激 炎症 成骨分化
  • 简介:摘要TBX3基因其转录调控因子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的器官发生和形态发生学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TBX3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本文将从TBX3的基本结构、生物学功能、表达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目的利用转录技术获得非模式生物黑胸大蠊的大量转录数据,为今后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黑胸大蠊Periplanetafuliginosa进行转录测序。测序结果取阈值e≤10(-10)在SwissProt、NR、KEGG、COG、GO和Pfam等公共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获得黑胸大蠊转录信息数据量13.63G,39576个unigene,总长度32297597bp,最长27693bp,平均长度816bp。共获得61167个注释结果。发现黑胸大蠊单核苷酸的多态性位点(SNP)置换33955个,颠换16561个,找到2666个微卫星序列。结论数量巨大的转录信息为黑胸大蠊新基因的克隆和基因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黑胸大蠊 高通量测序 转录组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转录因子Twist的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预后、耐药以及血管生成等方面都密切相关,表明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Twist基因的结构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转录因子 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下调或过表达FOXR2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正常脑组织标本为模板,PCR法克隆FOXR2基因,并构建FOXR2过表达质粒;Westernblot法检测FOXR2在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用慢病毒系统构建稳定下调及过表达FOXR2的脑胶质瘤细胞株;CCK8实验检测下调或过表达FOXR2对胶质瘤细胞增殖速率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FOXR2基因;WB检测结果显示稳定下调FOXR2的U251细胞株及过表达FOXR2的U87细胞株构建成功。CCK8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96h后下调FOXR2的胶质瘤细胞增殖速率减少45.13%;相反,过表达FOXR2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速率可增加43.98%。结论转录因子FOXR2可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 标签: 脑胶质瘤 FOXR2 增殖
  • 简介:目的Toll样受体7(tolllikereceptor7,TLR7)在识别和介导抗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免疫应答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TLR7rs179016单核苷酸多态性对TLR7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2例健康男性者血液,提取全基因DNA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法检测TLR7mRNA水平,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含有rs179016C、G等位基因的质粒及空白质粒的HEK-293T细胞在培养24h后荧光素强度,分析该位点对TLR7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携带rs179016危险等位基因CTLR7mRNA表达水平低于rs179016G(t=-7.352,P〈0.001),转染含有rs179016G质粒的细胞表达较高强度的荧光素酶活性。结论TLR7rs179016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TLR7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来影响该受体功能的发挥,可能与HCV的易感性和感染转归有关。

  • 标签: TOLL样受体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肝炎 丙型 慢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及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感染的艾滋病患者24例,临床针对艾滋病的征兆及临床表现采取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治疗。结果24例艾滋病患者经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出现的发热、腹泻、皮肤疾病、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等症状均有所缓解,细胞比例倒置现象明显恢复,瓶小板恢复正常。结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其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 标签: 艾滋病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毒副作用,以期更好治疗该疾病。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117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进行毒副作用比较。结果:共出现毒副作用患者43例,其中胃肠道反应21例,比率为48.84%,皮疹、骨髓抑制、脂肪重分布均为5例,比率均为11.63%,乳酸酸中毒2例,比率为4.65%,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末梢神经炎均3例,比率为6.98%,胃肠道反应和其他毒副作用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早期有较多毒副作用,在临床上要加以监测。

  • 标签: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艾滋病 毒副作用
  • 简介:全基因测序是当今遗传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全基因测序是对未知基因序列的物种进行个体的基因测序。1986年,RenatoDulbecco是最早提出人类基因定序的科学家之一。也有人称这一技术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在第五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上,我们邀请到了来自贝勒医学院的于福利教授讲授了有关全基因测序的课题。

  • 标签: 全基因组测序 贝勒医学院 人类基因组 未知基因 定序 热门话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钦州市艾滋病病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AIDS医疗救治疗效评估调查表回顾性分析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的患者在社会人口学因素、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变量上的差异。结果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的患者在社会人口学因素、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变量上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入的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干预、心理支持,提高患者自我意识是保证艾滋病长期规范治疗的可行策略。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服药依从性 社会人口学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 简介:近年来,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突发群体性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急性中毒属于急诊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临床检测及诊断一直存在困难。代谢学作为毒性评价手段具有其独特的优势:①检测样品多为外周性生物体液(如血、尿),并且同一动物或人体可连续观察并多次获取毒物作用后发生、发展、恢复甚至治疗干预等过程的样品;②样品处理相对简单,大多在适当处理后可直接进样;③可根据代谢图谱在不同时期或状态的变化发现毒物的代谢轮廓及特征性生物标志物,且这些标志物的出现一般要早于传统的病理学终点;④生物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往往表征着特定部位或代谢途径的损伤,因而可以较好的了解毒物作用部位及其作用过程。

  • 标签: 代谢组学 急性中毒
  • 简介:目的:探讨P53是否在骨髓瘤细胞中对ran进行转录调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OPM-2、RPMI-8226、U-266、KAS6/1、ANML-6、H-929、MM1.S、MOLP-8中ran转录水平,使用Nutlin-3a培养骨髓瘤细胞株MM1.S24、48和72h后检测ran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ran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使用不同剂量的表达P5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转染MM1.S细胞后检测ran表达水平。结果:在8株人骨髓瘤细胞株中H-929和MM1.S细胞中ran的转录活性最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utlin-3a处理MM1.S细胞后ran转录水平较空白对照明显下降(P<0.05),同时在蛋白表达水平这种变化呈现时间依赖性;P53蛋白表达增多(r=1.00,P=0.06),相应的ran蛋白表达减少(r=-1.00,P=0.04)。表达P5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MM1.S细胞后发现,在质粒增加至25ng后ran转录水平开始下降(P<0.05)。结论:通过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P53转录调控ran转录水平的实验证明了ran是受p53调控的一个靶基因。

  • 标签: P53 RAN 多发性骨髓瘤 转录调控
  • 简介:1概述药物基因学(Pharmacogenomics/Pharmacogenetics,PGx)的概念已存在数十年,其主要目的是明确个体间药物反应差异的重要基因变异。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和计算技术的突破使得PGx研究在近2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电子病历 顶层设计 位点变异 表型组 测序技术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2期
  • 机构: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厄本纳-香槟分校通过学校网站发布消息称,该校一个生化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组挖掘”(GenomeMining)技术搜寻了1万种细菌,仅用4年时间就发现了19种前所未知的天然磷酸盐新产品,每种都有望成为有潜力的新药,其中之一已确认可作为抗生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0期
  • 机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传染病学研究论文,描述了一个可以被装入行李箱并运输到现场使用的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测序监测系统,这个系统在收集样本后24小时内就可以得出结果。该论文还介绍了在西非几内亚最近的埃博拉疫情中成功使用这个系统进行实时监测疫情的案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