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解决布洛芬片生产过程中的粘冲问题,成品质量达到USP及BP标准要求。方法经初步试验筛选出解决本品粘冲及溶出度的4个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筛选出最优处方。结果优化的处方生产过程均未出现粘冲情况,产品溶出度优异,经稳定性考查质量可靠。结论应用羟丙甲纤维素为粘合剂以包裹原料,胶态二氧化硅和硬酯酸镁混合物外配以防上冲粘冲,滑石粉因重下沉以解决下冲粘冲情况,从而全方位防止粘冲现象发生,经验证此工艺可生产出质量稳定的成品。

  • 标签: 布洛芬片 粘冲 处方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力抗衰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单因素比较.对成型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结论对提取工艺及成型工艺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强力抗衰胶囊 提取工艺 成型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安神宁滴丸的工艺,提高该药品依从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制备工艺中的滴距(A)、冷凝温度(B)、滴头口径(C)为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A、B、C三个因素对滴丸成型的硬度,圆整度及拖尾情况均有一定影响,且其影响顺序为主次顺序为C>B>A,其中因素C即滴头口径大小对结果影响有显著性,最佳工艺条件为A2B1C2。即药液温度为80℃,滴头口径内径为3.0mm,外径为4.0mm,滴距为8cm,以液体石蜡油为冷凝液,冷凝液温度为6~10℃,冷却柱长为80cm,通过三批中试,收得率的RSD(%)0.19,产品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K)滴丸剂通则。结论安神宁滴丸工艺稳定,重现性较好,表明该工艺是可行的,本实验结果可供滴丸生产中改进工艺的参考。

  • 标签: 安神宁 滴丸工艺 正交试验 中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鸡内金炮制工艺的改进。方法通过实践来总结鸡内金炮制工艺的改进。结果鸡内金炮制工艺改进后,去除油腻,易于研末。结论鸡内金炮制工艺改进后,鸡内金炮制品质量方面有很大提高。

  • 标签: 鸡内金 炮制工艺 去油 砂烫
  • 简介:目的:利可君合成工艺改进。方法:将中间体先生成钠盐,通过萃取,洗涤,除去残余的苯乙酸乙酯和酯溶性杂质,然后游离获得固态的α-甲酰基苯乙酸乙酯。改进的工艺很好地解决了中间体固化的问题,且纯度非常高,无苯乙酸乙酯残留,继而通过和L-半胱氨酸盐酸盐反应获得的利可君成品。结果与结论:获得高纯度的利可君,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利可君 合成工艺 白细胞减少
  • 简介:目的设计炎琥宁的合成线路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将穿心莲内酯在吡啶中与琥珀酸酐反应,经处理后得到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再在KHCO3和NaHCO3配成的碱溶液中反应形成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结果目标产物的纯度为97.95%,新设计线路的总收率为78.0%。结论本研究采用的路线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较高。

  • 标签: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 炎琥宁 工艺改进
  • 简介:目的优选清半夏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浸出物、总有机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清半夏的炮制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优选出清半夏炮制工艺:蒸制温度130℃、时间60min、白矾用量6∶1。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达到了减毒增效的炮制目的,同《中国药典》2010版方法比较,提高了总酸含量,显著缩短了炮制时间。

  • 标签: 清半夏 正交设计 炮制工艺
  • 简介: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临床常用中药。其性味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具有祛痕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根据丹参酮所含主要成分的性质,本实验按照《中国药典》收载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其所含成分丹参酮ⅡA为指标,对影响丹参酮药效成分提取工艺的重要因素,如乙醇浓度、

  • 标签: 正交实验 丹参 丹参酮ⅡA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筛选最佳的活络效灵丹颗粒剂成型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方法,以颗粒流动性、溶化性、吸湿性等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处方中加入辅料的种类及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药粉与乳糖的比例为17∶13,用95%乙醇溶液制颗粒。结论:确立活络效灵丹颗粒的成型工艺合理、可行。

  • 标签: 活络效灵丹颗粒 成型工艺 单因素考察法
  • 简介:摘要对头孢唑肟钠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7-氨基-3-去甲基-3-头孢烷酸(7-ANCA)为原料,与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胺-乙酰-苯并噻唑硫酯(AE活性酯)反应制得头孢唑肟酸,再与无水碳酸钠反应制得头孢唑肟钠。所得产品质量好,产率达85.8%。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头孢唑肟钠 合成 7-氨基-3-去甲基-3-头孢烷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制何首乌药粉的灭菌工艺。方法以灭菌前后微生物限度和二苯乙烯苷含量为指标,比较湿热、干热和紫外线等三种不同灭菌法的灭菌效果。结果以微生物限度为考察指标,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的灭菌效果较好。但湿热灭菌法后二苯乙烯苷含量降低显著,而干热灭菌法其含量变化小。结论选择干热灭菌法为制何首乌药粉的灭菌工艺,灭菌条件为温度120℃时,灭菌1小时。

  • 标签: 制何首乌 灭菌工艺 二苯乙烯苷
  • 简介:摘要本论文介绍了发酵工艺的工程控制,科学可行的过程控制措施是此类药物研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工艺参数对于终产品的杂质、组份乃至主成分结构等质量特征以及产品收率具有明显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培养基,培养基的作用,重要性即选择的原理和方法。此后介绍控制发酵过程的物理参数、化学参数和生物参数,最后介绍如何对发酵终点进行判断。

  • 标签: 药物 制备 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建立当归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加水量和浸提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优选出的当归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当归药材经乙醇热处理后,加药材10倍量水,80℃浸提1次,浸提时间2h,提取液经除蛋白,浓缩,乙醇沉淀。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可行,为当归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当归 正交试验 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三芪丹颗粒的喷雾干燥工艺。方法应用正交设计法考察进出风温度、浸膏相对密度对产品干粉得率、含水量等的影响。结果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185℃、出风温度80-90℃、药液相对密度为1.07-1.09(60℃热测)。结论该喷雾干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三芪丹颗粒的生产。

  • 标签: 三芪丹颗粒 喷雾干燥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芪茵疏肝颗粒水提取工艺。方法以绿原酸含量、黄芪甲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法确定芪茵疏肝颗粒的最优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0h。结论最优提取工艺可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 标签: 芪茵疏肝颗粒 提取工艺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0mg规格的普伐他汀钠肠溶片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休止角和崩解时限为主要参考指标,优化普伐他汀钠肠溶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确定10mg规格的普伐他汀钠的处方为普伐他汀钠10g,乳糖35g,预胶化淀粉30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6g,羟丙纤维素20g,硬脂酸镁1g,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普伐他汀钠肠溶片。结论此制备工艺简单,所得片剂稳定性好。

  • 标签: 普伐他汀钠 粉末直接压片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考察处方中组分对法莫替丁分散片制剂的影响。以崩解时限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法莫替丁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处方组成为法莫替丁4%,预胶化淀粉76%,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18%,硬脂酸镁1%,甜菊糖1%。所选处方合理,分散均匀性好。

  • 标签: 法莫替丁 分散片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筛选渗漉法提取川贝母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浸泡时间、渗漉速度、收集渗漉液体积、乙醇浓度为因素及条件进行优化;总生物碱中贝母辛作为评价指标,HPLC法测定贝母辛。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浸泡24h,渗漉速度为3ml/(kg·min),收集10倍的渗漉液,贝母辛提得率为0.016%。结论用70%乙醇12倍量浸渍24h,渗漉速改为3ml/(kg·min)提取的,贝母辛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浓度。

  • 标签: 正交实验 渗漉法 川贝母 贝母辛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mg和2mg规格的适合产业化的匹伐他汀钙片剂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休止角和崩解时限为主要参考指标,优化匹伐他汀钙片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确定1mg规格的匹伐他汀钙的处方为匹伐他汀钙1g,乳糖45g、微晶纤维素35g、羟丙纤维素20g,硬脂酸镁1g。休止角为38.3°,崩解时间为6分钟。确定2mg规格的匹伐他汀钙的处方为匹伐他汀钙2g,乳糖45g、微晶纤维素35g、羟丙纤维素20g,硬脂酸镁1g。休止角为39.7°,崩解时间为7分钟。结论此制备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匹伐他汀钙 粉末压片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