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浆基质制品生物活性良好,因其来源于自身,少见不良反应,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再生领域。随着生物医学及材料学的发展,血浆基质制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制备方式、产物特征、生物学性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总结过往研究,系统介绍了血浆基质制品的发展演化历程、理论基础、产物特性及具体成分,并为其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血浆基质 自体血液提取物 血小板 水平离心 组织再生
  • 简介:摘要:生物活性肽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神经系统,本文对乳制品中的生物活性肽进行了讨论,文章首先对常见的乳制品生物活性肽种类进行了介绍,并对各种常见生物活性肽的功能进行了说明,并对当前生物活性肽应用状况进行了探讨,文章后半部分则对当今乳制品生物活性肽的提取从膜分离技术、酶水解以及微生物发酵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说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乳制品 生物活性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身体素质的逐步下降,患病概率直线上升,死因异常增多,我国开始重视医疗保健工作。医药方面,中药炮制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但是如果药品有质量问题,非但没有治愈,还可能危及人的生命,可见药品质量控制十分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液制品主要是通过将多人份血浆进行混合之后,使用特定的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产品,血液制品通常被用在医疗急救以及某些特定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说,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也可以经血浆传播,所以,为了能够最大限度保障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就需要严格按照原则要求,在生产血液制品的过程中,就需要使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对血液制品中的病毒进行灭活处理,去除其中的病毒,制造出健康的血液制品。鉴于此,本文就血液制品制造过程中的病毒灭活方法和去除工艺展开如下探讨。

  • 标签: 病毒灭活 病毒去除 血液制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白芍不同炮制品的芍药苷含量的差异。方法:选取白芍的生品、盐制品、醋制品、酒制品、炒制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生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最高(72.35±0.23),其次为白芍的炒制品(61.32±0.18)、盐制品(60.23±0.21)、酒制品(58.27±0.19)、醋制品(56.37±0.24)。实验结果表明,白芍不同的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由高到低分别为生白芍>炒制品>盐制品>酒制品>醋制品,P<0.05。结论:中药白芍的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由高到低为生白芍>炒制品>盐制品>酒制品>醋制品,传统的白芍炮制工艺中生白芍的芍药苷含量最高。

  • 标签: 白芍 炮制品 芍药苷
  • 简介:摘要宿主细胞残留DNA是指可能出现于生物制品中的来自宿主细胞的DNA片段。用传代细胞株生产的生物制品,其宿主细胞残留DNA可能会传递肿瘤或病毒相关基因,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各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宿主细胞DNA的残留量有着严格的限度控制,同时各国药典也提供数种经典的检测方法。建立合适的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方法有助于监测生产工艺,确保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此文对宿主细胞残留DNA潜在的危害、国内外监管机构对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以及各方法的特点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生物制品 宿主细胞残留DNA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分输血在我国临床上已经普遍应用,对于血液制品需求量的激增对于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监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血液制品质量安全进入到大众视野,成为人民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影响我国血液制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结构血液制品生产环节,进而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治理措施和改善建议,以此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血液制品 质量监管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创面的修复过程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参与调节,但是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强效、长效、价格适中的生长因子制剂,而血小板浓缩制品为临床上创面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选择。从第1代血小板浓缩制品富血小板血浆开始,研究人员致力于优化血小板浓缩制品的性能,让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更丰富的生物活性因子以及更优秀的临床表现,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和浓缩生长因子应运而生。血小板浓缩制品均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提升创面愈合质量的效果。本文旨在对血小板浓缩制品的历史和分类进行综述,对其性质和临床应用进行比较,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对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该领域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 标签: 伤口愈合 富血小板血浆 生物相容性材料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浓缩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在医学不断进步以及输血行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血液制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血液制品是经特异免疫或者有健康人血浆经过分离、提纯或者由重组DNA技术制备的血液细胞有形成分以及血浆蛋白组分,比如人类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以及人凝血因子等等,经常将其用来进行被动免疫预防和治疗。鉴于此,本文就影响血液制品质量安全因素与应对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 标签: 血液制品 质量安全 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 要:血液制品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临床治疗中对于血液制品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但是因血液制品质量问题所引起的医疗事故和风险事件也在不断增多。为了提升临床治疗安全,必须加强对血液制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做好对血液制品质量安全因素的影响和分析,从血液制品生产环境、生产仪器设备、生产原材料、病毒灭活、工艺安全控制、储存运输管理等各方面入手加强对血液制品的质量安全管控,不断提高血液制品质量,尽可能降低血液制品质量安全风险,保证大众人身安全。

  • 标签: 血液制品 质量安全 影响因素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行大血管手术的新生儿使用改良超滤联合血小板、冷沉淀等血制品序贯输注对其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大动脉手术患儿83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超滤,51例)和处理组(改良超滤+血制品序贯输注,32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基本资料、围手术期凝血指标以及术后12、24 h胸腔引流量。结果处理组年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的体外循环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与术前资料相比,对照组患儿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增加,术后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降低(P<0.01),而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APTT、PT、INR明显增加,术后血小板计数和FIB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儿术后12、24 h胸腔引流量明显高于处理组(P<0.01)。结论在新生儿大血管手术中,应用改良超滤联合血制品序贯输注,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减少纵隔出血量。

  • 标签: 新生儿 体外循环 凝血 血制品
  • 简介:摘要创面的有效处理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除了常规的管理和必要的手术,促愈合药物在创面治疗中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分子的富血小板血液制品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且安全的促进组织愈合的治疗方式,在再生医学领域极具发展前景。然而,其因缺乏标准的制备和管理,且所含生物分子的活性不稳定,导致治疗效果参差不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借助生物材料保护和传递富血小板血液制品中生物活性分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这也是创面治疗的研究趋势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富血小板血液制品的类型,随后概述其联合生物材料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最后总结这种联合方法在创面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与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伤口愈合 富血小板血浆 生物相容性材料 再生医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