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肿物中收缩期流速峰值(PSV)能否鉴别乳腺的良性与恶性肿物。方法133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其中,乳腺癌46例,乳腺良性病变87例(包括纤维瘤58例,炎性包块7例及增生性病灶22例),均经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测量PSV,对所有病人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地比较了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之间的PSV差异。结果46例乳腺癌的47个病灶中检出血流信号42个,58例纤维瘤的69个病灶中检出血流信号41个,7例炎性包块和22例增生性病灶中均检出血流信号。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的PSV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独用PSV鉴别乳腺的良恶性肿物是不可靠的,因PSV与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乳腺肿物 彩超 收缩期流速峰值
  • 简介:患者1,女性,23岁,因“发现左下肢肿块7年,左膝皮肤破溃10个月”于2017年10月9日入院。患者7年前曾因先天性动静脉瘘在我科行手术治疗,术后肿块消失,本次入院诊断为左下肢先天性动静脉畸形。MR示左侧大腿中下段前外侧皮肤、肌肉组织广泛的“血管瘤”样改变,伴静脉提前显影(图1A)。

  • 标签: 先天性血管畸形 腔内治疗 先天性动静脉瘘 先天性动静脉畸形 流速 皮肤破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流速碘对比剂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搜集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接受碘对比剂CT增强检查的病例,按碘对比剂的不同流速抽取病例分成4.5mL/s组和3mL/s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5mL/s组发生轻度不良反应8例,3mL/s组发生轻度不良反应5例,均无中度、重度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非离子型对比剂是一种安全、稳定、可靠的碘对比剂,然而碘对比剂的特性,以及注射速率的不同,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掌握检查的注意事项,做好检查流程的每一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不同流速碘 CT增强检查 对比剂
  • 简介:设计一种专门用于监控测量脑脊液、手术伤口的渗出液流速和流量的传感器。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采用低频方波励磁方式和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选出一种最优方案并进行试验验证。样机的测量精度、重复误差等均能满足要求。样机质量稳定,性能能够满足临床对人体体液引流过程的监控需求,为患者术后的护理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的监护手段。

  • 标签: 传感器 滤波器 低频方波励磁、单片机 负压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加热器对术后硬膜外导管止痛泵流速影响的护理对策。方法按手术时间顺序单双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使用硬膜外导管止痛泵。室温<20度时,观察组按常规将输液延长管连接止痛泵后再连接硬膜外导管,同时将入路输液延长管末端嵌入加热器上的加热槽;对照组止痛泵直接连接硬膜外导管。比较两组止痛药是否能持续,匀速,定量地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结果观察组每8小时,止痛泵内的止痛药在预定时间内能持续,匀速,定量完成,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室温<20度,用输液加热器连接硬膜外导管止痛泵,能保证术后止痛药输注速度的精确性。

  • 标签: 止痛泵术后止痛药护理
  • 简介:细菌及病毒性脑膜炎的预后,除了与病因、急性感染期癫痫、高颅压、硬膜下积脓等并发症有关之外,脑灌流的受累所造成的缺血性脑损害,也是致死或致残的原固之一。经颅多普勒(TCD)为脑膜炎病人提供了一种无创性观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方法。110例脑膜炎病人,37%为细菌感染,24%为直

  • 标签: 脑血流速度 缺血性脑损害 细菌感染 脑血流动力学 急性感染期 北京军区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呼气峰流速(Peakexpiratoryflow,PEF)对于调整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案及健康管理工作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按医嘱治疗,观察组患者每日监测PEF指标水平,并调整治疗方案和健康管理,均连续治疗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哮喘控制指标,并对治疗前后PEF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哮喘总控制率(50例,96.15%)高于对照组(42例,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EF指标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态监测PEF指标变化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提高哮喘总控制率,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呼气峰流速 健康管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频谱多普勒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themiddlecerebralarterypeaksystolicvelocity,MCA-PSV)在评价胎儿贫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临床已确诊地中海贫血的孕妇和15例相应同孕周正常胎儿孕妇,测量胎儿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以相应孕周正常值的中位倍数MOM值为单位,分析两组胎儿MCA-PSV的差异。结果地中海贫血组胎儿MCA-PSV均明显高于相应同孕周正常组胎儿。结论胎儿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与胎儿贫血显著相关,对评价胎儿贫血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并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是一种无创、方便、重复性好的新方法。

  • 标签: 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 胎儿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探索人三种视觉状态(定向视觉、闭眼静息及自由视觉)大脑视觉功能区(位于枕叶,简称视区)脑血流和血氧含量的变化。材料与方法选择21名健康志愿者作为被试参与本研究,所有被试经过实验训练和实验测试,以测试阶段数据作为最终评价指标。实验测试按定向视觉、闭眼静息和自由视觉三个阶段进行,在定向视觉阶段获得被试视觉疲劳时间(visual fatigue time,VFT),以VFT为被试三种视觉状态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试开始时间。应用MRI脑血流速(cerebral blood flow,CBF)和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分别测试三种视觉状态中视区脑血流和血氧水平改变。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对组间差异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被试经过训练,VFT延长,训练阶段为(35±15) s,测试阶段为(50±6) s,(P=0.07)。以闭眼静息状态测试值为基线,则自由视觉的视区CBF显著升高(P=0.05)、SWI相位值无显著升高(P=0.10),但定向视觉的视区CBF显著下降(P<0.001)、SWI相位值显著升高(P=0.02)。结论定向视觉视区脑血流和氧饱和度快速下降可能是其容易疲劳的生理基础。

  • 标签: 视觉疲劳 大脑视觉功能区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血流 磁敏感加权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便携式输液泵流速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273例次病人使用便携式输液泵进行5-FU化疗液体流速,对可能影响流速的7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流速正常153例次,占56.04%,流速异常120例次,占43.96%(其中流速增快21例次,占17.50%,流速减慢99例次,占82.50%)。温度、溶液黏度与静脉通道是否通畅是影响流速的主要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影响便携式输液泵流速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整、完善,保证化疗药物准确、及时输注。

  • 标签: 氟尿嘧啶 化疗 输液泵 流速
  • 简介:目的:对一款新型微量注药泵的流速进行质量控制检测,通过与微量注射泵的对比分析,研究其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使用专业的Fluke输液设备分析仪以及指定的输液管路对某品牌注药泵和注射泵的流速精度和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从注药泵和注射泵流速误差比较中发现,流速为1ml/h时,注药泵流速误差范围较注射泵偏大;流速为25ml/h和50ml/h时,两者流速误差基本相当;注药泵的流速随着检测时间趋向于稳定,流速稳定后,检测时间越长,总体误差越小;在第15min时,检测数据符合国家相关检测标准。结论:该微量注药泵结合了输液泵和注射泵的特点,稳定性和准确性均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能够满足临床科室的应用需求。

  • 标签: 注药泵 注射泵 流速精度 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研究非卒中人群中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脑血流流速的影响。方法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及非代谢综合征对照各30名,以经颅多普勒测定其各脑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并进行腹围、血压及生化检查。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后循环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中,中心性肥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血糖升高对血流速度的影响最显著,尤其以后循环明显。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颅内血管检查可以较早的发现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引起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脑动脉 血流动力学 经颅多普勒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直径的内热针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肌筋膜微血管血流速度的影响 。 方法 选 4 0只家兔, 造成左下肢 股二头肌慢性骨骼肌损伤模型, 随机分为 4 组,治疗 1 组 10只, 针直径 0.5mm ; 治疗 2 组 10只, 针直径 1.1mm ; 模型对照 组 10 只 和正常对照 组 10 只。治疗 1 组、 治疗 2 组 使用相应 直径内热针进行内热针治疗;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不进行干预。 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内热针治疗(时间 20分钟)前后各组 目标血管血液流动情况。对各组相应肌肉组织取材,进行 HE 染色。 统计分析各组 血流速度 变化并 进行各组间的方差分析 ,电镜下观察肌肉组织 HE 染色结果。 结果 治疗 1 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为 [0.205±0.137 ( mm/s)] 、 [0.308±0.203 ( mm/s ) ], 治疗 2 组分别为 [0.198±0.103(mm/s)] 、 [0.439±0.129(mm/s] ,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01 ;正常组和模型对照组前后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各组间血流速度改变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05 。各组间治疗 2 组血流速度变化最大。肌肉组织 HE 染色结果表现两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瘢痕样组织范围较小,肉芽组织再生较多。

  • 标签: 内热针 软组织损伤 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潮气呼吸分析方法研究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对肺功能影响及损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婴治疗前后分别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比较潮气呼吸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潮气量(TV/kg)、峰值流速与潮气量之比(PF/Ve)、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0)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TBFV环形态住院治疗前后呈现特征性改变。结论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可用来较好的评价毛细支气管炎患婴病情及肺功能损害程度,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婴幼儿 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流速湿化氧疗系统在建立人工气道重症患者脱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我科并建立人工气道的246例重症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8年月建立人工气道的275例重症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脱机后采用传统的人工鼻湿化吸氧,试验组则采用高流速湿化氧疗系统持续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患者舒适度以及带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脱机48小时后肺部感染率及患者带管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速湿化氧疗系统湿化效果由于传统的人工鼻湿化,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肺部感染率,缩短带管时间,满足临床脱机患者的需求。

  • 标签: 氧疗湿化 人工气道 重症患者 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