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该连接器本身在进行设计、制造以及工艺等水平都会直接关系到航天产品以及整个航天系统质量的可靠性。其航天产品本身是一种高端和尖端技术的综合,其射频同轴连接器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连接器本身也向着智能化的程度发展。由于该连接器本身的制作工艺比较繁琐,制造的难度也非常大,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针对于此,本文将会对其连接器的质量可靠性进行重点分析。

  • 标签: 航天 射频同轴连接器 质量 可靠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的最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治疗实施临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治疗临床护理包括穿刺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作息指导,训练呼气后屏气的动作等。穿刺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低流量吸氧,6h内绝对卧床休息,局部疼痛护理,肝功能、尿液观察等。结论术前后护理措施有效落实,能促进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后的病人能尽早康复。

  • 标签: 肝癌患者 射频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术;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心包填塞1例,穿刺部位渗血、血肿1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护理
  • 简介:1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585例内痔在门诊进行了射频治疗,其中男381例,女204例,年龄16~82岁,平均44.7岁,内痔出血573例,脱出305例,Ⅰ期280例,Ⅱ期305例.47例曾行痔切除术,痔结扎术,硬化剂注射和物理治疗,所有入选者均不伴有其它肛管直肠疾病.射频治疗后2周、3个月、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超过1年,平均14.2个月.2周、3个月、12个月时各有19、7、11例失访,最终有548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3.7%.

  • 标签: 射频 内痔 非手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射频消融术和射频消融的护理,去除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烦恼,避免这些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或用药时间相关的副作用,也可去除因反复心律失常对患者生理与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 标签: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前房稳定性以及术后的观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后视力与散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前房稳定率优于对照组1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术后散光情况较小,病人可以在术后得到较好的视力恢复,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 标签: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 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开展已有10多年时间,国内外有多家报道.该技术应用成熟,成功率高,对孤立性肺内结节病灶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该技术由于多次、反复穿刺,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如气胸、出血等.1999年至2003年之间,作者应用同轴套管针技术,一次穿刺成功,多次取材,减少了穿刺的次数,减少了损伤.

  • 标签: 经皮肺穿刺活检 套管针 并发症 结节病 穿刺成功 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集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2组,对照组白内障患者采用传统同轴小切口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观察组白内障患者采用同轴微切口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于术后1个月观察两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散光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不良反应情况可知,采用同轴微切口的观察组患者的角膜散光、不良反应情况优于采用同轴小切口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同轴微切口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减少角膜散光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同轴微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角膜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肝癌细胞比正常细胞耐热性差,42℃就可引起肝癌细胞的破坏和亡;射频治疗时能在肿瘤局部产生80~100℃高温,从而有效杀死癌细胞。方法2010年6月--2011年l2月我院对76例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PRFA术,取得较好疗效。结果因此,PRFA成为各种原因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适应证广、近期疗效明显、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PRFA)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开展的一种高科技治疗手段,能在局部产生高温达到治疗。

  • 标签: 射频消融 肝癌
  • 简介:摘要肝癌是人类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病死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受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肿瘤来源、肿瘤进展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约30%的肝癌患者可行手术切除,70%的患者只能采取非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术(RFA)是对不宜手术或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特别是肿瘤直径≤3cm)患者实施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微创、简便、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患者对此了解不多,易产生恐惧感。RFA是一项新兴技术,其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外科手术。本文分析了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

  • 标签: 射频消融 肝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胰腺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采用胰腺癌射频消融治疗。结论射频消融对晚期胰腺癌的疼痛缓解有肯定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晚期胰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最有效的评价指标是病人术后背部疼痛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甚至消失。RFA对肿瘤压迫侵犯神经引起的疼痛有效,但对于胆管或胰管梗阻引起管道内部压力增高刺激内脏感受器而引起的疼痛效果不明显,在理论上因肿瘤组织坏死和纤维化有可能加重梗阻引起的疼痛。

  • 标签: 胰腺癌 射频消融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使用三维标测系统可以观察心脏内导管的位置,医生可以更方便的标测心律失常的部位,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和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