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输液反应可能同某种或数种因素引起,其处理应涉及医疗、药剂护理、院感、设备及管理部门等多方面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医院药物的配制是护理人员在各自病区完成。受条件所限,造成药品的污染的几率很高。因此,许多大型医院相继开展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简称AVS(即在符合GMP标准的)。依据药物特性设计洁净区域内,由受过专业训练的药学、护理等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静脉输液、肠处营养输液、细胞毒物药物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滴注药的配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服务。

  • 标签: 输液反应 发生原因 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使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更加完善。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查阅法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果与结论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等多个环节的措施来完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规制。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法律法规
  • 简介:目的:建立党参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党参鉴定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一个标准化程序.方法: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党参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ISSR-PCR反应体系中MgCl2、dNTPs、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模板DNA用量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结果:建立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ISSR-PCR反应体系,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0×PCRBuffer缓冲液2.5μL,MgCl22.0mmol·L-1,dNTPs0.5mmol·L-1,引物0.4μmol·L-1,TaqDNA聚合酶1.0U,模板DNA为30ng;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30s,51.7℃退火1min,72℃延伸1.5min,共计35个循环,循环结束后在72℃延伸7min,4℃保存.结论:建立了适用于党参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应用ISSR技术鉴定党参种质资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党参 ISSR-PCR 反应体系 优化
  • 简介:以期建立可用于地龙ISSR-PC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模板DNA的量、引物浓度、镁离子浓度和Taq酶的量、引物退火温度等都会影响ISSR扩增,将地龙ISSR-PCR扩增体系中的dNTPs浓度定为0.2mmol·L-1

  • 标签: 体系建立 反应体系 地龙反应
  • 简介:确定了引物809以柴胡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4.5℃(见图2a),因此选择0.3μmol/L作为柴胡ISSR-PCR反应体系中最佳的引物浓度,本实验在25μlISSR-PCR反应体系中对TaqDNA聚合酶设置了0.5

  • 标签: 体系建立 反应体系 建立优化
  • 简介:摘要: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原则是一定范围内追求“最佳秩序”,最大可能消除工作中的不确定性,给每一项工作提供规范和参考。本文基于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特性,分析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差异,选择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域引入标准化管理的概念,为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监测  标准体系
  • 简介:目的改进提升医院ADR监测体系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培训和改变奖励方式,提高上报人的积极性;通过明确分工和职责,发挥临床药师在ADR监测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开发使用ADR监测平台,简化上报流程和时间等方法。结果在ADR监测体系改进后,我院ADR报告数量和质量、新的严重ADR报告比率以及ADR预警和干预措施有效性都得到大幅提升。结论我院ADR监测体系改进的方法是有效的,可以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 标签: ADR监测体系 改进 评价
  • 简介:目的提出构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体系的若干设想,建立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方法从药品不良反应的归属判别、救济范围与形式、基金管理、法律依据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构建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救济体系。结果与结论药源性危害不可避免,造成损害理应给予受害人适当的救济,依据我国国情,构建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救济体系是可行的。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救济
  • 简介:摘要本文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入手,综合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公共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客观分析了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即坚持“预防为主”不动摇;应急管理资金保障到位;完善信息网络与预警监测体系;强化应急救控体系;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反应体系 研究
  • 简介:摘要:气道高反应几乎在所有的呼吸系统疾病中都会并发,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其发生原因西医目前尚未完全探明,治疗上应对手段极其有限。而作为一个非器质性的病变,中医药完全可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但现今许多临床医师针对本病常囿于止咳化痰,本文梳理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诊治温病上焦病的“起手三法”,以拓宽气道高反应的临证诊疗思维。

  • 标签: 咳嗽 气道高反应 温病学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在整个医疗、诊断工作中,药品重要性愈发突出,使用药品后可以有效缓解患病人员的症状,但是也会产生不良反应风险,为了监测、管理不良反应风险,本文主要围绕监控体系的创建和管理展开,基于药品的不良反应,概述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含义及形成的影响,针对体系构建、运行展开深层分析,完善药品管理工作。

  • 标签: 监测体系 用药安全 监控方案 医疗机构 运行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完善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快速反应体系的原则,对目前面临贩问题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回顾SARS的疾病控制经验,提出完善国境口岸公共卫生快速反应体系的原则:平战结合,坚持专业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加强与地方公共卫生快速反应体系的横向联系;并应重点建设以下方面: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现场评估与快速检测技术、建立自动化信息管理体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结果应用研究方法可为口岸公共卫生快速反应体系建设提供借鉴.结论快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善口岸公共卫生快速反应体系.

  • 标签: 反应体系 国境口岸 建立原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快速检测技术 信息管理体系
  • 简介:结果茴香的RAPD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的反应体系中,而Taq酶(B)、模板DNA(D)因素对扩增片段亮度影响不显著,B因素第4水平与第1水平之间平均扩增片段数间差异显著

  • 标签: 优化茴香 体系研究 反应体系
  • 简介:通过研究国内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律和现状,分析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层面探讨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在我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从法律法规层级进一步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制度化管理,建设省级以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完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体系建设 制度 研究
  • 简介:通过分析地市级监测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提出地市级监测机构应反馈监测信息;加强宣传、培训;引导报告单位多关注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探索开展病例报告分析、评价和反馈工作的有效工作模式。

  • 标签: 地级市监测机构 药品不良反应 评价 作用
  • 简介:方法利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对羌活和宽叶羌活ISSR-PCR反应体系的4因素(Mg2+,PCR反应体系的正交实验,引物浓度对PCR实验结果影响最大

  • 标签: 体系正交 区间扩增 反应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护理干预体系对穴位贴敷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适合开展穴位贴敷的小儿肺炎患者4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0例。实验组用穴位贴敷护理干预体系,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实验组穴位贴敷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在总体分布位置上不全相同(P<0.05)。结论穴位贴敷护理干预体系可以降低穴位贴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

  • 标签: 穴位贴敷 护理干预 脐贴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