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马宁 陈润滋 张五芳 王云锋 白羽 苏荣成 李紫聿 王文君 吴霞民 陆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共卫生事业部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 100191,宁波市康宁医院,宁波 315200,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 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成都 611731,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呼和浩特 010010,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401147,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精神卫生资源分布及“十三五”期间变化情况,为制定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截至2020年底的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调查,从类型、主办单位、所属行政级别、东中西部、省份、亚专科等方面对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床位、人员数量等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5 936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精神科开放床位798 191张(5.65张/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50 124人(3.55名/10万人),注册护士139 642人(9.89名/10万人)。5 936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中,649家(1.09%)设有老年精神科病房,312家(0.53%)设有儿童精神科病房,1 548家(26.08%)设有康复科。全国350个区县(12.31%)无精神卫生医疗机构,883个区县(31.05%)无精神科床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精神科开放床位、医师和护士数量较中部相差4倍左右、较东部差7~11倍。结论2015—2020年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数、床位数、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数等大幅增长,但仍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亚专科发展滞后等问题;未来制定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时,应进一步加强县级和中西部地区精神卫生资源建设;大力支持老年、儿童、康复等精神卫生亚专科发展。

  • 标签: 精神卫生 卫生资源 横断面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存在有相关的精神类疾病,那么在判决的时候会因此而认定当事人无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从而会减轻对其的处罚甚至是不对其进行处罚。基于此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在行凶以后妄想通过精神障碍这种状况来逃避自己的责任,所以对于一些凶杀案等严重的犯罪行为及时开展司法精神鉴定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对涉及到相关法律问题的当事人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和分析,最终确定其是否存在责任能力或责任行为,这是一种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公正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此研究精神障碍患者凶杀案的司法精神鉴定的相关内容和注意的问题,期待所得结果可以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精神障碍 凶杀案 司法鉴定 责任能力 责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住院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抗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结合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展开研究,对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所收治的88例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抗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统计可以发现,所观察的88例患者中62例患者单一用药,其中22例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15例患者使用氯氮平进行治疗,10例患者使用氯丙嗪治疗,5例患者使用阿里哌酮治疗,10例患者使用齐拉西酮治疗,余下26例患者则联合用药进行治疗。结论 结合分析分析可见,精神疾病住院患者在院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利培酮治疗的几率较高,且单一用药以及联合用药均保持有较高的实施率,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药物进行选择。

  • 标签: 精神疾病 抗精神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在精神分裂症稳定期应用后相关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84例纳入到2021年8月开展的相关护理研究中,闭环时间为2022年8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单一用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将其分为2组,一组采用减量治疗方法,称为研究组;另一组采用维持药物剂量治疗,视为参照组,统计相关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阴性症状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在精神分裂症稳定期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副反应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稳定期 抗精神病药物 减少 症状影响
  • 作者: 张吉翔 安萍 刘传 相丹 陈敏 才延辉 李军 陈白莉 崔立谦 钱家鸣 陈旻湖 姜长青 史杰 吴开春 董卫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消化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武汉 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武汉 430060,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西安 710032,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西安 71003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19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广州 51008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北京 100088,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北京 100088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精神心理和生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2家医院2 478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是否首次就诊,疾病活动度、病程,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便血、肠外表现),并发症,治疗药物(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以及是否手术等,通过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分别评估影响IBD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和睡眠、生活质量,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 478例IBD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96岁;其中男性占62.43%(1 547/2 478);61.82%(1 532/2 478)的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多为轻或中度(分别为588和734例);60.61%(1 502/2 478)的IB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58.35%(1 446/2 47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48.87%(1 211/2 478)的患者睡眠质量存在问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疾病活动度较高和病程较长是影响IBD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标准化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1.08(0.65~1.50)、0.45(0.23~0.68)、0.19(0.02~0.36)、0.83(0.33~1.32)、0.62(0.36~0.88)、0.28(0.08~0.47)、0.47(0.16~0.77)、0.39(0.23~0.55)、0.14(0.02~0.26);P<0.001、<0.001,=0.025、0.001,<0.001,=0.005、0.003,<0.001,=0.027];使用生物制剂是影响患者焦虑的独立保护因素[非标准化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0.67(-1.17~-0.17),P=0.008];年龄较大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标准化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 0.35(0.09~0.61),P=0.008];疾病活动度较高、有腹泻症状、有腹痛症状、有肠外表现、使用5-氨基水杨酸、使用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标准化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11.00(-12.24~-9.76)、-2.90(-5.26~-0.55)、-3.93(-6.25~-1.61)、-5.79(-9.87~-1.71)、-4.78(-7.79~-1.76)、-7.71(-11.07~-4.35)、-4.37(-8.00~-0.73),P<0.001,=0.016、0.001、0.005、0.002,<0.001,=0.019],使用生物制剂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保护因素[非标准化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 4.72(1.97~7.48),P=0.001]。结论IBD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和睡眠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性别、疾病活动度和病程是IBD患者精神心理异常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精神心理 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患者实施精神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10——2021.12期间就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60名,按照随机分组法分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0名。予以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予以实验组患者精神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不良情绪评分、不良行为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不良情绪评分更低,不良行为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精神康复护理后恢复进程加快不易产生不良情绪,不良行为发生控制理想,建议推广实施。

  • 标签: 精神分裂 康复护理 不良情绪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患72例进行研究,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BPRS得分显著更低,ADL、MMSE、WCST评分显著增高,P<0.05。结论:采取精神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精神康复护理 认知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针对性的精神康复护理,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将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收治的82例临床诊断为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将其作为主要调研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性护理措施,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加以精神康复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过程的周期、住院天数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依从程度以及经护理后所产生的危险行为的概率进行统计评估。结果:根据对比结果可以得出,试验组在治疗效率和配合程度上均优于参考组(P<0.05);在狐经过护理后所产生危险行为的几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精神康复护理作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对患者各方面的不良行为有明显改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精神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精神卫生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收诊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精神卫生管理措施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管理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PANSS评分数据为12.24±2.32、18.57±3.57和9.22±2.47、12.57±2.04和26.35±3.74、33.21±2.88和48.87±2.12、65.25±2.54,其中t=6.545、6.587、7.854、8.659,P=0.015、0.015、0.005、0.003,有差异,(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精神卫生管理措措施可以改善患者评分,对患者临床症状控制有较大的帮助,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精神卫生管理 慢性精神分裂症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阐述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院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并分别实施传统护理与精神康复护理干预,进而通过观察患者间疾病状况,以此分析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Barthel 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神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干预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运用精神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本实验所涵盖的研究主体是我院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进行两个组别的划分,参照组与试验组各包含患者48例。在参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运用常规护理方式,在试验组患者护理过程中运用精神康复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不良行为发生率、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探究适合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方法。结果: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不良行为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表示为P

  • 标签: 精神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流浪乞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进行实验。实验方法则是实验组采用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在6个月内进行对比两组患者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WAIS-RC、MMSE、ADL治疗效果评估要优异于对照组(P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流浪乞讨精神发育迟滞 WAIS-RC MMSE AD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精神康复护理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一共选择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43例为实施精神康复护理干预前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纳入对照组;剩余43例为实施精神康复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结束后的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差异很小,且无法构成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精神康复护理和基础护理比较,可有效改善患者阴性和阳性症状,具有极高的应用意义。

  • 标签: 精神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