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了一种在线富集-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方法,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可不经萃取浓缩直接上机检测水样,取样体积仅为2.5ml.除苊烯不能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外,其余15种多环芳烃的加标回收率为70.24%(苊)-117.25%(二苯并(a,h)蒽),相对标准偏差(n=5)在1.70%([艹屈])-11.21%(茚并(1,2,3-c,d)芘)之间,检出限在1.51ng/L(苯并(k)荧蒽)-44.4ng/L(茚并(1,2,3-c,d)芘)之间,基本满足痕量分析要求.利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浓度为0.053ng/L(苊)-2.751ng/L(芴).

  • 标签: 在线自动富集 液相色谱 多环芳烃 荧光检测
  • 简介:通过对气田水溢出恶臭气体现状分析,评估气田水含硫气体不同恶臭治理技术的效果及适用性,提出碱洗法恶臭治理技术推广应用的措施及建议。碱洗法在高含硫气田水池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臭气的密闭与收集、碱洗一活性炭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完善,将使其在气田水的恶臭污染防治上均获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气田水 恶臭 治理技术 方案优选
  • 简介:利用GC-ECD测定了小白洋淀6个采样点的9种浮水、挺水和沉水植物中4种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s,HCHs)异构体的含量,分析了其分布、组成及富集特征。结果表明:1)小白洋淀水生植物中总HCHs含量范围在ND~7.47ng·g^-1(ww),浮水植物中HCHs含量最高,挺水植物各组织含量也有明显差异,根部HCHs含量明显高于茎叶2种组织。2)4种HCHs异构体中,γ-HCH的残留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3种异构体。在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中,均以γ-HCH占绝对比例,相对含量达60%~99%;而在挺水植物中,δ-HCHs占有较高比例,并且主要富集在挺水植物的根部,茎中次之,叶中最少。3)小白洋淀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HCHs含量与水体中HCHs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挺水植物荷花、蒲草中HCHs各组分含量与水体中HCHs的相关关系不显著。4)水生植物对水中HCHs的富集系数BCF在8.7~661.2范围;浮水植物的BCF最高,沉水植物次之,挺水植物的茎对水体中HCHs的BCF最低。

  • 标签: 六六六 水生植物 分布 组成 富集 小白洋淀
  • 简介:为估算随泥沙颗粒迁移的重金属镉(Cd)的质量分数,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Cd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Cd的富集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黏粒(6.65)、粉粒(4.13)、细砂(0.92)、粗砂(0.90)。黏粒级沉积物对Cd属于重度富集,粉粒级沉积物对Cd属于中度富集。其原因有二:细粒级沉积物中腐殖质含量明显高于粗粒级;细粒级沉积物中稳结态腐殖质比例较高,稳结态腐殖质的腐殖酸组成以胡敏酸为主,胡敏酸在复合体表面形成了S-HA-Cd三元配合物,增加了黏土矿物表面吸附位。西辽河沉积物在汛期黏粒级和粉粒级冲泻质泥沙所携载的吸附态镉质量分数可分别按沉积物原样的6.65和4.13倍估算。

  • 标签: 环境学 西辽河 沉积物 粒级 分配系数
  • 简介:为探究壬基酚(nonylphenol,NP)在水生生物中的富集传递效应,选择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和大型溞(Daphniamagna)为研究对象,开展蛋白核小球藻对NP的富集效应实验,及NP在蛋白核小球藻和大型溞体内的传递效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P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h半数效应浓度(96h-EC50)为3.13mg·L-1,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NP对大型溞的48h半数效应浓度(48h-LC50)为37.41μg·L-1,属于高毒类化合物。蛋白核小球藻暴露于0.05mg·L-1NP4h后,其生物富集系数(BCF)为5144.93,富集量为252.2μg·g-1,在12h内对NP的生物富集系数(BCF)最高达12053.64,富集量为1181.73μg·g-1。以0.05mg·L-1NP中暴露4h后的蛋白核小球藻为饵料投喂大型溞7d后,大型溞体内NP富集量最高达3.6μg·g-1。0.05mg·L-1NP直接暴露组大型溞暴露10d后,大型溞体内NP富集量最高达4.02μg·g-1。蛋白核小球藻对NP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能够通过摄食过程将NP传递到大型溞,经传递的NP能够显著抑制大型溞的生长、繁殖、摄食等生命活动。论文为评估NP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污染风险和富集传递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更多还原

  • 标签: 壬基酚 蛋白核小球藻 大型溞 综合毒性 富集传递效应
  • 简介: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s)是一系列人工合成的新型有机污染物,由于长链的PFASs具有较高的生物蓄积性,短链PFASs逐渐作为替代品而被广泛利用。为探讨不同碳链长度的PFASs在水生浮游植物中的蓄积能力,选取7种PFASs为目标物,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作为受试生物进行富集动力学实验,测定24h时的生物富集因子(Bioconcentrationfactors,BCF)。结果表明,染毒浓度为10μg·L^-1时,全氟癸烷羧酸的富集能力最强,在斜生栅藻、钝顶螺旋藻和蛋白核小球藻中的浓度分别为1894ng·g^-1、88.0ng·g^-1、990ng·g^-1。3种微藻中全氟烷基磺酸的BCF均随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全氟烷基羧酸的BCF基本遵循同样的规律,只是在钝顶螺旋藻体内,全氟己烷羧酸的BCF高于全氟辛烷羧酸。此外,PFASs在斜生栅藻中的浓度均高于蛋白核小球藻和钝顶螺旋藻,不同藻类的富集能力与其表面积、脂肪及蛋白质组成有关。

  • 标签: 全氟烷基化合物 微藻 生物富集因子
  • 简介:重金属污染是对虾养殖环境主要污染现象之一,查明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规律对养殖水质调控和对虾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在不同暴露时间下双齿许水蚤(Pseudodiaptomusdubia)对Cu和Zn的富集量,研究了双齿许水蚤对Cu和Zn富集动力学,并探讨了温度和盐度对其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齿许水蚤对Cu和Zn的富集过程均经历了快速、慢速和平衡3个阶段,实验24h达到富集平衡,双齿许水蚤对Cu和Zn的富集动力学参数k1(Cu)=0.077〈k1(Zn)=0.272,BCF(Cu)=0.344〈BCF(Zn)=2.252,双齿许水蚤对Zn的富集速率和富集能力均大于Cu。温度对双齿许水蚤Cu和Zn富集的影响显著(p〈0.05),最适温度范围为15~30℃,盐度对双齿许水蚤Zn富集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对Cu富集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Cu和Zn适宜的富集盐度范围为10~35。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双齿许水蚤对Cu和Zn均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在对虾养殖期间,应通过循环过滤设施去除受到重金属污染池塘中的浮游动物,减少幼虾对其摄食和虾体中重金属的积累量,从而降低食品安全隐患。

  • 标签: 双齿许水蚤 CU ZN 富集 动力学
  • 简介:影响城市防洪标准的因素众多,为处理统计数据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根据城市防洪标准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环境生态效果综合最优原则,基于统计数据的变异性,根据主观性最小、最合乎自然、偏差最小的最大熵原理和使各方案对各分类级别的加权广义距离平方和最小的模糊理论建立目标函数,然后用加速遗传算法解此目标函数,得各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出各城市防洪标准方案的相对贴近度,从而建立方案优选智能评价模型,对城市防洪标准方案进行优选。应用结果表明,方案3(500年一遇的城市防洪标准)既能降低防洪费用,又能达到较好的防洪效益。此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虽有差异,但经过具体分析,智能评价方法所得结果是合理、客观的。

  • 标签: 水文学 城市防洪标准 方案优选 智能评价 最大熵原理 贴近度
  • 简介:采用盆栽植株和外源Cd胁迫的方法,分别对不同生长期蒌蒿植株根、叶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及MDA含量进行测定,以揭示蒌蒿在Cd胁迫下的抗氧化机理和耐受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d胁迫对上述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20mg·kg^-1的Cd处理可使幼苗期植株器官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6.5%~19.1%,100mg·kg^-1的Cd含量水平则导致其含量减少近30%,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植株的生物量积累关系密切;3种酶活性在0~10mg·kg^-1的Cd处理下未显示出明显变化,幼苗期植株CAT、POD活性在10~80mg·kg^-1的Cd胁迫下增加明显,高于此浓度范围则使酶蛋白受到破坏而失活,中等含量水平(≤40mg·kg^-1)的Cd处理经过长时间作用可使植株逐渐适应胁迫环境,胁迫强度较大的Cd处理可显著提高SOD酶的活性;Cd胁迫过程中植株MDA积累量不断增加。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在蒌蒿植株耐受Cd胁迫方面能起到较好的防御作用。

  • 标签: 蒌蒿 CD胁迫 抗氧化酶 耐受机理
  • 简介:1998年3月,右江矿务局塘内矿在7402工作面采出原煤16550t,创造了该局建矿以来炮采工作面单产的历史最高纪录,同时也是广西煤炭系统工作面单产的较高水平。经总结塘内矿创建高产高效炮采工作面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合理集中生产,优化采面布置等。

  • 标签: 炮采工作面 高产面效 措施
  • 简介:为了探讨湘江水体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研究了Pb、Cd、Zn、Mn、Cu在7个江段的铜锈环棱螺器官的积累和分布特征,用金属污染指数评价了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湘江中游铜锈环棱螺各器官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差异明显,Pb富集于壳,Cd主要富集于内脏团和外套膜,Zn、Cu含量各部位相对稳定,Mn含量无规律;7个采样点铜锈环棱螺的Pb、Cd、Zn、Mn、Cu的平均富集系数为0.19、7.51、5.64、0.74、11.22,铜锈环棱螺对Zn、Cd、Cu的富集作用明显;铜锈环棱螺可作为水域Zn、Cd、Cu污染的生物修复物种或指示生物物种.金属污染指数显示,松柏镇、霞流镇和霞湾江段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污染.因此,湘江中游污染治理中应重点关注松柏镇、霞流镇、霞湾等位置污染情况,以期减少对该流域人民的生活、生产与健康的危害.

  • 标签: 湘江 铜锈环棱螺 重金属元素 累积分布
  • 简介: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总结了作物产量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即作物产量构成理论、光合性能理论、源库理论和"三合结构"理论,综述了玉米高产栽培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与湖南省实际,就我国与湖南省玉米栽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玉米 产量形成理论 高产栽培 研究进展
  • 简介:为评价新型杀菌剂氟吡菌胺对环境生物的毒性风险,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对我国特有的环境生物产生危害,测定了氟吡菌胺对意大利蜜蜂、日本鹌鹑、斑马鱼、家蚕、斜生栅藻、大型溞、玉米螟赤眼蜂、赤子爱胜蚓和黑斑蛙蝌蚪等9种代表性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并以斑马鱼为试材,研究了氟吡菌胺的生物富集性,即根据鱼类急性毒性结果LC50(96h)=1.489mg·L^-1,设计生物富集试验水样浓度为LC50的1/2、1/10和1/100,即0.745mg·L^-1、0.149mg·L^-1和0.0149mg·L^-1,连续暴露8d,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3个浓度下氟吡菌胺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量。结果表明,氟吡菌胺对斑马鱼、斜生栅藻和大型溞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为中毒级,对黑斑蛙蝌蚪急性毒性为高毒级,其对蜜蜂、鸟类、家蚕、蚯蚓和天敌赤眼蜂等环境生物均为低毒或低风险;斑马鱼在0.745、0.149和0.0149mg·L^-1的氟吡菌胺水溶液中暴露192h时,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33.65、26.39和193.25;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评价标准,10〈BCF≤1000,氟吡菌胺属于中等富集性农药。

  • 标签: 氟吡菌胺 环境生物 急性毒性 生物富集因子
  • 简介:雷电是自然界中普遍的现象,它是由于雷雨云中电荷放电而产生的复杂的自然现象,也是一种会造成严重灾难的自然现象。根据气候、卫星及闪电定位仪观资料估计表明,在任一秒,全球表面上连续发展着大约100个雷电。雷电放电过程同时出现三种物理现象: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辐射感应。对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仅依靠传统避雷针等直击雷防护系统已无法进行有效保护。在危险系数较高的油罐,防雷的问题更加突出,它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油罐本体的安全,还有油罐脆弱的仪表系统。现在对雷电的防护方法一般有三种:1.泄,即通过不同的防雷方式将绝大部分雷电流接闪后直接引入地下;2.限,即通过避雷器等设备控制被保护物体上的浪涌电压幅值;3.隔,即将电源线或数据、信号线和可能引入的过电压波通过屏蔽等方法隔离开来。在油罐系统中这三种方法必须同时使用,且要相互配合,各行其责。

  • 标签: 油罐区 避雷针线结合 浪涌保护器 综合防雷技术
  • 简介:前不久,武进安监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常州市一物资有限公司在常州市某针织品有限公司内存放有数吨危险化学品,武进安监局立即派执法人员赴现场核查。经查,该物资公司租了某针织品有限公司内的仓库,现场存放2142桶(25kg/桶)浓度为27.5%的过氧化氢、两只400立方米的储罐内储存60吨浓度为27.5%的过氧化氢,该仓库不是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在调查中,执法人员还发现,该物资公司还将部分过氧化氢分别销售给武进某化工有限公司和常州市武进某建材化学有限公司。

  • 标签: 执法人员 武进区 常州市 危险化学品 过氧化氢 现场核查
  • 简介:10月18日,全区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在自治党校开班,进一步强化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落实能力和隐患排查整改的能力,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 标签: 安全生产意识 自治区 培训班 专题 法制观念 领导干部
  • 简介:扬州市广陵凝聚专家智慧,开展“个十百于”专家行活动,为企业把诊问脉,走出了一条借助专家之力、推动科学监管之路。据广陵安监局局长王正东介绍,2012年8月以来,为解决全区安全临管力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提升安全监管实效,广陵探索开展了“个十百千”专家行活动。

  • 标签: 专家 专业技术人员 安全监管 扬州市 安监局
  • 简介:7月24日至26日,全区安监系统90多名干部集中百色干部学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安全生产监管业务知识。自治安监局党组书记黎志逡作开班动员讲话,局长巫家世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作了部署安排,百色干部学院副院长牙韩高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 标签: 安监局 自治区 干部 培训班 安全生产监管 安全生产工作
  • 简介:徐州开发“数字安监”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化平台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数字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系统”专利证书,目前已正式应用。该系统包含安监端、安委会成员端、企业端、机构端、专家端等,涉及安全监管的多部门登录端口,主要功能包括20余个覆盖安监工作各个监管环节的板块,100余项实用子系统。

  • 标签: 徐州 安全生产监管 检查 信息系统 专利证书 平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