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谷胱甘肽(GSH)解毒作用探讨了微囊藻毒素-RR(MCRR)在不同动物肝脏和肾脏合作下的代谢机制。通过人工合成MCRR的谷胱甘肽代谢物(MCRR-GSH),腹腔注射至鲫鱼和大鼠体内,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定量检测MCRR-GSH及其下游半胱氨酸代谢物(MCRR-Cys)在组织内的代谢动力学变化。在72h的暴露实验中,实验组鲫鱼和大鼠体内均定量检测到MCRR-GSH和MCRR-Cys。MCRR-GSH在肾脏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鲫鱼和大鼠体内累积浓度分别是(0.161±0.001)和(0.116±0.005)μg·g^-1DW。同样的,MCRR-Cys主要分布于鲫鱼和大鼠的肾脏组织。鲫鱼肾脏中MCRR-Cys的浓度出现明显的波动,而肝脏和胆汁内的MCRR-Cys浓度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大鼠肾脏内MCRR-Cys的浓度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浓度范围为(8.899±0.817)μg·g^-1DW至(3.336±0.263)μg·g^-1DW。基于以上结果推测,微囊藻毒素在肝脏和肾脏合作下的解毒过程为:MC在肝脏内经GSH结合作用生成的代谢物MC-GSH随血液循环转运至肾脏,在肾脏内MCGSH快速地转化为下游代谢物MC-Cys以促进排泄。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鲫鱼 大鼠 谷胱甘肽 解毒机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针对原有的二维危险定性评价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首次提出了危险可控性的概念,建立起了三维危险评价模型。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等数学手段,对该模型进行了定量化处理。在危险的识别与分析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危险分析方法的实用性。

  • 标签: 安全评价 模型 危险分析 理论
  • 简介: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应用和发展受到极大的关注。光伏发电并网技术作为连接光伏发电与现代电力系统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的并网技术不仅能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还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电力市场的变化,光伏发电并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挑战和机遇。因此,探索和优化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对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光伏并网系统 稳定性 优化
  • 简介:针对有关毒气急性中毒研究只能根据经验公式和接触限值划定危险区域进行定性评估的现状,提出结合毒气泄漏CFD数值模拟与中毒剂量反应模型进行中毒定量评估的方法。通过CFD计算泄漏毒气的实时浓度场,根据浓度场和暴露时间确定人员暴露剂量,最后根据剂量反应模型确定人员死亡百分比。以某硫黄回收装置的硫化氢泄漏为例,建立CFD模型。设置距地面高1.5m,与泄漏源水平距离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500m的5个监测点作为工作人员的急性中毒地点,模拟分为构建初始风场、硫化氢泄漏及随风场扩散3个阶段,根据CFD求解得出的监测点的硫化氢实时浓度场并结合中毒剂量反应模型对监测点人员中毒死亡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研究表明,基于CFD的毒气泄漏中毒定量评估技术能对泄漏区域任意位置、任意时刻的人员中毒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弥补了目前大多定性评价方法的不足。

  • 标签: 安全工程 CFD 毒气泄漏 定量评估 中毒 剂量
  • 简介: [摘要]本文以衢州某山区滑坡为例,通过对勘查区边坡地质条件调查,查明滑坡的地质背景、范围、结构、规模、变形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评价滑坡整体稳定性、发展趋势以及危害性等,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得到边坡稳定性状态,为日后边坡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滑坡 变形特征 稳定性分析
  • 简介: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选取低浓度的CO、CO2、NO、NO2、SO2、HCI、HBr、HCN8种典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经过合理选择光谱区间、数据预处理、样本筛选以及确定模型参数后,建立PLS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回归曲线进行多项式修正。模型中各组分实际浓度与预测浓度的拟合回归系数达到0.99,校正集误差均方根SRMSEC低于15×10^-6。利用验证集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检验,样本各组分的预测浓度误差小于满量程的±2%,各组分的预测误差均方根SRMSEP不超过20×10^-6。

  • 标签: 安全工程 气体定量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混合毒性气体 PLS回归模型
  • 简介:以往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狭义的,以公共安全为目标的应急管理则是广义的。以公共安全治理为目标实现应急管理由狭义向广义的超越,既是应急管理实践突破瓶颈的内在需求,也是面向风险社会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必然选择。狭义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三角模型”,强调对象上的全灾害管理、过程上的全过程管理、结构上的多主体参与。广义应急管理即公共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则是“三棱锥模型”,它在“三角模型”的基础上,还特别强调公共安全作为结果的实现程度。为此,要将公共安全作为优先的政策目标,通过多元参与和过程互动来推动风险治理、应急管理和危机治理的协同发展,达致公共安全治理目标、手段和结果的有机统一,以应对新兴风险、极端灾害和跨界危机的挑战。相应的案例分析显示,在中国的制度情境中,“三棱锥模型”具有适用性。以公共安全治理实现应急管理由狭义向广义的超越,这是一次整体性改革,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规划。

  • 标签: 狭义应急管理 广义应急管理 公共安全治理 风险治理 危机治理
  • 简介:为了评估反应体系发生热失控时引发3-甲基吡啶-N-氧化物分解的可能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Q20)对3-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催化分解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Kissinger法和Starink法计算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根据得到的活化能,计算3-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时间(TMRad),结合可能性评估判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分解由两部分组成;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活化能较为接近;当冷却失效,反应体系热失控温度达到448K时,3-甲基吡啶-N-氧化物发生分解的可能性为高级,当温度为433~443K时,可能性为中级,而当温度低于428K时,可能性为低级。

  • 标签: 安全工程 3-甲基吡啶-N-氧化物 差示扫描热分析仪 热分解 非等温动力学 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时间
  • 简介:从沙漠化定义出发,阐述了沙漠化驱动因素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温度、干旱、风等自然驱动因子和人口与牲畜数量、土地利用方式、技术、政策等人文驱动因子对沙漠化的影响,系统梳理了沙漠化过程中自然和人文驱动因子的定量辨识方法。指出目前评价方法的不足和片面性,应进一步考虑沙漠化过程中的微观变化,加强人文与社会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提高数据精度和数据库建设步伐。

  • 标签: 环境学 沙漠化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驱动因子 定量辨识方法
  • 简介:本人分析了影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建立故障树,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善系统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 标签: 故障树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定性分析
  • 简介:不确定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其表现形式较多,客观来源也不尽相同。例如,风险就是生活中不确定性现象的表征之一。风险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如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等。若想进行风险管理,就必须研究风险的不确定性,掌握不确定性风险的变化规律,找到风险管控的真正突破口。

  • 标签: 不确定性 风险理论 发生时间 损失程度 风险管理 变化规律
  • 简介:为了保证灵泉露天煤矿残煤回采时边坡安全,对其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根据灵泉露天煤矿东帮边坡各剖面实际揭露分层物料各自物理力学性质,应用边坡数值计算软件计算模拟灵泉露天煤矿东帮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东帮最终帮坡边坡角为32°-35°,能够保证残煤回采时边坡的安全性。同时,对影响灵泉露天煤矿东帮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粉砂岩容易吸水,但含水率的增加对C、φ值的影响幅度小于泥岩,泥岩不易吸水,亦不易排水,但含水率对泥岩的影响幅度大。因此,在采矿过程中应加强露天矿疏干排水工作,以使边坡岩体保持较高强度,从而保证边坡安全。

  • 标签: 安全工程 帮坡角 露天煤矿 边坡 稳定性分析
  • 简介:通过列举监督人员在审查工业项目过程中遇到的火灾危险性定性的八类常见问题,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正确定性的措施和方法,并进行分析、解释。

  • 标签: 工业建筑 火灾危险性 定性
  • 简介:针对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中苯系物的快速定量测定建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水体中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苯乙烯和邻-二甲苯等苯系物的快速定量结果测定,样品浓度在5~50μg/L的浓度范围内定量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通过对标准样品测定,其回收率在96.16%~101.50%之间,在快速测定的同时,其定量测定数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 标签: 便携式质谱联用仪(GC/MS) 苯系物 定量 测定方法
  • 简介:尾矿高浓度输送在现代大型工业生产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特别在冶金矿山行业,由于矿山多在偏远地区,常见的铁路、公路运输方式,在山区修建极为困难,且费用高,因此采用管道高浓度输送具有重要的意义,矿浆的稳定性和均质性,对预测和判断矿浆管道停机再启动的难易和管道磨损的快慢和不均匀程序,是一个定量指标。

  • 标签: 尾矿矿浆 稳定性 均质性 紊流 宾汉塑性体 屈服应力
  • 简介:一旦发生海上溢油事故,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将有效地组织溢油事故的各种应急处理,以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文章对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就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以溢油信息收集子系统、溢油模拟子系统、环境与资源信息数据库、溢油应急指挥中心及溢油应急处理系统五大部分为主体的框架及其主要功能。该框架可作为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基础。

  • 标签: 海上溢油事故 应急反应系统 框架研究 溢油信息收集子系统 溢油应急处理系统
  • 简介:结合已有的规则结构分析结果,设置不同的掉层跨数、掉层数量的掉层结构,以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分析(IDA)结果为依据,运用多模态Pushover法(MPA)和传统的Pushover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规则框架结构,除MPA外,掉层结构的掉层部分在各类侧向力分布模式相对于IDA下的层间Pushover曲线有较大差异。SRSS分布下在掉一、二层位置,过高估计结构的响应。上接地层以上部位各侧向力下的层间Pushover曲线较IDA曲线误差较小。掉层的楼层的层剪力在上接地位置存在明显的突变。掉层跨数的改变对上部楼层弹塑性分析结果影响较小,但跨数的改变会改变同等烈度下结构的层间Pushover曲线和内力响应。与此同时,掉层跨数的增加会减轻"剪力突变"现象。伴随着掉层层数的增加,掉层部分均匀分布和倒三角分布与IDA下层间推覆曲线的差异会扩大。总之,相对于传统Pushover分析,MPA分析的结果更接近于相对准确值,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精度。

  • 标签: 安全工程 山地建筑 掉层框架结构 多模态推覆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水轮发电机碳刷刷握温度场分布与热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水轮发电机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设备,其性能和寿命直接受碳刷刷握温度场分布与热稳定性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在该领域尚存在不足,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分析。本文旨在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探究碳刷刷握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热稳定性,以提供水轮发电机性能与可靠性的提升方案。

  • 标签: 水轮发电机 碳刷 刷握温度场 热稳定性
  • 简介:考虑材料塑性,在爆炸荷载作用下,以结构的造价为优化目标,对框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按照现行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计算钢框架结构的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 标签: 爆炸荷载 塑性 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