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依据北京市大兴区的实际情况,用统计方法分析大兴区域大风分布特点,以期能够减少大风天气对大兴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于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做好大风预报预警以及防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大兴区 大风天气 对比分析 极值区 多发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1984~2013年河北省142个观测站、北京20个观测站、天津14个观测站雷暴大风资料,对京津翼地区的雷暴大风天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北京西北部山区存在雷暴大风日数的大值中心,京津翼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则分布最小值,可能与京津翼地区的地形地貌有关;近30年京津翼地区的雷暴大风日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年内雷暴大风天气出现的最多的月份在6~7月份,其次是5月和8月,受春末夏初冷空气活跃、夏季的西南暖湿急流不断向北方地区转移以及大气层结不稳定性增强的影响较大;一天中京津翼地区以14时到20时雷暴大风天气最为集中,而18时则有极值出现,03时到08时是雷暴大风天气出现的最少时段,其中05时至07时这段时间基本没有雷暴大风天气出现。

  • 标签: 雷暴大风 时空分布 天气系统 京津翼地区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气象局1989~2018年的风速、风向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法,对新疆哈巴河县大风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哈巴河县平均风速呈不断减小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57m/(S·10a),平均风速历年均值为3.2m/s;20世纪90年代哈巴河县平均风速偏大,21世纪以来平均风速偏校哈巴河县近30年来的最大速呈显著减小的变化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3.301m/(S·10a);哈巴河县最大速30年的平均值为17.4m/s;年最大速的最大值为26.0m/s,出现于1998年;近30年来哈巴河县所对应的最大以偏西向风(W、WSW)为主。哈巴河县月平均最大速波动起伏较大,主要呈现"单峰型"的变化态势,4月份为平均最大速达最高峰。近30年来哈巴河县大风日数累计出现944个大风日,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1.5d,其年际变化差异比较大,年大风日数处于10d~76d之间。巴河县月大风日数大部分出现于11月~次年6月份;从季节上看,春季大风日数最多,冬季次之,秋季较少,夏季大风日数出现最少。

  • 标签: 哈巴河县 大风 气候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寒潮是发生在乌兰察布市秋冬春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大规模的寒流导致强烈的降温,进而引发霜冻、严寒、冻冰和大风等恶劣天气,给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身体健康等带来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2018年4月2-7日乌兰察布市大风寒潮天气实况,对其产生的影响和预报服务进行了重点分析。

  • 标签: 乌兰察布市 大风寒潮 影响 预报服务
  • 简介:摘要根据南疆西部1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55a大风逐日观测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南疆西部的大风天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再选取1980—2016年出现大风的天气过程,利用NCEP/NCAR逐日四次再分析资料(分辨率1°×1°),对南疆西部产生大风的天气形势、环流特征、物理量场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南疆西部大风日数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并通过0.05显著性检验,按年代际变化来看,80年代以后平原及山区大风日数明显减少,按季节变化来看,春夏季为大风高发期,按月际变化来看,5月、6月大风出现概率最大。根据影响系统的不同将500hPa环流分为西伯利亚低槽类、巴湖低(涡)槽和中亚低(涡)槽类三种形势。

  • 标签: 南疆西部 西北大风 环流分型
  • 简介:摘要大风天气是伊犁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2016年11月4日伊犁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大风天气过程,此次大风呈现出持续时间较长、劲风持久,阵风强等特点,局部地区极大风速为37.1m/s。该次大风天气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民航运输也带来一定的危害,应引起当地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结合2016年11月4日伊犁罕见大风天气实况,对其形成的过程、造成的影响及预报服务进行了分析总结。

  • 标签: 伊犁 大风天气 影响 预报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当前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经济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企业为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经济管理与企业价值彼此促进彼此依靠,良好的经济管理使企业稳定长远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最大化,企业的不断发展又能使经济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但是,目前还有很多企业在此方面存在问题,制约着企业价值的体现,因此,不断加大经济管理力度,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经济管理 企业价值 企业管理
  • 简介:【摘要】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各式各样的污染问题使人们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因此绿色化学理念应运而生,相关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希望利用绿色化学理念创设环境友好型技术发展模式,确保技术与环境保护保持一致。尤其在食品检验工作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只有采用绿色化学技术才能将该问题解决。

  • 标签:   食品检验 最大限度 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