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于1805年出生在法国诺曼底一个贵族家庭,在取得法律学位后,他被任命为凡尔赛法庭的实习文官。后来他被派送到美国考察美国的刑法和监狱制度。回到法国之后,托克维尔成为一名律师,他将游历美国的见闻记载成书,于1835年发表其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除了美国之外,托克维尔还曾前往英格兰、阿尔及利亚等地考察,并在阿尔及利亚著作批评法国的殖民化统治。

  • 标签: 旧制度 托克维尔 法律学位 监狱制度 贵族家庭 封建等级制度
  • 简介:贺昌是山西早期优秀的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领袖,也是中共早期杰出的政治活动家、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混乱、局势动荡的年代,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下,在师生及革命人士的启发下,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在革命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爱民更爱国、扛罢笔杆再扛枪、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革命思想,指引着他在革命道路上逐步前进。

  • 标签: 贺昌 革命思想 实践活动
  • 简介:吴禄贞在武汉加入湖北新军,经历从湖北武备学堂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训练。他身处两湖学生社群,与清廷官僚、革命党人、立宪党人和各种革新人士广泛交游。中国面临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与日本明治维新后现代化的发展,共同刺激吴禄贞精神世界的巨变,生成反帝排满的双重民族主义思想。他秘密参加自立军起义,回国后继续在两湖地区从事革命活动,探索复兴中国的革命方略。

  • 标签: 吴禄贞 社会交游 清末革命
  • 简介:革命委员会"的权力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群众组织的代表、原党政领导干部的代表和驻地军队的代表。"革命委员会"的筹建以及是否得到中央的承认和支持,从而成为一个享有权威进行地方治理的国家机构,理论上取决于它能否落实"三结合"的方针,能否维持这三种力量在权力结构中的平衡。"文化大革命"的实践表明,这三种力量的平衡是相当脆弱的,"造反派"的代表从来没有真正在这种"三结合"体制中取得自己的地位,在经过"军管政府"主导的阶段后,权力回到了"文革"原来力图排斥和整肃的前党政官员手中。"革命委员会"权力结构的演变为"文革"的失败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

  • 标签: 革命委员会 三结合 造反派 老干部 军管
  • 简介:店员工会是国民革命时期店员的主要组织形式。作为政府批准成立的垄断性社团,店员工会的政治职能较为凸显,有与国家政权合作的明显倾向。但职业职能较为模糊,其团体行为与店员个体及行业诉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店员工会应否存在及其隶属关系,国民党内部有着长久的争论,直至国民党中央训令店员工会解散、店员加入工商同业公会。

  • 标签: 国民革命时期 店员工会 店员运动 利益代表
  • 简介: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缔造者、先行者,为实现中国民主、富强奋斗不息,其伟大的历史形象将永载史册。但是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因同盟会内部已经分崩离析,山头林立,大有各自为政之图,其领袖地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诸多挑战。孙中山归国后,尽管暂时表面上平息湖北集团和江浙集团的分歧,出任临时大总统,可并未真正调停革命党内部派系之争。结果,在南北和谈的大背景下不得不主动放弃政权,拱手送与袁世凯。

  • 标签: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同盟会
  • 简介:庾恩旸是民国初期著名滇军将领和西南政界要员。他在留学日本期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回滇工作后积极发展革命势力,并投身重九起义和云南辛亥革命善后工作,为云南辛亥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参与发起和领导云南辛亥革命,也为庾恩旸的人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军政基础。当前云南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对蔡锷、唐继尧等辛亥首要人物革命功绩的讨论也比较成熟,加强庾恩旸等以往较少关注的革命要人的研究,有利于深化云南辛亥革命许多关键问题的认识,不失为推进云南辛亥革命研究深化发展的一条务实路径。

  • 标签: 庾恩旸 辛亥革命 云南
  • 简介: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道路建设经历了一个规模由小到大、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较为稳定,道路保障工作主要集中于传统道路的修筑和河道的疏浚。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道路建设主要集中于大车路和汽车路的修筑。解放战争时期,各个解放区在修筑传统道路的同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公路等现代化道路建设。

  • 标签: 革命战争时期 根据地 道路建设
  • 简介:前不久,看到《福建致公》2014年第2期刊登的致公党厦门市委原副主委王起鹍撰写的《致公党早期领导人司徒俊葱的点滴史迹》(以下简称《史迹》)一文,附有董必武与司徒俊葱的一幅照片。这张照片看似普通,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史迹,它见证了中国致公党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情谊,并为致公党存在的独特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提供了历史证明,极具史料价值。

  • 标签: 新政协 周恩来同志 海外华侨 宋子文 筹备过程 雅尔塔协定
  • 简介:本文以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1890年第三共和国特赦巴黎公社战士作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起止点。以生息资本作为法国传统的经济文化特征和历史背景,阐述法国大革命使生息资本运行模式及其性质发生根本的转变,也改变其所有者的阶级性质。

  • 标签: 高利贷资本 借贷资本 转变
  • 简介:2014年8月,从广西传来李寅同志逝世的噩耗,令我们这些家乡的老弟妹们异常悲痛。我家与李家毗邻,李寅与我相交甚笃,其人其事对我影响至深,往事历历在目,更令我哀思绵绵。

  • 标签: 戏剧家 战士 革命 怀念 师友 逝世
  • 简介:7月1日,省志编委机关党委与成都市志办机关党支部联合组织机关30名在职党员,参观天府新区展览馆,展望四川未来发展;走进双流县革命烈士陵园(煎茶镇),瞻仰先烈事迹、缅怀革命先辈;考察籍田镇地平村红色文化长廊,探索思考地方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路,

  • 标签: 革命先烈 党日活动 编委 机关党支部 追忆 信念
  • 简介: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反革命“围剿”和严密封锁,中共中央在上海和中央苏区之间建立秘密交通线。其中由中央交通局开辟的一条由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进入苏区的交通线,直至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夕才撤消,自始至终不受破坏,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上海党中央和中央苏区联系的红色交通线。本文主要论述此交通线建立经过和它的存在对红色革命胜利所起的作用。

  • 标签: 红色交通线 苏区 沟通 护送
  • 简介:辛亥革命对于内蒙古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关系发展演变历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国家转型与新型民族关系建构这一动态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辛亥革命对内蒙古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历史面向。一方面,内蒙古地区的同盟会革命活动及归绥等地的起义,是辛亥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辛亥革命引起了内蒙古与内地关系之重新整合与再建过程,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中的一员。总起来说,它是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区域整合历史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是值得认真分析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辛亥革命 内蒙古地区 民族关系
  • 简介:旅游促使游客与东道主两个群体相遇,在相遇中产生“客-我”分野与对视.在这样的分野与对视中,“自我与他者谁才是主体”的争议自然产生.对此争议所持的观念,促成了主客之间不同的行为方式,进而给主客文化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在文献分析与现实观察的基础上,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视角出发,探讨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归纳出旅游活动的3种主客互动类型,即“自我主体性”类型、“他者主体性”类型与“伦理他者”类型;并进一步结合旅游情境,分析持有不同类型观念的游客与东道主的行为方式与影响.本文认为,旅游发展应倡导“伦理他者”理念以利于主客互动关系处理,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主客互动 “自我” “他者” 行为方式
  • 简介:2015年3月25日,西湖国际美术家联谊会执行主席、上海合作组织杭州国际人文交流中心主任、著名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顾宏先生携多年潜心创作的以“情系山河”为牛题的百余幅精彩作品亮相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为春暖花开季节里的首都增添了一抹艺术的气息。据了解,本次画展出杭州市政协、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浙江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西湖国际美术家联谊会共同举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原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书法家邵华泽,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张德广,海军前政委、上将胡彦林,上海合作组织现任秘书长梅津采夫,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肖锋,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前大使王开文,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原主编、著名美术评论家、艺术家王仲,杭州画院副院长励国仪,北京师范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著名艺术家古棕等诸多靠宾出席画展开幕式并致词祝贺。

  • 标签: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个人画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上海合作组织 浙江省人民政府 国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