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我国对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于田野发掘出的青铜文物,而来自出水的青铜文物,尤其是海洋出水,由于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无论是从腐蚀机理还是从腐蚀产物的角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遭受的腐蚀状况与陆地环境的器物有很大不同,有氧海水环境和无氧海水环境中铜器的腐蚀产物也各有其特点。目前国内对海洋出水铜器的保护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随着水下考古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打捞出水的海洋铜器数量日渐增多,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出水后的保护,是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 标签: 保护处理 海洋 铜钱 南海 钱币 青铜文物
  • 简介:更准确定位。《巴蜀史志》的定位不妨为:记载四川历史,传承史志文化。即用多种方式,刊载关于四川史志文化的调查性、研究性、探讨性文章,刊载古今中外编史修志之心得。

  • 标签: 准确定位 编史修志 史志 调查性 研究性 四川
  • 简介:2000年下半年以来,从襄樊汉江挖出的卵石中出水不少半两钱,笔者将收集到的较大型的半两选拓12枚附后。

  • 标签: 半两钱 襄樊 汉江
  • 简介:顺治通宝背荆钱在顺治钱中较为少见.尤其在出土清钱中发现不多。在襄樊汉江挖出的沙石中却多有发现。仅笔者就集得10多枚,虽然比顺治背“襄”饯要少得多,但其版式却有多种。现选拓8枚介绍附后,并对顺治背“荆”钱的铸期问题谈点看法。

  • 标签: “顺治通宝” 襄樊市 背“荆”钱 文物考古 图案设计 面值
  • 简介:2000年下半年以来,在襄樊汉江古码头挖出的卵石中,出水大量古代钱币。主要以明末清初钱币为主,最多为乾隆通宝,其余多少依次为康熙、雍正、顺治通宝,而嘉庆之后的钱币却少。这说明,这一古码头在明末清初为鼎盛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出水的清代钱币中,剪边钱不少。仅笔者收集达500余枚,多数为康熙通宝、雍正通宝,其次为顺治通宝,而乾隆通宝仅10余枚,嘉庆、道光少,各数枚。这些剪边钱,大多剪去边缘,文字较完整;但也有不少只剪去边缘一半,并经打磨,但剪凿痕迹仍清晰可辨;也有不少剪凿甚多,并伤及文字。

  • 标签: 古代钱币 嘉庆 雍正通宝 康熙 乾隆 襄樊
  • 简介:近十多年来,在湖北襄樊汉江挖出的卵石中曾出水不少农民起义军铸币。以明末李自成所铸的永昌通宝居多,张献忠所铸的大顺通宝次之,而元末起义军铸币除大中通宝小平较多外。只有大义通宝数枚。但是,在2001年冬至2002年春季时,正值汉江枯水季节,每天都有数十人在汉江靠近襄阳的约一平方公里的沙滩上挖掘钱币,挖出了不少元末起义军钱币,其中天定通宝数枚,

  • 标签: 农民起义军 湖北襄樊 汉江 铸币 元末 大中通宝
  • 简介:有关长江枞阳段水域两次出水大量古钱情况,除有关刊物已有多次报道外,今年第1期《安徽钱币》又刊发了笔者一篇调查报告。其后,笔者又多次深入船户家里和江面船头,进行了调查访问,现再补充报告如下。

  • 标签: 宋钱 《安徽钱币》 调查访问 古钱
  • 简介:前一时期,安庆枞阳太子矶水域夹江与长江交汇处,出水大批宋钱。此段江面礁石密布,向有“七里十三矶”之称。长江水流至此出现较大回旋,变得更加湍急。这批宋钱埋于20余米深的江底泥沙下,被采砂船采吸出水。经安庆市钱市学会组织清理,出水古钱年号单一,全为北宋徽宗年问的崇宁通宝折十型铜钱。其周郭棱角整齐划一,品相极好,未曾流通过,应取自附近钱监。出库装船后,经内河水运至长江入口处时,因遭遇风浪或触礁等事故而沉没。

  • 标签: 铸币 学会组织 内河水运 安庆市 宋徽宗 宋钱
  • 简介:从分析长江太子矶古代地理状况以及古代木船航道习惯为切入点,得出长江太子矶出水单一的未流通的至和元宝钱应属永丰监铸造,从而旁证北宋四大钱监之一永丰监在池州的历史记载。通过对至和元宝制钱的初步分析,力求映射出永丰监铸币的基本特征,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永丰监及其铸币打下基础。

  • 标签: 太子 长江 水域 地理状况 历史记载 古代
  • 简介:本文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分析了中国南海“华光礁1号”、“南海1号”“南澳1号”三处沉船遗址出水铁器凝结物成分、物相及类型,结果表明“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铁器凝结物由铁质凝结物[主要含Fe304、α-FeOOH、Y—FeOOH、Fe2O3及少量的Fe8(O,OH)16C11.3]和钙质凝结物(主要含文石、方解石等)组成;“南海1号”沉船出水铁器凝结物由钙质凝结物和硅质凝结物(主要含石英,混合钙质凝结物及FeS2、FeCO3等)组成;“南澳1号”与“华光礁l号”沉船出水铁器凝结物相似,表面无钙质凝结物附着,铁质凝结物成分有所差异。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凝结物形成的可能原因。

  • 标签: 中国南海 古代沉船 海洋出水铁器 凝结物
  • 简介:1997年,中山舰被整体打捞出水时,随之出水的各种文物达3400件之多。它们当中有许多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品牌,如“国光牌”口琴、“双钱牌”胶鞋、“虎头牌”电筒等。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一瓶滴水未漏、保存完好的原装汽水。该汽水瓶高22厘米,最大处直径7.5厘米,重1000克,瓶身成保龄球状,

  • 标签: 中山舰 汽水 原装 著名品牌 民国时期 保龄球
  • 简介:为了对8件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出水瓷器进行表向凝结物去除、脱盐清洗和残缺补全等保护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瓷器表面凝结物进行了成分分析;用三维视频显微镜对瓷器进行脱盐前、后的显微照相对比;对瓷器表面微孔内的物质,用扫描电镜分析(SEM)方法进行成分检测;用电导率仪测量瓷器脱盐过程中电导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出水瓷器表面凝结物,容易机械去除的样品,其成分主要是镁方解行技文石;不容易机械去除的样品,其成分主要是锰白云石及文石。瓷器微孔内的白色物质为含氯盐分。经两周时间的脱盐清洗,出水瓷器的脱盐电导率值降至较低水平。本工作结果可为西沙海域出水瓷器的后续保护提供资料。

  • 标签: 西沙 华光礁1号沉船 出水瓷器 表面凝结物 脱盐 分析
  • 简介:安徽枞阳县,坐落在长江北岸,与南岸的贵池、铜陵隔江相邻,境内长江流经近百公里。在这段水域之中,有十多个大小不等的小岛(俗称为“洲”),分属3个行政乡,常住人口3万多。长江枞阳段水域,主航道与支流几合几分,弯弯曲曲,险滩暗礁密布。枯水期与洪峰期,江水水位相差10米左右,历史上沉船事故甚多。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水情险情,与屡次发现大量古钱,应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枞阳县 长江北岸 常住人口 沉船事故 地形地貌 枯水期
  • 简介:近年来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迅猛,随着展柜、照明及恒温恒湿、安防监控技术的进步,出水文物的陈展设计也不断取得突破,出水文物在展览前经过需要经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最终以艺术展览的形式呈现给大众.本论文通过泰坦尼克文物精品展出水文物的光环境设计研究,在加深对灯光照明认识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光源在陈列照明的多元艺术展示效果.

  • 标签: 光环境 陈展设计 场景复原
  • 简介: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自清康熙间形成以来,一直没有编修过一部专志。新近出版的《洪泽湖志》,不仅填补了历史的空白,而且体例结构科学合理,收录范围全面系统,语言文字流畅简洁,对历史与现状的记述也客观生动。尤其令我们欣喜的是,《洪泽湖志》的科学性与学术性远远超出一般的志书,犹如一枝出水芙蓉,一茎双蕊,交相辉映,珠连璧合,异曲同工。

  • 标签: 《洪泽湖志》 地方志 编纂体例 地方特色 文献资料
  • 简介:配色、描纹一直是陶瓷文物修复过程中较难的环节,传统的人工配色方法速度慢,准确率低。艺术家在长期的绘画创作中领悟到多种配色与素描技法,这些技法同样可运用于陶瓷修复领域,从而优化传统人工方法,提高补色与描纹的效果。文章以“南澳Ⅰ号”出水酱釉堆塑双风纹六狮系瓮为例,探讨色彩与素描技法在陶瓷文物修复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 标签: 文物 修复 保护 色彩 素描
  • 简介:不同时期的人们对教育质量有着不同看法。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持续推进,"有学上"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 标签: 教育质量 质量观 教育均衡 教育工作 高质量教育 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