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霉菌侵蚀是危害文物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消毒灭菌方面取得许多成果。然而,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是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因此,选择适当的防霉剂,使之既能有效地抑制霉菌的生长,又不致给文物带来不良影响,乃是我们文物保护技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 标签: 防霉剂 消毒灭菌 色差计 研究工作 微生物研究所 药液配制
  • 简介:考古出土丝绸保存状态的研究对丝绸的科学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工作选取丝纤维中最主要的桑蚕丝及柞蚕丝作参照,以考古出土的明代丝绸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丝绸的纤维结构形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化学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仪分析结晶度,用薄层色谱分析丝绸中氨基酸的组成,并进一步用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分析丝绸中酪氨酸含量等方法,对一件出土的明代丝绸织物的保存状态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明代丝绸为桑蚕丝,纤维丝松散且断裂较多,结晶度下降,多数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只检测到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与谷氨酸。酪氨酸含量为13.78%,比参照桑蚕丝含量低。

  • 标签: 丝绸 桑蚕丝 柞蚕丝 氨基酸 纤维结构形貌 结晶度
  • 简介:髹漆丝织物水解老化性能的测试研究,旨在了解髹漆丝织品抗老化的能力,为出土髹漆丝织品的起取、保存和展示提供科学的依据。以精制纯漆和加入15%桐油的桐油漆分别对丝织物进行髹涂整理,并对整理后的试样进行加速碱性水解老化处理。测试表明,纯漆试样和桐油漆试样的强度和伸长性能下降迅速。老化初期与丝绸降幅相近,随着老化延续,降幅大于丝绸,桐油漆试样降幅最大。漆膜在碱性水解老化中发生开裂,对蚕丝没有保护和加固作用。桐油漆膜受碱液损伤尤为严重。老化导致蚕丝结晶度下降,脆化的漆膜和老化蚕丝结合,强度和伸长性反而不如老化丝绸。检测表明,髹涂纯生漆和桐油漆的丝织物耐碱性水解老化的能力均很差,逊于未髹漆的丝织物。相比之下,桐油漆试样尤其差。

  • 标签: 髹漆 丝织物 水解老化 性能
  • 简介:"绫"的名称常见于魏唐时期的史料,流行于魏晋,至唐代进入全盛时期。史料中的绫是斜纹暗花丝织物的通称,其组织既包括平纹地上显斜纹花,也包括斜纹地上显斜纹花。绫在西北地区的用途非常广泛,常用于制作服饰和日常用品,在敦煌地区还大量用于制作寺院法器以及作为财礼、吊礼、贺礼和社邑成员身亡纳赠的物品。

  • 标签: 敦煌 吐鲁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