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1937年11月,川军四十七军军长李家钰,命令该军一七八师师长李宗昉率领全师开赴黎城一带,堵击日军进犯东阳关之敌,防守边要抗日.其一部驻城内,一部驻东阳关.驻城内的大都住在鼓楼底、税务口、大小南街等民户家里.他们身穿灰军衣,每人披着一件带风帽的灰色市布小大衣,背一支步枪10排子弹,还有5至10颗手榴弹,肩臂上挂着一个兰色白底“昉”字背章,标明是李宗昉师的队伍.但也有没穿大衣的,还有一些穿草鞋的.

  • 标签: 阻击战 川军 前哨部队 手榴弹 东阳 黎城
  • 简介: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的全面胜利。目前,对船政学子抗战事迹未有专门的研究,本文针对海军抗战中重要战役——江阴阻击,试述福建船政在此战役中的贡献。中国海军自甲午战争遭受重创后,至抗日战争爆发40余年间,因国势的衰微和政府的厚陆薄海思想制约,一直未得到振兴。

  • 标签: 江阴 福建 中国抗日战争 悲壮 中国海军 中华民族
  • 简介:1911年12月2日,清廷江南提督张勋被江浙革命联军打出南京城,率江防营数千人渡江北逃。这时负长淮下游军事责任的淮上军副总司令袁家声接获情报,迅即调集部队在蚌埠一带布兵排阵,准备阻击张勋。田淑扬首先遇难当张勋的兵车驰近临淮关车站时,突然遭到正面阻击。张勋凭藉

  • 标签: 袁家声 淮上 北逃 上军 临淮关 南京城
  • 简介:1925年11月,临沂参议会为筹集驻军给养,决议由县署发行不兑换纸币“临沂县通用票”,并以丁粮做抵,待平安后收回。因为此次是为筹集驻军给养而发行纸币,且不能兑换,因而激起商民不满,不久便贬值。据史料结合实物资料分析,“临沂县通用票”的初始发行时间可能是1926年1月1日,

  • 标签: 临沂 通用 发行时间 实物资料 参议会 驻军
  • 简介:抗日战争初期,张自忠率第59军两次驰援临沂战场,击溃日军板垣师团,为台儿庄会战的胜利创造了先决条件。张自忠不同寻常的用兵之道,充分显示出他过人的胆略和卓越的指挥才能。

  • 标签: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临沂阻击战 张自忠战略战术
  • 简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鲁东南的临沂地区,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场血战,是为临沂之战,时任第五区总司令李宗仁认为出乎意外“竟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胜仗”。这是研究和描述抗日战争不可漏缺的一场重要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少有的几场胜仗。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临沂之战成为一场令日军震撼,

  • 标签: 临沂地区 张季鸾 抗日战争 日本侵略军 中国军队 正面战场
  • 简介:近三十年来,城市的扩张与发展近乎疯狂,你还没来得及聆听路边花开的声音,转眼间身边的景象就变得面目全非。一大片炊烟袅袅的乡村也几乎同时在地平面消失殆尽,昨天还是布衣乡野,今天说不定就光鲜革履成为城市居民,那些几十年朝夕相处的老街坊们一夜之间不知去向,代之而来的却是对门对面不相识,隔墙闻声不往来的陌生人。好像每一个人还没来得及认真地思考也没有多少的心理准备,就被淹没在城市快速堆积的高楼大厦里,似乎所有人都有一种失去地气的沮丧,有一种在看似宽阔的马路上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焦灼感。作家通过文学的叙述,画家通过画笔来帮助人们回忆一座城市的过去,普通市民则通过街井与饭桌补充与衔接老城的故事。李百军却是用照相机给我们凝固了八十年代一座城市的真实景观,也是那个年代尚未蒸发难以释怀的记忆。

  • 标签: 80年代 记忆 城市居民 临沂 心理准备 普通市民
  • 简介:2017年9月20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2018年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承办权交接仪式上,临沂市旅游委主任解东接过接力火炬。这意味着临沂市从15个省市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了2018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承办权。“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是何物?或许有些人对此还满脸疑惑。这是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提出的关于推进中俄红色旅游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家旅游局“515”战略部署,自2015年开始,在湖南湘潭韶山举办了首届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活动,到目前为止,湖南已连续举办三届。通过举办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为中俄两国人民架起了一座增进理解、深化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扩大了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标签: 临沂市 中俄两国 红色旅游 合作交流 沂蒙 喜事
  • 简介:临沂洗砚池晋墓是近年山东地区汉晋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在大量的珍贵文物中,漆器显得尤为受人关注。本文结合考古资料,对这批漆器的器形种类、制作工艺、铭文以及产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临沂 洗砚池晋墓 漆器 铭文 产地
  • 简介: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无数英烈为之付出青春和热血的地方,也是一个以红色革命文化著称的省份。游人既可以到临沂参观革命圣地孟良崮,也可到济宁泛舟微山湖,或是到枣庄追寻血战台儿庄的民族英雄的足迹……近日,山东打造了2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更为山东的红色旅潞主入了新的活力。

  • 标签: 革命老区 儒家文化 中华文明 革命文化 革命圣地 民族英雄
  • 简介:大范庄遗址是山东省东南部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山东省临沂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采集到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遗物,对研究这一区域内古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山东 临沂市 大范庄遗址 出土器物 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
  • 简介: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地雷》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人印象深刻的红色记忆。地雷作为抗日战争中民兵作战的重要防御武器之一,在反"扫荡"战争中得以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地雷究竟有多大的杀伤力,地雷在抗日战场中地位如何,尚存不少争议。本文以电影《地雷》的故事发生地海阳县为案例,对地雷做一全面系统的分析,为客观评价地雷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地雷战 抗日战争 60年代 红色记忆 防御武器 抗日战场
  • 简介:抗战初期,1938年7月,日军攻陷赣北重镇九江后,侵华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冈村宁次(后升任侵华日军总司令)发动了对避暑胜地庐山的进攻。庐山保卫随即展开。庐山保卫参战部队是当时国民政府江西保安部队第三团和第十一团近3000名官兵,他们孤军奋战防守庐山的壮举传遍全国。一1938年5月25日清晨,日军对九江城发起猛烈进攻,国民党将领胡家位带领两保安团官兵与敌军在九江城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直至26日下午,当薛岳、张发奎两大兵团撤到安全地区时,他们才向庐山撤退。随后九江沦陷,28日两保安团退守庐山。当时的庐山处于无政府状态。庐山管理局和警察局等行政机构,已撤至南昌,九江及周边各地的三四万难民云集于此,无人过问,而且战事极为紧张,需要统一指挥。这时,杨遇春将军正由汉口到第三区去,他是江西瑞金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擅长游击

  • 标签: 保卫战 庐山 侵华日军 保安部队 国民党将领 无政府状态
  • 简介:一、灾情及抢救概况1963年8月3日至9日,赵县境内一周连续普降大雨和暴雨,雨量达488.9毫米,加之上游山洪暴发,水势太猛,致使境内的洨河、沙河、汪洋沟和东部渠道等普遍漫溢决口,全县28个公社、297个生产队,均遭

  • 标签: 赵县 特大洪水 抗洪抢险 漫溢决口 支部书记 山洪暴发
  • 简介:1944年,我军取得抗日战争节节胜利情势下,日寇还在作垂死挣扎。他们不仅到处杀人放火,强征粮食、棉花,抓青壮年去日本当劳工,还抢走中国老百姓的耕牛。于是,八路军与日寇在东平县展开了一场罕见的“夺牛”。

  • 标签: 耕牛 抗日战争 青壮年 老百姓 东平县 八路军
  • 简介:1989年3月下旬,山东省临沂市大岭乡大城后村村民张永志等兄弟四人,在村东1公里处挖土时,于地表下1米处发现一批齐国刀币(图1①),刀币盛放在一个大陶盆内,上置器盖。他们将陶盆砸碎,刀币取出,刀币如何排列已无法得知。出土刀币共2000余枚,现临沂市博物馆收藏1801枚,临沂地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收藏33市斤(约300枚)。这次出土的齐刀币超过了1972年海阳县出土的齐刀币的数量,从目前已发表的资料看,这批窖藏刀币数量之

  • 标签: 大岭乡 法化 张永志 山东临沂市 凸纹 背文
  • 简介:汉画像石墓在临沂境内分布广泛,数量浩繁,制作精湛。将绘画、雕刻和建筑艺术完美结合。文章探讨了临沂汉画像石的制作过程、方法步骤,阐述了临沂汉画像石的包括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六类雕刻技法,足以显示临沂汉代画像石在全国堪称出类拔萃的冠冕之作。

  • 标签: 汉画像石 制作过程 雕刻技法
  • 简介: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蒋介石培养了以戴笠为首的许多特务,他们试图通过暗杀中共的进步人士和高级将领来达到消灭共产党的目的。为了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共也培养了一大批红色情报人员。沈安娜就是潜伏在蒋介石身边的红色情报员。她作为蒋介石身边的速记员,将蒋介石的一举一动全部过滤整理成重要情报,输送到了中共高层领导人的手中……

  • 标签: 安娜 玫瑰 情报人员 蒋介石 国共两党 高级将领
  • 简介:上海保卫,即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淞沪抗战,这场战役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我军总伤亡人数达30余万人,上海保卫中有许许多多誓死卫国的英雄,王樟松就是其中的一位。

  • 标签: 保卫战 上海 1937年 淞沪抗战 抗日战争 伤亡人数
  • 简介:电影《上海》反映的是解放前夕解放大军兵临上海,与国民党军激战,最后解放上海的经过。影片上演后,轰动一时,影响颇大。其中有个重要的角色,即上海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刘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创作原型就是本文作者刘昌义。当然,《上海》作为电影艺术,所塑造的“刘义”并不同等于真实的刘昌义。现在本刊发表刘昌义回顾自己坎坷一生的回忆文章,可使读者对作者本人及当时的情景有一个较为全面真切的了解。

  • 标签: 冯玉祥 部队 汤恩伯 司令 起义 李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