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2 个结果
  • 简介:一、引论始于晚清时期的蜀南面塑艺术是集民俗、民间审美和民间制作工艺为一体的造型艺术,它是蜀南地区民俗文化的主要承载者,也是百姓精神信仰的折射体,更是民族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源。作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蜀南面塑艺术,在其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受特定地域文化环境、民俗民风与精神信仰等要素的影响,经民间艺人们不断汲取各方技艺,逐渐形成了极具浓厚乡土气息、鲜明地域特色、深厚文化内涵的面塑艺术。

  • 标签: 面塑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殊性 民族民间艺术 民俗文化 精神信仰
  • 简介:本文从“绘画”与“舞蹈”这两种“艺术幻象”共有的符号特性入手,将绘画原理引入舞台调度领域,提出“透视舞台调度”的舞蹈创作概念。在分析了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舞台调度是舞蹈空间一切活动位置的视觉创造”、“透视舞台调度是以绘画透视原理进行舞蹈空间设计的创作技法”、“透视舞台调度能有效提升舞台空间塑造力”等观点,旨在为舞台调度研究开拓创造思维、完善舞蹈舞台空间调度编舞技法、推进舞台调度语言系统构建,从而为舞蹈创作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空间思维 透视 舞台调度 绘画技法 舞蹈幻象 空间塑造力
  • 简介:格拉纳多斯钢琴音乐的民族很强,他在艺术创作中不仅借鉴了深沉之歌的旋律,更融入了西班牙民间舞蹈中的节奏和模仿了吉他乐器的音型特色,所以,他的作品具有音色独特、旋律空灵、情感丰富、色彩鲜明等特点,这种创作手法给听众带来了很强的悲情感,让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被他的作品所感染。本文着重研究和探讨格拉纳多斯钢琴音乐的民族特征,分析格拉纳多斯对民族音乐的吸收和运用。

  • 标签: 钢琴音乐 旋律 舞蹈 节奏
  • 简介:现代历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构建民族国家,而民族国家建构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现代性文化工程形成社会动员、集体共识和文化认同,由是决定了现代国家会将包括舞蹈在内的文艺作为现代性文化工程建设的关键领域。这一民族国家建构、现代性文化工程建设的历史语境,对现代以来中国舞蹈的存在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征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建构意义,也是中国舞蹈重要的历史特点。但是,近些年来的舞蹈研究之中,有意无意忽视、贬低甚至抹去民族国家在现代以来中国舞蹈历史中的存在及意义,这无疑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因此,将民族国家作为研究现代以来中国舞蹈的方法之一,不仅是对舞蹈历史的尊重,也是积极参与当下舞蹈文化和艺术发展路径对话的重要路径。

  • 标签: 民族国家 现当代舞蹈 现代性 方法
  • 简介:钢琴演奏技术难度往往与作品的结构、长短、节奏型、速度力度控制有关,是建立演奏基本框架的重要因素,客观而又显而易见。因此,建立较为科学的"钢琴作品演奏技术难度系数"体系,能给演奏者、欣赏者和评判者客观具体的参考,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评价体系 演奏技术难度系数 难度要素 量化值
  • 简介:民间小戏研究在民国时期是依附于文学史、俗文学和戏曲史框架而存在的,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本体性研究受到遮蔽和影响。然而,随着不同学科、视野的介入跟进和研究的深入发展,民国时期不仅为民间小戏研究在理论建构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刘师培、王国维等创立的研究范式及学理形态,对后世民间小戏研究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总之,民国时期的民间小戏研究不是完全的被动式的依附,而是依附中有建构,建构寓于依附之中。

  • 标签: 民间小戏 理论研究 依附性建构 民国时期
  • 简介:对于中学生来说,音乐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要求中学音乐教学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提高教学的实效

  • 标签: 素质教育 中学音乐教学 实效性
  • 简介:动画要和其他的文艺种类一样,积极捕捉时代前沿的文化动态,反映我们民族文化的新风貌,而不是一味地拨拉传统文化的故纸堆,把曾经的经典拿来“炒冷饭”,更要立足于我国当下现实,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观的、体现时代发展进步的作品。

  • 标签: 国产动画 民族性 《大圣归来》
  • 简介:在北洋政府过渡到中华民国期间,北京,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首都位置,它在1928年国民党北伐成功后,却面临中华民国正式定都南京的困境。北京失去首都的位置,独立报人成舍我在北京创办的《世界画报》(1925—1936),却仍然在北京继续发行,它虽然是以注重大众娱乐文化的新兴报纸,但是,其中关于科技革新视慌文化的"飞行论述"却富合现代化思维。本文以汉学家冯克(FrankDikotter)探讨"权力""知识"和新文化史的角度,以及文学理论家史书美提出"半殖民主义"的视角,检视《世界画报》中关于飞行图像表征的现代化符号:从飞船科技驾驭全球的文化地理想象、飞行展示的全球化指涉、现代新奇事物的西方洋货、"航空建国"的军事科技需求,以及发行"航空致富"的航空奖券等画报内容,探讨"飞行论述"满足大众对科技、时髦洋玩意儿和新奇事物的欲望,并成为半殖民地中国去窥探、模拟和仿效西方的媒介,以及传播西方现代化的表征方式。

  • 标签: 世界画报 飞行论述 现代性
  • 简介:继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后,为深入贯彻落实通知精神,进一步推动地方戏曲传承保护与发展,繁荣我国文艺事业,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戏曲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期我们聚焦戏曲艺术,邀请戏剧专家、学者为中国戏曲的当代发展提供思路和构想,刊发新生代戏曲编剧新作,关注戏曲舞台老将新秀、新创剧目以及审美新风范等,以期引起广大读者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关注。

  • 标签: 中国戏曲 “现代性” 地域性 传承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 地方戏曲
  • 简介:本文立足于当下的艺术状况,以本人的创作经验和思考为出发点,从绘画过程充满偶然的特性来看绘画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本文亦以涟漪效应来做比喻,在今天看似非常有限的绘画前景之下,只要我们意识到偶然的无所不在,并懂得主动创造偶然,迎接偶然和运用偶然,我们一定能在某一个节点上对既定的概念和定义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突破,从而看到绘画的多重可能

  • 标签: 涟漪效应 偶然性 开放 拓宽 概念 可能性
  • 简介:打开艺术史,或走进博物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经常是一件件经典艺术作品和那些饱经历史风霜的艺术大师的名字,他们的不同于常人的生平事迹和非凡的创作结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经典和大师交相辉映的历程。当然,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和细化,许多平凡的艺术作品也会映入我们的眼帘,进入我们的视野。但是真正代表历史上某些时期的高度、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只能是经过长期历史检验、并对艺术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作品不仅具有时代,而且具有超越。正是超越更加突显了艺术杰作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历史意义。

  • 标签: 经典作品 时代性 历史意义 艺术大师 艺术作品 艺术史
  • 简介:蒙古族早期的美术现象属于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活动,体现出一个民族初始萌芽的艺术历程。从早期的民间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萨满教崇拜等,到后来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并逐渐相互吸纳融合而形成系统化的宗教信仰,这些都为蒙古族民间的各种活动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 标签: 审美性 古画 自然崇拜 蒙古族 行为活动 美术现象
  • 简介:文章运用问卷调查和测量的研究方法,就老年人对声音的依赖程度,以及对声音类型及声音的强度、速度、音色主观倾向性规律进行了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做了统计分析,得出了老年人听觉审美偏好的相关结论。

  • 标签: 老年人 听觉 审美偏好 听觉依赖 声音类型 声音特征
  • 简介:宁夏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处于一个相对发展缓慢的状态,从教学体制、教育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合理利用现有的区域教育资源,在应用实践教学方面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确保宁夏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宁夏高校 环境艺术设计 应用性教学
  • 简介:本文引入算法灾难这一问题,首先重新阐释了保罗·维利里奥[PaulVirilio]的原初事故[originalaccident]概念,在其中他发现了事故之双重含义的融合[conflationofthedoublemeaning],这双重含义为1)实体的述语[predicate],2)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偶然事件在技术灾难年代[thetimeoftechnologicalcatastrophe]的完全实现。本文与维利里奥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区分了第二自然(一种自然一技术的有机结构,福岛灾难作为例证)的偶然和埃米尔·布特鲁[色mileBoutroux]所阐明的自然法则下的偶然。第二自然[thesecondnature]来自理性在对抗事故中的不断外化[constantexteriorisation]——这一点柏拉图早在《普罗泰戈拉篇》中就提出了,此篇中理性是他在反-悲剧戏剧[anti—tragictheatre]中用来预防偶然[τυχη,亦即luck]到来的措施。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区分了“运气”[τυχη]和“自动”[τοαυτοματου],视它们为可能[chances]的两种形式;然而,如今的我们观察到,作为当今自动化[automation]的自动机[automaton]正在创造着一种机运[τυχη]或者偶然[contingence]的新形式,导致了算法灾难[algorithmiccatastrophe]。这些灾难通过金融市场的“闪电崩盘[flashcrash]”、亚马逊云计算[Amazoncloudcomputing]的设计原则(一切都会失败)等得以证明,实际上,早在1960年诺伯特·维纳[NorbertWiener],以及最近斯蒂芬·霍金在反对人工智能的评论中,都对这些灾难提出了警告。本文建议通过阅读昆汀·美亚索[QuentinMeillassoux]有关偶然的绝对化[absolutisationofcontingence]去理解算法灾难的思辨美学[speculativeaesthetics],从而结束全文。

  • 标签: 偶然性 灾难 算法 亚里士多德 报复 第二自然
  • 简介:长期以来,对动画史的研究独立于艺术史的研究,并缺乏观念的梳理。实验动画的观念探索也经历了现代主义时期的纯粹运动和形式的研究,到当代语境中以时间为材料的哲学思辨。以身体感知为中心的时间绵延展现出了动画艺术家的观念转向。

  • 标签: 实验动画 观念 达达主义 形式 时间绵延 当代语境
  • 简介:安徽音乐文化既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又有安徽地方特征.其中尤以民歌为最,其曲调往往是其他乐种吸取的对象,不少文人曾借助安徽民歌创造出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本文基于此,对安徽民歌做了简要的概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安徽民歌的发展历程做了梳理,探讨了其起源与发展,并从艺术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安徽民歌的价值内涵,探讨了安徽民歌的艺术特征等.

  • 标签: 安徽民歌 历史渊源 艺术特征
  • 简介:一、水墨之公共性近代水墨变革,传统样式向现代转型,其中重点,是为人物画之复兴。而人物画之所以成为问题,却又与传统样式无法适应现代之社会诉求密切相关。唐宋以后人物画衰落已成事实,其中原因学者多有探讨,论者纷纭,说法不一。西方文化进入中土,冲击原有文化,结果之一是,水墨被命名为"国画",以民族国家之认同而明辨传统艺术之正宗,于是水墨从原有酬唱答谢赏玩之文人雅事,一变而为社会关注对象,

  • 标签: 私密性 现代性 民族国家 杨之光 水墨人物画 变体画
  • 简介:语言与音乐具有紧密的联系,从古至今似乎已经是人们所达成的共识。但是,具体两者是有哪些联系呢?文章针对儿童5-6岁基本习得语音系统的阶段,通过对普通话语音测试、戈登的初级音乐听想能力测试、歌唱测试的数据统计结果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普通话的语音掌握与其音乐能力的音调和节奏能力的掌握相关。因此,音乐教师可利用两者的相关关系,以儿童已掌握的语音能力作为引导其音乐学习,利用母语中国汉语的语言要素,更好地进行本土化音乐教学。

  • 标签: 儿童 语音 音调 节奏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