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今年6月,我收到友人(一位纳西族民族学学者)从丽江县寄来的一份,上面刊登了一篇题为"古乐申报进入关键阶段"的报道.报道有这样几段话:"丽江县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把纳西古乐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称,这份报告说"纳西古乐"是纳西族保留至今的原始古老的音乐,主要是具有原始社会遗风的歌舞"热美蹉",有七百年历史的大型管弦乐"崩石细哩",以及唐宋元时期的词曲和道教科仪音乐这三类.

  • 标签: 古乐东西 纳西古乐
  • 简介: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创造丰富多采的民族。东巴文化是纳西族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它以东巴教为载体、涉及宗教、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哲学、民俗、民族、文学、艺术、伦理、天文、历法、气象、生物、医药、农业、战争等众多内容。东巴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纳西族古代绘画中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遗产,而且因其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灵活应变的特性,在当代纳西族绘画中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和重要作用,从而以“现代东巴画”的形式成为当代纳西族绘画艺术中最引人注目的创作倾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标签: 东巴经 艺术遗产 创作倾向 纳西语 东巴文字 神路图
  • 简介:“灰姑娘”型故事在中国西南民族间广泛流传,并带有典型的西南民族文化特征。文章由纳西族“灰姑娘”型故事文本出发,运用母题学、普罗普故事形态学、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纳西族“灰姑娘”型故事的母题和故事衍化等进行多维度研究,挖掘出“灰姑娘”型故事反映出的纳西族生计方式、审美观念、情感心理、社会制度和婚姻价值观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 标签: “灰姑娘”型故事 母题学 故事衍化 文化内涵
  • 简介:1983年2月24日深夜,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WiUiams)在纽约爱丽舍饭店13层名为“落日”的套房里悄然逝去。林德·瓦恩纳在《今日美国》上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当听说田纳西·威廉斯刚刚在楼上去世时,没有人在打听他是谁……当然,名声并不能说明什么,但现代剧作家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威廉斯这样复杂而又生动地影响美国意识的剧作家了。尽管他的吸毒、酗酒、同性恋和后期剧作的失败是众所周知的,但他的那些获奖作品却依然存在,这正是匕首与诗歌同存的有着缺陷的人性的体现。”

  • 标签: 威廉斯 戏剧研究 《今日美国》 剧作家 获奖作品 同性恋
  • 简介:人类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无限发展与延伸的“戏剧性”的历史。之所以如此界定,正是说明历史是对立而统一、唯物而辩证并以矛盾冲突的方式和规律向前运动的。倘若这一理念被认可,则纳西族的社会历史将毫无例外。“存在决定意识”。人类意识形态形、质运动发展的轨迹自然必具某些戏剧性,恐当是无疑的。以此来鸟瞰纳

  • 标签: 人类意识 动作性 语言动作 东主 东巴经 文学特征
  • 简介:仪式研究一直是纳西族东巴教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东巴仪式繁多而复杂,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祭神与祭祖、超度、驱鬼。驱瘟疫鬼仪式是驱鬼仪式中较独特的一种。本文在实地调查及采访纳西族祭司—东巴的基础上,对驱瘟疫鬼仪式的过程作详细的描述。

  • 标签: 纳西族 东巴教 驱瘟疫鬼仪式
  • 简介:结社是民国时期美术运动的重要现象之一,该时期云南有影响力的美术社团应首推'雪社'。该社源于丽江地理位置、汉文化积淀以及抗日战争的背景,旨在用书画服务社会,而非通过展览表明学术立场、艺术观点。'雪社'画家的创作深受岭南画派影响,融合、折中多种文化,形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国画特色。

  • 标签: 雪社 纳西族 汉文化 岭南画派
  • 简介:审美趣味是审美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能感知的审美客体,从而产生快感或不快感,区分现实和艺术中美和丑的能力。是一种审美评判机能。民族服饰是一种直观的物质文化,以形象和直观的形式体现着该民族的审美趣味。本文尝试从历史与美学的角度出发,以丽江坝区型服饰为个案,探讨服饰中体现的纳西族审美趣味。

  • 标签: 纳西族 服饰 审美趣味
  • 简介:面对强势的现代文明,如何保护、继承、弘扬地域性、民族性的传统文化艺术,同时又让它走进现代生活,这已成为当代民族艺术家的历史使命。当代纳西族的画家,正以他们的艺术创作实践,为此作出可贵的尝试与贡献,他们以纳西族象形文字为切入点,进行民族绘画探索,充分发掘“象形”特点,把象形文字在东巴经中的“记录”角色转化成画面中的“表现”角色,以开创一种民族特色鲜明的画风画派。当代纳西族绘画艺术,正由一批充满朝气、执著敬业的画家群,以多元的结构,各具风采地面对世界。

  • 标签: 纳西族 现代东巴画 危机 展望
  • 简介:<正>我国纳西族分布于滇、川、藏毗邻的金沙江、澜沧江河谷地带,人口不到三十万,至今却保存着古老的祭天文化,古老的纳西族象形文东巴经卷和民间都保存着大量的祭天词。在祭天活动中就要念诵这些象形文祭天经卷和民间口诵的祭天词。无论是经卷上的或民间口传的祭天词都是古老的歌谣和雄浑的诗篇,均用自由体宗教诗歌形式表现在祭坛上。这些祭天词形成完整、系统、自成体

  • 标签: 纳西族 艺术特色 祭天 九歌 古歌 楚辞
  • 简介:2015年10月22—31日,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与录音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大理大学艺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以及北京纳西学会协办的音乐文化公益活动系列之“乡土音乐进高校”巡演活动在北京、昆明、大理的多所高校展开。

  • 标签: 乡土音乐 公益活动 音乐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 高校 纳西
  • 简介:假定礼乐可作为儒学文化模式中一种重要的文化陈述方式,那它不仅只反映儒学文化的架构关系,还应反映出儒学文化的传承关系……就纳西族而言,汉族儒学思想,特别是礼乐思想似乎已成为纳西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例如其中以浓郁的忠君报国思想为表现内容的"木性官学"这种特殊的文学表现形式,就为儒学礼乐在丽江纳西人中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而其后"旁性俗学"的兴起,则也是儒学礼乐在丽江纳西人中全面普及的最终结果.本文认为,儒家思想及其一整套礼乐制度在丽江纳西族中的传播与普及,曾为汉文化在纳西族地区的普及与谙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

  • 标签: 纳西族 汉族流官 儒学礼乐 木性官学 旁性俗学
  • 简介: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周霖先生具有特殊的意义,之所以如此.不仅因其不凡的艺术水准与成就,以及在当时的巨大影响.还因其所僻处的云南丽江及纳西族画家的身份.这在地域美术研究和少数民族美术研究中皆不可多得。

  • 标签: 纳西族 艺术人生 画家 美术研究 中国美术史 20世纪
  • 简介:近年来,不断听闻纳西族民间舞蹈勒巴与藏族民间舞蹈热巴开始了终无结果、毫无意义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可归结为:年代之争(即谁先谁后)、族属之争(即谁先独有)、文化之争(即文化标识)三大范畴。这不禁使人联想起十年前各地对“香格里拉”地名的自我认同(命名)与追捧(宣传),究其根由,均与地方利益、民族利益(例如旅游、开发、遗产分享等)相关。

  • 标签: “热巴” 纳西族 藏族 “香格里拉” 民间舞蹈 自我认同
  • 简介: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对时尚品味独特,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然而她又命运坎坷。她在白宫时期及其后的生活,一直是美国公众关注的焦点。接下来我们将盘点十件你可能不了解的关于她的秘闻。1.她曾做过记者和摄影师1952年,在结束了纽约瓦萨学院、索邦大学与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游学和本科教育之后,杰奎琳应聘了《华盛顿时代先驱报》记者职位,这是她的第一个工作。作为一位“调查摄影师”,这位未来的总统夫人游荡在首都华盛顿的街头巷尾,她采访路人问他们各类问题,

  • 标签: 杰奎琳 奥纳西斯 时代先驱报 乔治·华盛顿 洛特 卡米